*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谁可在减重领域中成为破局之器,解决东亚人群的“燃眉之急”?

在历史的长河中,体重与身形一直是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镜像。从楚国的“细腰风尚”到唐朝的“丰腴之美”,从10世纪桑乔一世因肥胖失位到法国的“合理腹部”审美标准。人们对体重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西方对胖瘦的理解是否一致?从饮食控制到运动习惯,从传统医学到现代科技,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多样化的减重策略。那么,中西方在减重的侧重点和手段上是否存在差异?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差异,并分析它们对现代人体重管理的影响。

同为肥胖,东西方差异竟万千

近年来,肥胖发病率飙升,截止到2022年,有25亿成年人群超重,其中8.9亿患有肥胖症,超重患病率高达43%(男性43%,女性44%)。超重的流行率存在区域差异,从东南亚区域和非洲区域的31%到美洲区域的67%不等[1]。由此可见,虽然都是呈现上升趋势,但东西方的肥胖患病率确存在不小的差异。

除却发病率差异,各地区肥胖的分界线也有所不同。在相同的体重指数(BMI)下,与白种人相比,亚洲人的体脂大约高3-5%,也通常更容易产生不良的代谢后果[2]。所以,适用于西方体系的BMI标准应用于亚洲人群可能并不合适。

目前,在西方国家,肥胖的诊断标准通常采用WHO标准:BMI达到25kg/m2且低于30kg/m2为超重,达到或超过30kg/m2为肥胖症。而在中国,肥胖的诊断标准则有所不同,《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指出,在我国成年人群中,达到24kg/m2且低于28kg/m2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kg/m2为肥胖症[3]。

不仅如此,东亚人群和其他地区肥胖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东亚人常为腹型肥胖,而欧美人多为全身性肥胖[2]。也正是由于上述特征,目前亚洲人的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诊断腰围分界线,男性为≥90厘米,女性为≥85厘米,而这一标准比欧洲的腹型肥胖分界线(即男性≥102厘米,女性≥88厘米)要更低[4]。

由此可见,不管是患病率、诊断标准以及体型,东西方均有较大差异。那当肥胖发生时,东亚人会遇到哪些挑战?

挑战来袭,司美格鲁肽(减重版)将成破局之器

近期,针对东亚人的全基因组相关研究(GWAS)已经确定了先前已知的与体重相关位点,以及东亚人特有的新位点。这些新的遗传位点导致了东亚人通常比欧洲血统的个体更瘦,但更倾向于积累内脏脂肪,进而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2]。

研究显示,腹部脂肪堆积与发生心脏代谢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相关,并且是比BMI更强的疾病发展决定因素,即使在BMI水平低于肥胖诊断标准界值(BMI<30kg/m2)的个体中也是如此[4]。在东亚人群中,内脏脂肪面积比BMI更能预测与肥胖相关的疾病风险。除此之外,部分腹型肥胖人群觉得自己“看起来很瘦”,对于减重无自主性,依从性较差。

由此可见,在面对肥胖这件事的时候,腹型肥胖频发的东亚人要承担的风险更盛。临床进行体重管理过程中管理的不仅仅是BMI指数,也应时刻注意腰围指数及内脏脂肪面积,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

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一诉求下,我们发现近年来在减重领域“大放异彩”诺和盈——司美格鲁肽(减重版)的出现恰逢其时,其在减重的同时,具有多重健康获益。STEP系列研究是司美格鲁肽2.4mg用于肥胖人群的系列研究,至今已开展多年,在美国、欧洲等多地已经完成了3a期临床试验。

  • 在腰围及内脏脂肪面积改善方面,STEP系列研究观察到司美格鲁肽2.4mg治疗最高改善腰围达-14.6cm(安慰剂-6.3cm)[5],平均减少内脏脂肪面积的降低高达40%(安慰剂6.9%),内脏脂肪面积恢复正常水平的受试者比例最高达53%[6]。

  • 在减重降低方面,STEP系列研究显示,对于超重/肥胖人群,使用司美格鲁肽2.4 mg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平均减重降幅可达17%,其减重效果可持续至少2年[7-8]。

