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发布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贺卫玲 长沙报道

12月20日,“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名单在上海发布,长沙再次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是长沙连续17年获得这一荣誉。

幸福是什么?对于长沙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只是一件件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是家门口的地铁站又上新了通勤时间减少20分钟,是公司的食堂十元每餐营养又干净,是楼下政府主导的健身房25元包月“撸铁”,是家门口又建了一所公办小学孩子每天多睡半个小时......幸福是琐碎日常,看得见、摸得着。

衡量一个地方的综合实力,既要看经济、人口、产业、收入等宏观指标,也不能忽视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更要看到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等软性指标的分量。

既能让当下的柴米油盐活色生香,也能拥抱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璀璨理想,集青春感、烟火气、创新力于一身的长沙,凭借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属性,让每一个梦想“在长沙,都实现”。



长沙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是幸福加分项。

在长沙,幸福力,正成为一种竞争力。

数据为证,过去10年,长沙人口净流入300多万,其中80%是年轻人。长沙有吸引年轻人的独特优势:

在长沙,教育医疗水平高、房价生活成本低。长沙教育医疗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湘雅医院全国闻名,拥有“985”高校3所,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中部省会第一,房价收入比保持在7以下。

长沙给人才机会,人才给长沙惊喜。近年来,长沙以最大诚意、最高礼遇、最优服务,让越来越多的逐梦者“手可摘星辰”,出台了“长沙人才政策45条”“研发人才政策10条”,设立了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中高端人才净流入全国前三,人才总量超315万人,“人才吸引力指数”跃居中部第一,入选全国“2024人才友好型城市”。

长沙给企业家以最大尊重,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将每年的11月1日设为“企业家日”。创建24小时“不打烊”数字政府,政务服务“减证办”“免证办”、高频服务“指尖办”,今年帮助经营主体降低融资成本72亿元、降低用电成本5亿元,入选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城市。累计落户世界500强企业201家,A股上市公司总数中部第一。

翻看榜单可以看出,凡是连续入选的城市,不仅具备一线城市所共有的“发达”成分,也拥有一线城市所缺乏的独特优势。这些城市不仅GDP总量居前、人均收入领先、就业空间广阔、人口持续涌入,而且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资源之丰富丝毫不弱于一线城市,而在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则能力压一头。可以说,最具幸福感城市,正是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这不只是一项荣誉,更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



长沙马拉松。

“向往着人民的向往,幸福着人民的幸福”。近年来,长沙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孜孜以求建设“高质量发展、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幸福之城。

高质量发展是幸福得以植根的土壤。在长沙,跳动着先进制造的强劲脉搏。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稳居全国第一,在全球工程机械企业50强中长沙独占5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五,全国每生产13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就有1辆产自长沙。现在,平均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每7.5分钟生产一台高空作业机械,每18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长沙正加速向智能制造之城迈进。

在长沙,奔涌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集聚各类创新平台3401家、高新技术企业8600家,建成全球领先、全国唯一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突破6000米级深海重载采矿平台装备等123项关键核心技术,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全球最大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大国重器纷纷亮相,长沙已跃居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



开放的长沙拥抱世界。

在长沙,激荡着改革开放的奋进旋律。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制度创新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从长沙出发的中欧班列辐射30个国家100个城市,开行量连续六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中非经贸总部大厦正式运营;“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吸引了130多个国家青年参与,湘书、湘剧、湘烟花、湘瓷、湘菜等“湘字号”文化产品在世界舞台精彩绽放。



五一广场。

一处处时光沉淀的历史街巷、一个个人潮汹涌的城市精神地标,从潮宗街、太平街到橘子洲、爱晚亭,再到马栏山、大学城……一山一水、一街一巷,星河荡漾,满城星光。是“网红城市”,更是“青年理想之城”,高校大学生、中外科研工作者、创业者、媒体艺术从业者等纷纷前来,与长沙双向奔赴。



洋湖湿地公园。图片均为长沙市委宣传部供图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倾我所能、尽我所有。”恰似徐志摩的这句温暖情话,长沙用实际行动缔造了幸福之城,这或许就是“在长沙,都实现”的幸福密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