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逐鹿中原,各家为了夺得天下大权奋战多年。从东汉末年大乱起,各方势力虎视眈眈,以曹、刘、孙三家划分绝大部分领地。

天时、地利、人和各占一方,此后拉锯多年。然而,刘备一方后期逐渐处于劣势,多次战败之后,刘备本人驾鹤西去,留下诸葛亮辅助不成器的汉后主刘禅。

将复兴汉室的重任留给扶不起的阿斗,此时刘营内已人心惶惶。再加之多次北伐中原之后,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蜀汉更是风雨飘摇。



原本有着明君及神算军师孔明,尚且不能夺得天下,诸葛亮死后更是形势惨烈。此时原本是其他国家进攻蜀汉的最佳时机,没了诸葛亮,打起战来胜券在握。

但不好容易将诸葛亮熬死之后,昔日的死对头司马懿却毫无动静,没有一丝想要出兵攻打蜀汉的意思。老谋深算如司马懿,不出兵也有自己的一番打算。

换句话说,他的野心或许完全不在于灭蜀。那么,本文便来分析,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死后,为何没有趁机一举灭掉蜀国?



多次交手,熬死孔明

在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始终处于对立面。实际上,它们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诸葛亮昔日隐居隆中,刘备三顾茅庐才终于请得他出山。而在成为曹魏的权臣之前,司马懿一度婉拒曹操的任用,甚至不惜装病。曹操可没有刘备的耐心与虚心,在掌权之后再次请司马懿任职,扬言“再敢装病就动手”,才逼得司马懿到魏国担任文学掾。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得以辉煌一时,在三国纷争中一度占据优势。而曹操苦心逼出来的司马懿,在他的谋划之下,他的后人将曹魏的天下抢走了。



同为谋士,诸葛亮和司马懿多次交手。诸葛亮生前北伐中原多次失败,也因栽在司马懿手中。就在诸葛亮病死前不久,两军在五丈原隔水驻扎,准备开战。但直到诸葛亮病死,也没能将司马懿逼出来交战,抱憾而逝。

诸葛亮足智多谋,昔日曾气得周瑜吐血而亡。但遇到极为能隐忍的司马懿之后,他却有些无措了。

青龙二年八月,司马懿坚守阵营不出兵,和诸葛亮整整对峙了一百多天,等得诸葛亮心乱如麻,多次派兵前去挑衅。但即便给司马懿寄去女人衣服挑衅,对方也无动于衷。



得知诸葛亮吃不太下饭,预感对方时日无多之后,司马懿更是死活不应战,活活将诸葛亮“熬死”了。

五丈原一战以诸葛亮病死结束,司马懿若趁势追击,消灭蜀国想必不用费多大力气。但司马懿并没有这么做,率兵回魏之后,他再也没有对蜀汉出过兵。

一部分原因在于,司马懿的野心根本不在于灭蜀,而是夺取曹魏权力。



志在夺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为本家的司马懿,野心同样不小。曹操在任用他为官不久之后,就看出他有“狼顾之相”,想必不会甘愿长久地为人臣子。

之所以不及时铲除他,是因为曹操尚在,想来司马懿也不敢轻易动手,曹操只是劝诫儿子应当小心提防此人。

留下司马懿,无疑是曹操的大意之失。在曹操死后,其子不及他狠厉,亦没有他那般老谋深算,便让司马懿有了可乘之机。曹操死后曹丕继位,相比于后来的魏明帝,曹丕还算稍有能力,司马懿暂时没有动手。



等到曹丕去世,魏明帝登基之后,司马懿心知夺权之机不久后将会到来。聪慧如曹丕,临死前也没有看透司马懿,竟告知魏明帝“不用怀疑他”。正是这个“靠得住”的重臣,最终夺权夺得最狠。

相比于对付蜀汉,司马懿更愿意付出精力来对付曹魏。

他的野心对准曹魏龙椅,诸葛亮死后,他若是趁势灭了蜀国,反而不利于他计划的实施。毕竟,成功灭蜀之后,曹魏的势力会进一步扩张,反而不利于他夺取政权。

留着苟延残喘的蜀国,也能对曹魏形成一定的压制。若是带兵灭蜀,三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强者更强,司马懿要想夺权只会更难。



出于这一考虑,司马懿只有继续留着蜀汉,才能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五丈原耗死诸葛亮一事,也足以看出司马懿其人,隐忍的能力非常强。诸葛亮为引他出城对战,借送女人的衣服嘲笑他像女流之辈,躲在城内不敢一战。

到了这地步,司马懿完全不为所动。也正是这般隐忍,才让他不费吹灰之力,不损一兵一卒,拖到诸葛亮死期将至,也就不战而胜了。



神机妙算如诸葛亮,算得尽自己的生死,也算不出逼出司马懿的计策。在三国历史上,能使孔明束手无策、催战百余日仍无果的,也就只有司马懿了。五丈原垂死之际,想必诸葛亮心有不甘,司马懿不死终成祸害,但明知这一点也已是无能为力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若是忍不住想宣扬功绩,及时出兵灭了蜀国,必定会为天下人赞赏。但这也会毁了司马懿的计划,他倒宁愿被天下人疑惑不懂用兵,不懂得趁势追击,也不愿乱了大谋。

不与蜀国大战,非司马懿糊涂,而彰显其谋略与夺权之志。



保全自身

除了志不在灭蜀之外,司马懿不愿攻打蜀国,也是为了保全自己。

曹操死后,历经两个君王,司马懿虽掌握大部分权力,但同样需要忌惮魏国君王。

为官多年,司马懿手握重权,君王也对他有了提防。魏明帝能力虽远不及曹操,但有了前人提醒,也知司马懿虽善类。多年来不对司马家族下手,也是因为需要借助司马家族来对抗蜀汉以及东吴。

彼时诸葛亮已死,曹魏少了一个强劲对手,倘若此时蜀汉覆灭,那么曹魏恐怕也不会再留着司马懿了。



说到底,冒险重用司马懿,无非是用来制衡敌方的。司马懿出兵灭蜀,等于为曹魏消灭了一大祸害。外患解决之后,铲除国内掌握重权的权臣就成了当务之急。

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协助曹魏灭蜀之后,司马懿必定引火烧身,成了君王下一个要铲除的对象。

司马懿何其精明,正是懂得君王对其有所提防,才偏偏要给曹魏留下外敌。为提防外敌付出大量精力,才不会注意到司马家族的狼子野心。给苟延残喘的蜀汉留下一线生机,也是司马懿在为自身以及整个家族留活路。

步步为营、志在夺权,司马懿的谋算及胆略令人胆寒。世人笑他不懂趁势追击,但这般“糊涂”之下的长久打算,又有几人看得透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