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浏览世界上自然风光的时候,无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如耸立在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比如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更有那逶迤在华夏大地的长江黄河。
但是与大自然的潜移默化甚至是鬼使神差相比,其实千百年来华夏工匠的潜力打造才更具人格魅力,也给大自然增添无穷的神韵。
今天的世界地理之最中国篇,我们借助于地球仪,来欣赏中国巨匠的开山之作,感受华夏人改造世界的无穷神功。
中国有世界上最长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内外是故乡。这首长城谣在抗战时期就一直在大江南北传颂,唤起多少抗日将士为国抗争。
一直以来,蜿蜒万里的长城一直是中国的名片,与中国丝绸中国陶瓷一样,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种标志,亦或是一个标牌。
那么,中国的万里长城究竟始建于何时?当时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什么?万里长城的文化内涵又是些什么?我们借助地球仪来走进万里长城,一睹芳容。
理论上来说,中国的长城是一种军事防御工事,单单从防御这个词汇来说,中华民族无疑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度。我们的长城是防御外来侵袭的,这就是很好的例证。
作为我国古代防御性工事,长城经历了漫长的修建史。最早可以上朔到西周时期,可谓是经年风霜,历史悠久。
历史上的长城可不仅限于著名的八达岭长城,自秦始皇开始一直到明清时代,前后断断续续修建了2000多年,总长度可以达到5万公里。
一直以来帝王们似乎对修建长城情有独钟,几乎所有的诸侯国和封建王朝都修建过自己的长城,其中秦汉明清的长城各自不下1万里。
这些历史的长城要是连接起来统共为十来万里,比如秦,楚,汉,明以及清长城等等,可谓是工程浩大举世瞩目。
中国有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夜半不知行远近,一船明月过沧州。这是大诗人苏轼在乘船沿京杭大运河南下的情景描绘。
京杭大运河又被称之为南北大运河,也是华夏大地唯一的贯通南北的人工河。
因为地势的缘故,除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之外,我国的绝大多数河流呈现东西走向,这样一来京杭大运河就有点金鸡独立一花独放。
顾名思义,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应该是北京,其实并非如此,京杭大运河的真正起端是称之为九朝古都的洛阳,而当时的北京其实就是河北涿州属地。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京杭大运河其实由三段组成,第一段是洛阳到涿州,当时被称为永济渠,全长1000公里,贯通了黄河渭水。
第二段是洛阳到清江,也就是今天的淮安市,这一段历史上叫通济渠,全长也是1000公里。通济渠贯通黄河淮河,是大运河的关键环节。
第三段是江苏镇江到浙江杭州,也称之为江南运河,全长约400公里,贯通了长江淮河钱塘江。再加上对邗沟的清理改造,大运河全线贯通为1700公里。
后来元朝入主中原,北京成为元朝的大都。元朝花费十年的时间,开凿了洛州河通惠河与惠通河,扭转了原先隋朝的东西运河走向,使得新的运河直接从大都朝南,不再绕行洛阳,京杭大运河的名字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响彻大江南北,一跃成为中国工匠的经典杰作。
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大诗人李白对于蜀道艰辛的无尽感叹。毕竟在那个年代,人们对于大自然只能是逆来顺受,任其蹂躏。
可能在人们的印记里,成都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粮仓,被称之为天府之国。然而在古代,成都平原曾经被称之为泽国,又被称之为赤盆,这些名称折射出成都平原被水旱自然灾害蹂躏的悲催画境。
可能就是鉴于此,彼时作为战国时期的蜀郡太守李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决定率领蜀郡百姓一起来治理岷江,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之上,属于典型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技术,堪称世界水利文化的开山鼻祖。
尤为重要的是,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经历近三千年的历史考验,迄今依旧屹立在岷江之上,这已经是奇迹中的奇迹。
让人们敬畏的是,这座经历三千年的水利工程。迄今还在为成都平原带来福祉,孜孜不倦养育着岷江两岸百余万百姓,妥妥的劳苦功高。
据来自1998年的数据,都江堰的受益人口多达40余个县几百万人,灌溉面积达到近67万公顷的良田,可谓是造福多多。
能够成为世界水利工程的鼻祖,都江堰工程亮点多多,堪称世界之最,迄今无人比肩。
首先就是无坝引水,这项技术迄今依旧是业内苦苦追求的理想境界,而这李冰父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这项技术非常娴熟。
第二个技术难点就是江水自动分流,比如这里的鱼嘴分水堤,能够科学分流江水,而且比例能够达到四六这个卡点,也算是迄今为止业内的巅峰之作。
此外鱼嘴分水堤的自动排沙,飞沙堰与宝瓶口的自动控水,这些可都是当今水利工程技术的难题,直到今天人们也搞不清李冰是在两千多年前如何做到的。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长江三峡工程。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三峡当地的渔歌里面的一句歌词,生动形象写照了三峡的艰辛。
长江堪称华夏的母亲河,然而在几千年来,长江带来的水患灾难也是枚不胜举,可谓是成于斯败于斯。
为了响应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伟大设想,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出台三峡水利工程的设计样图,并经过长达四十年的考察论证。
从画面上看,长江三峡工程犹如一条水上长城,横亘长江,气势恢宏。三峡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的骄傲和辉煌力作,妥妥的大国工匠画风。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三峡工程开始启动,直至2006年竣工交付,历时16个春夏秋冬。
从历史上来看,三峡工程可谓是一举多得,更是彰显大国工匠的风范,诠释着人定胜天的华夏民族精神。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千年洪水的调节器,它能够消减洪峰拦蓄洪水控制水流提升水位灌溉农田,这对于长江中下游的民生福祉意义重大。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庞大的能源转换器,它能够把水能转换成电能,进而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提供能源支撑,妥妥的清洁能源。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水路交通的交换器,就中国西部来说,陆上交通的成本远远高于水运成本,通过三峡大坝的转运,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航运畅通,方便快捷了长江沿线的物资交换。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生态平衡的保护器,因为减少和降低了长江洪水灾害,避免了旱涝不均的尴尬,这就使得三峡地区的生态有了进一步的恢复,原生态的各种生物动物得以重生重组,于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地球仪和各类插图画面的渲染下,我们回顾了近现代中国的各种典范之作,这些画面彰显了华夏大国工匠的精神面貌,更诠释了中国制造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