立足国人,中国人群中减重疗效明确且具多重获益

STEP 7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司美格鲁肽(减重版)在我国肥胖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纳入了375例来自中国(300例)、巴西和韩国的成年超重或肥胖人群,入组标准为BMI≥30kg/m2,或BMI≥27kg/m2合并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前期、糖尿病、血脂紊乱等)。受试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司美格鲁肽2.4mg组或安慰剂组,每周一次皮下注射44周,联合生活方式干预[9]。

自基线到第44周,司美格鲁肽2.4mg组体重较基线的降幅显著大于安慰剂组-12.1%vs. -3.6%(p<0.0001)。与安慰剂组相比,司美格鲁肽2.4mg组受试者达到减重降幅≥5%、≥10%或≥15%的比例分别为85.3%、63.4%和34.5%,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001,图)。目前在我国,对于肥胖患者或伴有并发症的超重患者,初始体重控制目标是在起始的6个月内减重 5%~15%,以在肥胖相关危险因素和并发症上获得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10]。通过STEP 7研究结果我们也可以见得,司美格鲁肽2.4mg在减重方面的效果显著,能够满足中国对肥胖患者减重目标的设定。


图 试验期和治疗观察期,第44周减重幅度≥5%、≥10%、≥15%、≥20%的受试者比例

在减重疗效方面,司美格鲁肽(减重版)在中国人群与全球人群中的数据基本上一致。STEP 1显示司美格鲁肽2.4mg组患者体重平均减轻了近15%,与安慰剂组相比,司美格鲁肽2.4mg组受试者达到减重降幅≥5%、≥10%或≥15%的比例分别为86.4%、70%和5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001)。且相较于全球人群中进行的68周试验,STEP 7仅进行44周,司美格鲁肽2.4mg或并未完全发挥效果。未来司美格鲁肽2.4mg进入临床后,我们有理由期待它在体重管理方面的长期效果。

此外,STEP 7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减重版)组在改善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血脂、SF-36生理功能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安慰剂组。且在基线患有糖尿病前期的受试者中,第44周时,司美格鲁肽(减重版)组与安慰剂组血糖正常的比例分别为82%与26%,发生糖尿病的比例分别为0%和6%[9]。当然,司美格鲁肽2.4mg组显著改善腰围、收缩压、HbA1c、血脂等心脏代谢风险因素,SF-36生理功能评分较安慰剂组也得到改善等多重获益在其他STEP系列试验中也得到体现。

由此可见,STEP 7研究的结果支持在以中国为主的人群中,司美格鲁肽(减重版)用于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小结

体重与身形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社会意义和审美标准。中西方在肥胖的患病率、诊断标准和体型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如亚洲人更易积累内脏脂肪。针对东亚人群的遗传和生理特点,司美格鲁肽(减重版)显示出在减重和改善内脏脂肪方面的显著效果。STEP系列研究证实了其在全球及中国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在改善腰围、内脏脂肪面积和降低体重方面,为东亚肥胖人群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专家简介


严励 教授

  • 中山大学名医,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肥胖学组组长

  • 广东省糖尿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主任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代谢病分会副主委

  • 曾任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委

  • 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宝钢优秀教师奖”

  • 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省市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基金

参考文献:

[1]WHO.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besity-and-overweight.

[2]Bays H E, Ng J, Sicat J, et al. Obesity Pillars, 2022: 10001.

[3]国家卫健委办公厅.《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4]Busetto, L., Dicker, D., Frühbeck, G. et al. A new framework for the diagnosis, staging and management of obesity in adults. Nat Med 30, 2395–2399 (2024).

[5]Wadden TA, et al. JAMA. 2021 Apr 13;325(14):1403-1413.

[6]Kadowaki T,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 Mar;10(3):193-206.

[7]Wilding jPH, et al.N EngljMed.2021 Mar 18;384(11):989-1002.

[8]Garvey WT, et al. Nat Med.2022 Oct;28(10):2083-2091.

[9]Mu Y, Bao X, Eliaschewitz FG, Hansen MR, Kim BT, Koroleva A, Ma RCW, Yang T, Zu N, Liu M.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4 Mar;12(3):184-195.

[10]Zeng Q, Li N, Pan XF, Chen L, Pan A.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21, 9(6):393-405.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