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8月,四川军阀刘文辉、刘湘叔侄争霸四川进入尾声。岷江战役中,刘文辉势力土崩瓦解,刘湘则成了独霸巴蜀的“四川王”。刘文辉败退到四川雅安,面对一望无际的荒原,心中凄凉。后来,刘文辉请求蒋介石将宁属(今四川凉山州)、雅属(今四川雅安地区)两地划归西康。蒋介石让刘湘定夺,刘湘坚决反对。直到刘湘死后,刘文辉再次提出西康建省。此时蒋介石考虑全盘局势,为取得刘文辉支持,把原属四川省的雅安、西昌两个专区划归西康。



康巴女孩

 1939年元旦,西康建省,省会设在康定,刘文辉是首任省主席。刘文辉反复向西康的各级官员们强调“三化”之于西康的意义,即对少数民族以德化代替征服、以同化代替分化、以进化代替羁縻。赵尔丰当年经略川边时提出的“经边六事”:练兵、兴学、通商、招垦、开矿、发展交通,被刘文辉和他的幕僚总结发挥,最终发展成为《建设新西康十讲》。

  为解决语言及文化冲突的问题,刘文辉设置了边务处,邀请一批熟悉边境的政客和学者,专门处理这些棘手的边境问题。在他麾下,还拥有全国十几个省的大学生,以及从欧美和日本各国回来的留学生。而且,刘文辉还创办了一系列培训班,包括边政人员训练所、县政讲习班、财政专门学校、财政人员培训班、合作人员培训班、汉藏语文传习所,针对西康具体的问题,培养各领域专业的人才。



刘文辉

抗战期间,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训练团要求各地也建立地方干部培训组织,意在灌输统一的思想。西康的省训团也成立起来,下属们尊称刘文辉为团主任。这位团主任成功地获得了各级官员的狂热爱戴。其实,这种举措早已被刘文辉运作得轻车熟路。刘文辉领兵打仗时就常面对“干弱枝强”的局面,一场仗打赢了,整编的队伍就比他原来的军队人数还要多。于是,他创办军事学校,与各级将领建立起介乎官兵与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些秉承多年的经验,强化了西康的内在联系,并化作西康前进和发展的保障。



刘文辉全家福

在管辖西康期间为弥补军政开支,刘文辉一度在西康解禁禁烟令,公开征收鸦片税,造成“罂花遍地开,烟灯照城乡”,下属竞相贩卖鸦片。1946年,迫于各方压力,又下令“铲烟”,激起民怨,酿成民国时期震惊全国的“雅属事件”“倒刘运动”。尽管治理中伴随着过失,但比赵尔丰的“经边六事”更加细化,也更加切中要害并落到实处的《建设新西康十讲》,确实对安定西康、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罂粟花

不过,西康时有纷争,有时刘文辉也不得不使用武力。1930年,大金寺和白利土司之间起了争端,刘文辉前往调停,最终率军与大金寺开战。国民政府命令刘文辉停止进军,听候中央处理。延至次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政府自顾不暇,便授命刘文辉全权解决“大白事件”。刘文辉起兵,一举收复甘孜、瞻化,将藏军驱赶到金沙江以西。尽管此时可以一鼓作气,甚至拿下昌都,不过,面对藏军派来的使者,刘文辉还是答应和议,“自有是役而后,藏人始知畏威,不敢萌东侵之念”。



藏军头领

此后,刘文辉又轻松平息了1935年的“诺那之变”和1936年的“再复失地”,尤其是后者,在刘文辉的严辞抗议下,蠢蠢欲动的藏军居然主动撤兵。当年赵尔丰治理川边常年征战,崇尚武力平定各方纷争。不过一时畅快的威服,并不能达到长治久安。刘文辉显然比赵尔丰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认为“三化”才能保证边城的根基。刘文辉也开始同西康各地高僧及土司头人保持极好的关系。他逐渐找到平定叛乱的方法:通过向民众广发宣示,以正视听;派兵征剿,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借助喇嘛和土司头人的力量介入战事。



赵尔丰

早在落难到西康之时,刘文辉就已经看透了自己面对的艰难处境:“康区藏族人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皆信奉佛教。五明以外无学术,寺庙以外无学校,喇嘛以外无教师,所谓文化,即是佛化。其人民精神与物质生活悉受佛法之洗礼与熏陶,因而形成一种少欲知足的人生观,重听行而轻物欲,重未来而轻现实,生活习于固陋,鄙夷现代科学,排拒外来文化,一味守旧,不求进步。”

  对于世代生活在边陲的民众们而言,藏传佛教不仅是宗教信仰,而且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教育是喇嘛寺所包办,人们日常生病,大多不会去寻医问药,而是直接到寺求喇嘛。寺庙在西康人的生活中无所不在。



