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法庭是为人民服务,而且他们是一群为百姓操劳,而又亲切、和蔼的人。”近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收到了一封由当事人送来的表扬信——《夸夸我们的好法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承办法官的肯定与赞扬。

(向上滑动启阅)

致东湖高新区法院:

夸夸我们的好法官

“我们是已经年过75岁的两位老人。因交友不慎,遇上了官司……

但这前后的过程、第十法庭的李怡、毛珊珊等法官的执法道德的严谨,交谈时态度的亲切与和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第一次开庭,被告没有到庭,在证据都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她们并没有采用“缺席判决”,而是,和蔼地给我们说:或许被告有什么事,不能到庭。我们再和她们联系,我们再开一次庭,争取她们能到庭,当面交流交流,总是便于矛盾的化解。

官司进入到调解阶段以后,她们打来多次电话,谈到了对方的经济情况与态度;也谈到如果官司僵持下去的结局与后果。

当时,看到她们俩,这边给我们谈谈,又跑到那边给她们谈谈的奔波情景。我们人虽然在法庭上,心里却产生了父母心疼“女儿”的感觉。

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法庭是个神圣的地方,平时走路路过,都要快一点走过去。

这次和这些法官接触,一扫过去的印象,人民的法庭是为人民服务,而且他们是一群为百姓操劳,而又亲切、和蔼的人。

谢谢他们!

——两位75岁高龄的老人


法官心语


收到这份感谢信,感动、意外瞬间涌上心头。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兼顾情理法,用心、用情、公正审理好每一起案件,确保法律的公正和权威得到维护,对一个法官来说,是最平常,也必须坚守的事情。但当事人的感谢,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感动,深感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也让我在沉重的案件压力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信仰。

回顾这起案件,双方当事人都是年过75周岁古稀之年的老人,也是多年的老邻居,曾经双方家庭关系都比较和睦、融洽,但因借款等问题闹到法院,这起诉讼横在两家人之间,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两家人身上,两家关系也因此变得水火不容。

听着原、被告在法庭上细数过去的种种,又都明确表达出强烈的调解意向,我更加意识到这起案件背后,不仅有法结,亦有双方的心结、情结。

一次庭前会议,一次庭审,三次调解,多次电话沟通,在团队成员的大力配合下,我们多次组织当事人进行案外协调,同时加强释法说理,最终双方当事人就款项的金额、给付方式和期限等达成一致意见,被告签订调解协议当天给付大部分款项,最终达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的效果。

这起案件只是我们平凡工作下的一个缩影。但也让我意识到只有真正关心当事人、尊重法律、坚守公正,才能赢得信任和尊重。

信件虽短,情意绵长。群众的表扬信既是对法院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同时也是一种督促和激励。今后,东湖高新区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初心,用心用情办好每个案件,不断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来源:综合审判庭

编辑:政治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