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我们的女儿,死在哪里也与我们无关!”

你敢相信吗,一个名校出身、拥有硕士学位的985女硕士,竟然会在2023年,饿死在日本的出租屋里?

她的父母得知这一消息后,不仅没有表现出一丝愧疚或悲痛,反而冷漠无情地签下了“放弃认领尸体”的授权书,仿佛她的死与他们无关......



精心编织的谎言

“妈,你得给我20万,我要去日本留学,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王懿告诉父母,自己被一所知名的日本大学录取,需要20万元作为学费和日常生活开销。

她说的天花乱坠,王懿父母听得一愣一愣的,恨不得现在就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筹钱给王懿。



他们虽然对于王懿要去日本留学这个事情感到意外,但看到王懿一副很期待的模样,他们又将疑问默默咽回肚子里。

王懿父母拿不出20万,他们只能向亲戚朋友借钱,凑齐了这笔巨款,送王懿去了日本留学。

父母并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王懿精心编织的谎言。



她将留学日本视为一个逃离现实的出口,是她彻底重新开始的机会。

她幻想着在日本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实现财富自由。

在她的幻想中,日本就是她以后暴富人生的新起点,在这里没有人认识她,她坚信凭借自己的高学历,干什么工作都是轻轻松松的。

王懿所谓的留学计划,并非为了学业或者事业,20万元也没有用在学费和生活费上,全都被她挥霍完了。



思想转变

2020年,王懿踏上了前往日本的旅程。

那时,她的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觉得自己即将迎来人生的新篇章。

可是,刚到日本的日子却远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光鲜。

那20万元让她勉强度过了最初的一段时间,租房、生活开销都得小心翼翼地支撑着。



可没过多久,高昂的租房费用和生活成本迅速把这些钱消耗殆尽。

由于语言不通和缺乏工作经验,王懿始终没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只能四处寻找临时零工。

她尝试了便利店和餐馆的工作,但由于日语基础薄弱,连最简单的沟通都成了难题,导致她屡屡碰壁。

那些曾经抱有的自豪感逐渐被现实磨灭,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挫败感和无助。



日子变得越来越艰难,王懿的住处也从最初的整洁舒适,逐渐变得简陋不堪,甚至最后连生活用品也买不起。

她靠着打折蔬菜和超市将要过期的食品勉强维持生活,几乎每一餐都要精打细算。

现实中没朋友倾诉,她只能在网络上发泄自己的情绪。

网络世界渐渐成为了王懿逃避现实的避风港,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她开始精心构建一个“洒脱自由”的形象,努力展示自己过得如鱼得水,仿佛在日本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生活。



她会不断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美化生活的照片:从街头咖啡店的阳光到樱花盛开的公园,所有的一切都看起来那么迷人、充实、无忧无虑。

她用这些图片和文字,巧妙地掩盖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窘迫。

这一切不过是她精心编织的幻象,王懿并没有找到她理想中的生活,相反,她的内心越来越空虚,现实的残酷让她变得无法承受。

她开始在网络上接触到一些极端思想和反华言论,这些观点在她的内心深处找到了共鸣。



或许是因为她对现实的不满,或许是她渴望通过某种方式寻求认同感,这些言论慢慢地吸引了她。

为了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同,王懿频繁地转发和发表类似的言论,在网络中找到了她所渴望的“支持”。

她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归咎于祖国,把一切都归结为国内的束缚和压抑。



与此同时,她开始将日本描绘成一个理想的国度,仿佛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无瑕。

她的这种想法,让她能够在内心合理化自己的选择,甚至试图为自己逃避现实的懦弱寻找一种说得过去的理由。

这种偏激思想,注定为她未来的命运埋下了隐患。



在日本饿死

王懿的日子变得越来越艰难,为了省钱,她连冬天也不敢开暖气。

她的经济状况已经糟糕到极点,不得不常常在便利店的垃圾桶里翻找食物残渣,或者蹲守在超市打折区,等着那些即将过期的寿司和面包降价。

她的体重骤减,面容憔悴,眼神也渐渐空洞......

在社交平台上,她发了求助的消息,希望能得到一些温暖的回应。



可曾经与她互动频繁的“朋友”,也只是冷眼旁观,有些人甚至拿她的遭遇当做流量素材。

曾几何时,她也是父母的宝贝,不舍得让她吃一点苦,受一点罪。

1986年,王懿出生在贵州贵阳,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则在一所学校担任教师,这样的家庭在八十年代的贵阳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得天独厚的家庭条件给了她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王懿在父母的悉心培养下,成绩一直都很不错。



她从来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复习,就能在考试中轻松取得好成绩。

刚开始,王懿觉得没什么,可时间一长,让她有了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和身边的同学不一样。

再加上王懿性格内向,喜欢一个玩,不喜欢和同龄人打交道。

16岁那年,王懿成功考入了吉林大学,这可是当时不少人眼中的“大新闻”。



不仅是她的家人,就连邻里的大妈们也都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对王懿夸了又夸。

大学生活的开始并没有改变她的性格,虽然她成绩还是保持挺好的,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学生,但她还是喜欢自己一个人 。

这样的王懿,反倒让同学们觉得难以相处。

毕业后,王懿没有像许多人一样急匆匆地跳进职场,而是选择继续深造。

她成功考入了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开始了自己的硕士研究生之旅。



王懿很快便在学术上崭露头角,论文质量高,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导师的得意门生,同学们提起她的名字时,也总是竖起大拇指直呼王懿真牛!

在别人看来,王懿或许就是天之骄子,没有什么烦恼,但王懿内心是孤独、寂寞的。

她不会交朋友,也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更加融洽。

她的父母总是替她安排好一切,似乎什么事都不愿让她自己去摸索。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王懿过早地失去了独立面对世界的机会,她从未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和社交困境,面对人际关系,总会感到手足无措。

直到有一天,这种性格上的短板让她变得愈发偏激,骗父母拿出20万,跑到日本留学,钱花完后,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最终在2023年8月,王懿饿死在出租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王懿的死讯传回国内,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这个曾经在学业上如此出色的女孩,竟然会以这么悲惨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父母:不会给她收尸,就让她死在日本!

王懿的死讯传到她父母耳中时,他们无疑是悲痛欲绝的,毕竟亲生女儿的离世怎能不让人心碎?

可是,当他们得知女儿在日本期间的行为和言论后,那种悲痛逐渐转变为愤怒和深深的失望。

王懿在社交平台上发表的一些极端的、反华的言论,这让他们难以接受。



作为父母,他们无法容忍自己养育多年的女儿竟然背离了家庭和祖国,公开去抹黑和诋毁自己的国家。

最终,带着愤怒和失望,他们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拒绝认领王懿的遗体。

父母签署了“放弃认领尸体”的文件,并冷冷地表示:“就让她死在日本吧。”



这一决定无疑激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

许多人对王懿的父母这种态度表示不解,认为无论女儿犯了什么错,作为父母,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爱,即使她犯错,可死者为大,总不能不让女儿“回家”吧?

而另一部分人则开始同情王懿。



王懿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安排和保护下,学习成绩确实优秀,但她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

王懿事件提醒我们,在关注孩子学业成就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价值观引导,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么做,才能防止以后再出这种惨剧。



参考信源

河南商报

环球人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