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东的占领和“二十一条”的签订,是日本帝国主义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的激烈动荡的国际局势,抓住两大军事集团倾全力进行火拼的时机,在力图吞并中国的过程中捞取到的最大好处



日本虽然通过“二十一条”确定了其非法获取的利益,但是深知那是逼迫而得的,并不足以作为拥有山东半岛的有效依据。

为确保非法所得,日本利用英、俄、法、意诸强无暇顾及远东的机会,要挟上述各国承认日本拥有山东等殖民地,作为其允许中国对德绝交的交换条件。1917年1月27日,日本外相本野一郎与英驻日大使葛林讨论中国参战问题,并希望与英国达成有关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及德在赤道以北太平洋诸岛屿的谅解。

在获得英国保证的第三天,日本政府又分函法、俄两国政府,提出同样要求。法国及俄国分别于3月1日及5日致函日本外务省,保证在以后的和会中全力支持日本的要求。



巴黎和会

3月23日,日本驻意大利使馆以日本已与英、法、俄诸国获致协议之事通知意大利政府,并要求意政府提供同样的协助。意大利政府于同日答复,“对此事决不反对”。

日本在获得英、法、俄、意四国谅解后,仍担忧战后和会中美国的态度,因而急于缓和同美国的关系。此时美国也已宣布对德参战,一时无力在华与日本继续对抗,亦在谋求与日本达成暂时妥协的办法。

1917年5月12日,美国国务卿蓝辛向日本驻美大使佐藤爱磨表示,希望日本派遣特使来美,就当时的国际形势及远东问题进行会商。对此,日本立即表示同意,并于6月13日正式任命前外相石井菊次郎为特使,以“感谢美国参战”为名,前往美国谈判。8月,石井衔命前往华盛顿。9月上旬,石井开始与国务卿蓝辛举行谈判。



美国总统威尔逊

日本的谈判基调是“只要美国不妨害日本的特殊利益,日本就无意妨碍美国的经济活动”。

美国的观点则是:根据最惠国条款,美国可以同样享有日本在华取得的利益;只要日本承认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就能利用自己雄厚的财力,垄断中国的经济命脉。

双方经过近两个月的讨价还价,终于在牺牲中国利益的基础上达成暂时妥协,于11月2日以换文的形式议订了《蓝辛石井协定》。

这个协定以美国承认日本在山东及满蒙占有优越地位,换取了日本对中国“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的重新确认。

显然,这个协议,只能起到进一步鼓励日本侵略中国的作用。

另外,支持段祺瑞和皖系军阀,加强日皖勾结,是日本政府占领山东合法化和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的重要手段。

1917年9月至1918年9月,日本寺内内阁以委派西原龟三为特使的形式,同段祺瑞卖国政府签订了20多起借款合同,名义上是提供经济援助,实际上是攫取经济特权,收买亲日政府和支持皖系军阀“武力统一”,加强日本在华经济、政治的优势和垄断地位,为战后与欧美各国进行激烈竞争作准备。

西原借款与山东问题直接有关的是1918年9月的“中日山东问题换文”。当时,协约国胜局已指日可待,而中国也于1917年参战,因此,1915年订立的有关山东问题的条约可能因国际法规定的“形势变迁原则”而失效。日本政府便以修筑高徐、济顺两铁路为名,以2000万日元的借款为代价,要求获得驻军青岛和济南、中日合办胶济铁路等权利,而段祺瑞皖系军阀为筹集内战经费,竟饮鸩止渴。驻日公使章宗祥在9月24日双方互换照会中说:“中国政府对日本上列之提议,欣然同意。”此项照会遂成为日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坚持占据山东的法律根据。



段祺瑞

根据换文,日本侵占山东的非法地位不仅获得北京政府的再度默认,而且在对华权益的掠夺上超过了“二十一条”。该换文条款表面上是撤退收缩,实际上扩大了其在山东的侵略权益。

日本的一系列阴谋活动,均与占据山东有着重大利害关系。当时欧战即将结束,大局已定,日本政府预计到战后欧美各国会重新对抗日本,因此必须尽早为占据山东和出席战后和会作准备。