雅拉雪山与寺庙

所以,1935年,刘文辉在《西康建省委员会成立宣言》中,特地把宗教问题提出来。曾经崇尚武力的刘文辉也开始有些改变,他开始研究佛经。在对佛教中黄、红、白三派的理念甄别之后,他选择了西康地区最流行的黄教加以特别提倡。人们甚至常常会在金刚寺里遇见他,他披着喇嘛的僧袍,安静端坐听讲经,拜佛。他也时常召开僧侣大会,拨款修建寺庙,进行布施,他还几次请人到西藏三大寺进行供养,出资派人到拉萨学佛,他和许多藏族的高僧大德都保持着极好的私人关系。他还专门成立了西康佛教整理委员会,来解决各寺庙、派别之间的纠纷。



喇嘛

其实在西康,除了中式的传统学校教育外,早在1922年,就出现了一些“洋学校”。来自美国的教育博士施勉志在基督教浸礼会的资助下,在雅安新建了私立明德中学。施勉志成为这所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当时,雅安基督教友家庭和一些较为开明的乡绅,还有做生意、开店铺的富商们,以及地方政府中不少有背景的人物,都纷纷把子女送到这所洋学校去读书。那个时候学生们的学费和生活都不用掏钱,甚至有些家庭相对困难,学校还贷款资助。明德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每天吃住都在一起。学生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向老师请教。有时候,他们还会到山下的乱坟岗去找寻骷髅,以便在上生理卫生课的时候搞清楚人体的结构。



民国学生

西康省正式成立后,十分注重发展地方教育的刘文辉自然也少不了与洋人们打起交道。在西康建省后的第5年(1944年),西康省立女子中学也在原雅州府文庙的位置成立起来,并坚持专门招收女生到1949年下半期。该校从建立开始,—直到1950年2月雅安解放,这所女子中学总共招收了上千名学生,为雅安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

  苦心建设西康的刘文辉,也时刻密切关注着外界的局势变化。他反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的事了。早在1928年和1930年,刘文辉就曾两次通电反蒋,而后来红军著名的“飞夺泸定桥”,则彻底让蒋介石与他结怨。1935年5月,长征中的红军向大渡河挺进,要北上就必须夺取泸定桥。蒋介石曾通电话让刘文辉将铁索桥砍断,但刘文辉却回应说那是康熙皇帝御批修建的,趁蒋介石思考的间隙,刘文辉表示:没关系,我把铁索桥上的木板拆了就行。红军顺利通过泸定桥。蒋介石大怒。刘文辉之所以这样做,是担心蒋介石派嫡系部队借追剿红军的名义进入,从而失去自己在西康的地盘。



泸定桥

抗战进入最为艰难的时期后,刘文辉除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外,兼任二十四军军长、川康边防总指挥、国民党西康省党部主任委员,集党政军权于一身。但毕竟不是蒋的嫡系,刘文辉始终心存芥蒂。蒋介石坐镇重庆,觊觎西康,刘文辉便有向中共寻求政治上支持的倾向。

  中共中央是在1942年6月开始派王少春到四川雅安,和刘文辉经常联系,并设有一个秘密电台与延安直接通报。王每天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解放区的胜利消息向他传达,同时把出安康方面的军政动态向党中央汇报。与中共暗地联系,需要与国民党中央斗智斗勇。包括电台的设置,也经过一番周折。刘文辉说,他事前就料到蒋介石的特务要来破坏,故把它安置在苍坪山下的一个旅司令部内,前面驻有一连卫兵,王少春和他直接联系。如他离开雅安时则指定两个参谋长张伯言和杨家桢同他联系;除此以外,王少春不同其他任何人打交道,以保持秘密。



延安

1949年10月下旬,刘文辉由雅安去成都,结成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部为核心的反蒋力量,准备相机配合行动。当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逃至成都,企图组织“川西大会战”负隅顽抗。12月5日,周恩来电告刘文辉“时机已至,不必再作等待。行动关键是勿恋成都,而要守住西康,不让胡宗南匪军窜入;万一窜入,应步步阻挡,争取时日,以利刘、邓解放军赶到后协同歼灭!”12月9日,刘文辉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联合邓锡侯、潘文华在彭县通电起义。蒋介石幻想的“川西大会战”计划被刘文辉起义彻底挫败,绝望之际蒋最终放弃大陆,乘飞机逃往台湾。



蒋介石

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上决定,撤销西康省建制,其行政区金沙江以东地区划归四川省,金沙江以西地区划归西藏自治区筹委会管辖。1955年,刘文辉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1976年6月,刘文辉病逝北京。刘文辉从军从政一生,雄心壮志,经历刀光剑影;晚年回归平淡,他教导子嗣“搞政治没意思”;在弥留之际,他反复跟家人说:“就这样吧,就这样吧。”(彭忠富/整理;参考文献:《刘文辉与旧西康的那些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