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劳作类综艺节目《种地吧》,今年被突然拉出来恶搞的《向往的生活》,以及年底卷土重来的李子柒,无不释放着一个信号:
根植在中国人血脉里的种地基因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觉醒了。
挤在北上广深996的打工族们窝在出租屋里,边吃外卖边看综艺消遣,也绕不开回归田园的那颗心,除了看综艺,人们想出了不少解压方式,治愈自己焦虑不堪的灵魂——
养猫遛狗接收毛茸茸的多巴胺;种花养草养石头,感受片刻大自然;学水豚钝感十足,波澜不惊,看淡世俗……
与自然万物共处,感受土地与粮食的温度,好像才是中国人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种地人,中国人为什么如此执着于粮食?
中国的粮食在数千年的时间中又经历了哪些转变?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寻中国人主食的“前世今生”。
粮食史话
在距今1.5万-1.1万年前,由于小冰期的来临,全球气温迅速降低,大型兽类纷纷迁徙,导致人类祖先的捕猎变得困难,只好选择备用食物——小型动物,并尝试吃植物的根茎。
于是,人类发展出相应的识别和利用植物性食物的能力。
及至冰期结束、气温回升,植物开始繁盛,曾经用来救急的备用食物变成唾手可得的资源,人类祖先便开始收集和栽培那些可以稳定提供籽粒或者根茎的植物,这些植物就是最早的粮食作物。
这就是农业的起源,这被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跃升,因为人类自此拥有了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而人类从渔猎采集转为农耕定居的动因,也被描述成人类追求稳定富足生活的结果。
中国主食的发展历史,是我们的祖先不断地追寻提高能量生产效率和能量获取效率的历程。
中华大地上有天然的粮食作物的祖先,有温暖适宜的气候,有长江和黄河带来的水肥条件,这是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中国人的饭碗也逐渐充盈起来。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粟”;“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黄粱”……
还有更多关于粮食的知识都收录在这本史军老师的新书:
《粮食史话》
这本书以历史朝代为线索,分别从植物学、历史学、社会学三个方面,多角度呈现中国粮食历史,解读中国人的主食情结。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土生土长的粮食作物,还是远道而来的作物,都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开始了一场与中国历史捆绑在一起的壮丽表演。
黍稷、大米、小米有什么区别?
最早,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主食并不是大米或面粉,而是黍稷,今天我们叫大黄米,也就是做一些特定的糕点,平时吃得并不多。
在4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人们把国家称为“社稷”,其中“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足见黍稷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正是这种农作物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粮食基础。
黍稷的植株有点像高粱和水稻的结合体,其个头介于两者之间,穗子的大小亦如是。
通常,黍稷穗子像高粱那样呈散开的模样,但又像水稻那样低垂着。
至于味道,就像大米中有糯米和非糯米之分,黍稷也有这样的差异,黍蒸熟之后像糯米一样,而稷蒸熟了有点像我们平常吃的大米饭。
到唐朝的时候,黍稷仍然是中国北方很多地方的主食,但是南方的水稻和北方的小米也在农田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了。
世界上共有18种稻物种,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在中国分布的野生的稻有3种,分别是野生稻、药用稻和疣粒野生稻,野生稻是我们今天熟悉的水稻的祖先。
乍看野生稻,很难将其与我们熟悉的水稻联系起来,它们就像是泥沼中的杂草,植株松散,很多枝叶都耷拉着。
对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以及浙江浦江县的上山遗址的考古研究,证实了中国人的祖先在1万多年以前就开始驯化和栽培野生稻。
不仅是野生稻像杂草,小米的祖先也非常平凡,居然是夏秋时节,马路边、荒地里随处可见的狗尾草!
小米一度是中国北方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一来是因为小米耐旱、耐寒、耐贫瘠,容易栽培;二来是因为小米容易加工,只要用碾子去除小米的外壳,就可以用来煮粥、蒸饭了。
所以在石磨推广之前,小米一直都是小麦的“大哥”。
《耕获图》
可见,按照种植范围和重要程度来看,黍稷占了粮食的头名,水稻虽然驯化时间较早,但是大部分人都吃大米的时期还是靠后的;小米虽然被吃的晚,但是这种粮食适应环境的能力强,产量比较多,成为了北方人依赖的主食。
而小米的厉害之处还不止如此,后面还藏着一个更大的“彩蛋”。
小小的米,大大的能量
在农业发展初期,粮食作物的种类异常丰富,因而有“百谷”之称。《论语·微子》中写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是中国古籍中第一次出现“五谷”一词。
到春秋时期,主食的选择范围已经收窄到“稻”“黍”“稷”“麦”“菽”等作物身上。除了这些物种本身拥有产量和营养的优势,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家赋税体系的变化。
在中国古代,与土地捆绑的赋税是支撑国家运转的核心资源。随着粮食生产技术的发展,赋税制度也一直在变化。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井田制的崩溃。
南朝张僧繇画笔下的农田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开始了,以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为核心的变法事件影响了中国接下来两千年的发展走向。
从春秋晚期开始,铁制农具开始出现在农田之中。到战国中期,铁制农具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当中。
铁制工具以及畜力工具的加入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让单个小家庭成为基本的生产单元。
商鞅变法还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进一步强化了小农生产模式,通过赋税规则,迫使大家庭拆分成小家庭。自此,“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就成为古代中国标准的农业生产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变化都是围绕一种粮食作物展开的,那就是小米。
为什么会选择小米作为主力作物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小米(粟)开始接替大黄米(黍),不只是因为小米能够适应黄河中下游区域的气候环境,同时具有不错的产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米容易吃,因为小米没有坚硬的外壳,且容易糯化,小米拥有含量更高的支链淀粉,更容易与淀粉酶结合,从而更易被人类消化吸收。
小米还有一个隐藏技能——修城墙,你没听错,就是用来糊城墙。
古代没有水泥混凝土,但人们仍能修建出异常坚固的城墙,很多时候靠的就是小米粥。
把熬好的小米粥同沙子和石灰混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特殊的砂浆。
这种砂浆是非常好的黏合剂,能够把巨大的城砖粘在一起,甚至能经受炮火的轰击,堪称“古代的水泥”。如此多功能的好粮食,怎能让人不爱呢?
关于粮食,这里还有更多有趣的故事——
豆腐的诞生,居然和想要长生不老的炼丹有关?
为什么西方人用小麦做了面包,而中国人用小麦做成了面条和馒头?
你知道中国的“面食盛世”是在哪个朝代吗?
汤饼、馄饨、饺子、包子、粥居然都诞生在这同一时期?
《粮食史话》作为史军老师“中国食物”系列的第三本,以食物联结科学、历史与文化,从物质到精神,漫谈中国食物发展史。
写给每个中国人的粮食通史。
本书不仅梳理了中国从古至今粮食的变迁,还深入探讨了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揭示了粮食与文明发展的密切关系。
《粮食史话》深入探讨了中国主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我们理解主食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认同感。
这本书不仅介绍了不同主食的特点,还讨论了“怎么吃”,给读者提供越吃越健康的饮食方式,趣谈日常生活中的主食“迷思”。
只看《粮食史话》不过瘾?
那就把《蔬菜史话》和《水果史话》一起买来搭配着看,跟着史军老师一起坐上穿越时光的列车进入中国人饭碗的历史。
《粮食史话》《素菜史话》《水果史话》
▼套装全3册▼
-End-
2024.12.24
编辑:孙小悠 | 审核: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