1918年11月下旬日本已决定了媾和方针,即必须取得胶州湾租借地的自由处分权。陆相田中义一亦于1918年12月2日的外交调查会上,强调山东铁路的重要性,赤裸裸地叫嚣要采取一切手段据为己有。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以协约国方面的胜利而结束。次年1月,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解决战后事宜的“和平会议”。



巴黎和会

随着大战的结束,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在中国的矛盾日趋尖锐。原来在中国拥有强大势力的六个帝国主义国家中,俄国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德国在大战中遭到失败,其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已基本上被消除;英、法两国的力量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一时尚难在中国有较大的发展;只有美国和日本,因其利用大战的机会发展了经济,增强了国力,扩大了各自在华侵略势力。

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国务院就着手筹组新银行团,以取代日本,掌握国际对华资本输出的领导权。欧美列强特别是美国不赞同日本单方面支持皖系军阀,认为一个包括各种军事政治力量组成的、对列强各国平等开放的、统一的中国政府,比一个单纯效忠日本的皖系军阀专权的中国政府,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对他们都更为有利。因此,美、英、法等国通过外交途径对日本施加影响,促使日本同其采取相一致的对华政策。

巴黎和会共有27个国家、70名代表参加。帝国主义大国都派出了最强大的代表团,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意大利总理奥尔兰多都以代表团团长身份亲自出席。



巴黎和会巨头

日本代表团以元老西元寺公望为团长,代表有牧野伸直、松井庆四郎等,中国代表团团长是外交总长陆征祥,主要代表有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

列强各国怀着各自的目的参加和会。英、法、意想得到割地赔款,美国要的是世界霸权。美国总统威尔逊担心日本退出和会,所以不惜牺牲中国利益,对日本百般迁就。

巴黎和会于1919年1月18日正式开幕,英国提出尽先处理德国的领土问题,日本极力支持,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求重新分割德国的殖民地。

在1月27日上午召开的十人会议上,临时改议日本代表团提出的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请求。由于美国代表表示应听取中国方面的意见,于是会议决定中国代表当日下午出席会议。但由于事态骤变,中国代表团尚不及准备,会议决定翌日再度听取中国代表发言。

当日晚,陆征祥与顾维钧约请美国远东司长密商对策。美方极为关注胶济铁路问题,一再询问中日间有无秘密协定,陆征祥只得承认,对此美方表示惋惜和无力协助。

28日,中国代表顾维钧提出归还胶州租界和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的要求,理由是:山东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山东的3600万人民在种族、语言和宗教上都是中国人;德国在山东的租界和特权是在胁迫之下夺取的;英日军队攻占青岛时中国曾提供过物力与人力。



顾维钧

接着,牧野发言,伪称一旦时机成熟,日本愿将山东交还中国,但须先由德国交日本,后再由日本交还中国。牧野还宣读了1918年9月24日的“山东换文”,说中日之间已就山东问题达成协议,并特别强调“欣然同意”一语。

顾维钧答辩说,“二十一条”是在日本的武力和最后通牒的威迫下签订的,不能视为有效,而且中国参战宣言中已明确宣示,所有中德之间的条约、协定,一律废除,胶州租界当然交还中国。况且,1898年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明文规定该租界主权属于中国,因此德国无权转让。至于1918年的“山东换文”,由于是日本破坏中国在山东的中立和主权以后强迫中国接受的,中国只能视为“临时暂行”办法。至此,辩论暂告一段落。

山东问题初次交锋后,日本代表团和日本政府在巴黎和北京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活动。

2月2日,日本驻华公使小幡酉吉在北京会晤了代理外长陈录,并威迫说:日本有一支50万吨位的舰队和100万士兵在赋闲待命;中国代表如能听从日本的领导,日本愿将参战借款中未付予的1700万日元交给北京政府使用,否则将取消这笔贷款并追回已付的300万日元。

日本政府的强盗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各地学生和全国各界团体纷纷致电中国代表团,要求捍卫领土主权的完整。



晚年顾维钧

在全国民众的催促和压力之下,北京政府自3月14日起向全国公布了中日密约。中国代表团也于2月上旬开始准备“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和会把胶澳租界、胶济铁路以及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利直接归还中国,此举乃为争取美国的支持。

但当中国方面按照惯例将准备提交和会的密约送往日本时,日本代表则提出必须由日方答复并同意后,中方才能提交和会。

中国代表团经研究决定,将山东问题说帖及中日密约于2月15日下午送交和会。

说帖强调德国在山东的各项权益应直接归还中国。但为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争取西方列强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也提出在山东“维护门户开放主义以普益各国”的主张。这种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强的做法,预示了中国外交的必然失败。

3月10日,日本代表发表关于山东问题的宣言,声称:日本现在享有德国原在山东的各项权利是合法的,而且是由中国自行让与的,有条约为证,将来如何处理,由日本和中国直接解决,和会及其他国家无权过问。另外,日本政府侈谈“种族平等”,并以不加入国联相威胁,借此对美进行挑战和要挟,争取在山东问题上获胜。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剧照)

4月16日,五国会议讨论山东问题,中国代表被排斥在外,未能参加。

美国国务卿蓝辛提出德国在中国的权益先由巴黎和会暂时接管,待山东开作商埠后,再归还中国。这项提议,遭到日本代表的拒绝。

次日,美国又提议将山东问题由巴黎和会同管改为由五强国处置,再一次遭到日本拒绝。

最后,该案提交五国外长会议,并得以通过。对此,北京政府电令中国代表团:同意在山东必须交还中国的前提下,暂由五国共管。

4月22日,中国代表应邀出席五国会议,这是继1月27日、28日之后,中国代表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席最高会议。

日本代表团根据原敬内阁关于无条件从德国接收青岛,否则就不承认国联盟约的决定,随即提出对德和约中将山东问题单列一条,借以将山东问题从有关中国的条款中分离出来,使之不属于中国问题的范围。

对此,美国总统威尔逊作出让步,并质问中国代表何以于1918年“欣然同意”山东问题换文。英国首相乔治则提出两项办法:一是按中日条约办理,一是按对德和约规定,由德国移交日本,由中国任择其一。



巴黎和会

美、英的态度等于承认了山东问题是日德之间的事情,而把中国撇在一边。此后,山东问题交涉形势急转直下。

4月24日,中国代表另备说帖,分送美国总统和英、法两国总理,提出四项办法:

第一,胶州为交还中国起见,先交五国暂管;

第二,日本承认于对德和约签字日起一年以内实行上条之交还;

第三,中国重视日本在胶州军事所有费用等,愿以款项若干作为报酬,其数额由四国公决;

第四,胶州湾全部开作商埠,如有必需之处,亦可划一区域作为专区,任缔约国人民居住、通商。

对中国所作的让步,列强各国也予以拒绝了。

同日,意大利退出和会,总理奥兰多离法返国,给日本造成有利时机。日本代表亦扬言,如山东问题不解决,也将退出和会。美、英、法等国为使和会免遭破产,尽快完成对德和约,决定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一切均由三国会议裁决。



中国代表团

4月25日,美、英、法三国会议决定派英国外交大臣巴尔福同日本代表团协商。美国代表提出日方应以文字声明作为将来把山东交还中国的保证,日本拒绝了这一要求。

30日,三国会议竟然完全依照日本的意图,对山东问题作出最后裁决,决定在对德和约中,将山东问题从中国问题中单列出来,成为一个单独问题。

由于日本代表的强烈反对和美、英、法诸国的妥协退让,山东问题的条款中没有写上日本须将山东交还中国的字样。至此,巴黎和会上中国在山东问题上的交涉完全失败。

1919年5月4日北大等高校学生挺身而出,掀起震惊世界的救亡图存“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剧照)

中国代表得悉和会对山东问题处理办法之后,即向大会提出抗议,并声明保留之权,随又改请于条约外表示将来重议的要求,均被退回。

此时,中国国内群情激昂,中国代表拒签对德和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