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我国内战已经接近尾声,我党军队即将面临的就是解放东北的重要时刻,也就是辽沈战役。作为我国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的胜利,代表着我国东北全境的完全解放。
虽然战斗最后以胜利收场,但在战前准备上却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毛主席与林彪
“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锦州,这样国民军的部队就无法撤离东北境内,我们就可以不断围剿敌方军队。”主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应该切断对方逃跑路线,来一个关门打狗。
“不需要!我们一直以来的战术是什么?围点打援!只要我们直驱长春,蒋介石他就必须派兵支援!以蒋介石的性格,可那么大勇气撤退。”林帅反驳道。
像这样的争吵,每天都能从我军指挥室内传出,主席和林帅谁也不肯让步。
最终主席决定让步“好了,我不和你争。我同意你的想法,但如果出了意外,我拿你是问!”
随着战争的开始,我军战士听命林帅的指挥,对长春发起猛攻。
战争历经一月之久,决定胜局的重要转折终于出现。
十月十五日,随着锦州的解放,由廖耀湘率领的国民军西援部队被锁死在支援路上。是继续进攻还是撤退,廖耀湘无权作主只能上报当时负责东剿的卫立煌。但卫立煌的回答却是,需要等蒋介石开完战略会议后才能告知后续指示。这一等就是三天,也正是因为这三天的延误,廖耀湘的军队最终被我军围堵剿灭。廖耀湘军队的剿灭也于是这战争天平的倾斜,果不其然十一月二日,辽沈战役以我军解放整个东三省告终。
就结果来看,林帅的抉择完全正确。随着林帅在前线的冷静指挥,蒋介石的部队就像被拽住尾巴一样不能动弹,最终长春被破,辽沈战役的胜利也成定局。
但我们回顾整个东北解放历程,辽沈战役的成功除了主席顾全大局的退让、林帅在前线的英勇指挥以外,在攻占长春以前我军能够打下济南,也是极为重要的。
辽沈战役中的我军战士油画
济南作为国民军在山东的最后防线,只要打下济南就意味着放全山东。而我军只要能够占领山东,那么国民军在东北三省的军队就彻底丧失路上撤离的路线,所以拿下山东的意义就更加重要。
1947年7月,在谋划战斗后续计划的毛主席众人正在对着地图指指画画。
“你们大家看这,济南!这是蒋介石军事装备周转的要地,也是他在山东最后的据点。要是不把这里打下来,国民军不仅会有源源不断的支援补给,还会给他们留下逃跑的路线。”说完毛主席就在地图上济南城的位置画了一个圈。
“可是主席,这济南不好打啊。”参与作战的人员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确实,济南作为华北与华东地区的重要连接枢纽,蒋介石在这里布置了层层防御。济南城的位置坐落于津浦铁路和胶济铁路中间,只要济南不破就等于手握两条重要通道。因此济南的归属也决定了在随后的辽沈战争中,双方的胜利。
济南战役图
虽然此时的我军战士们已经把济南层层包围,但又对这个铁疙瘩没有太好的办法。
至于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国民军队在此的防御十分牢固,蒋介石为了守住济南城命令王耀武为首并部署了十一万守军,这十一万人中还有在抗日战争中大放异彩的74军。不仅如此,王耀武在济南城外构筑了三层防御工事,层层递进,如今的济南城就如同缩在龟壳中的乌龟一样,易守难攻。
而再纵观我国部队,虽然个个都是陆战野战的好手,但是攻城却是劣势。首先就是经验上的不足,当时我军军队只是有过攻打石家庄的履历,而且石家庄的防守比起济南,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要知道当时一个只有不到三万人的石家庄,我们就打了六天之久,而且还是靠着无数人的牺牲才打了下来。除了经验的不足,武器装备也是问题,我军装备中没有攻城拔寨的利器。
同时国民党在徐州的部队也有可能在开战后,对我方进行侧方打击,造成对我军部队的反包围。
在这种条件下,毛主席毅然决然地准备派兵出征“我知道,济南是块硬骨头。但是我们什么时候打的不是硬骨头?当时的日本人我们是怎么打跑的?不论这济南城有多难打,我们必须把它啃下来。”
见到主席已经下定决心,其余人也决定支持主席的决定,众人商讨起攻占济南的计划。
毛主席
经过众人的商讨,决定以熟悉当地情况的山东军作为主力攻城部队,华东野战军则作为抵挡国民军徐州部队的侧翼屏障。虽然众人已经商议好了大致的决定,但还是遇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难。
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已经参与了之前的多场战役,现在必须休整,需要把战争推后。
而主攻的山东军里,两位主席指派的指挥之间恶劣的关系早就在军中出名。
主席决定负责指挥山东军的两位指挥,就是许世友和王建安。
这俩人的不合有多出名呢?
要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两位一个负责鲁中一个负责胶东,而每次山东军队指挥开会的时候,两人只要一碰面就是谁也不和对方说话,要是许世友脾气不好,还会大骂一声“叛徒”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依然召见了王建安。
“建安,这次我们要攻打济南,很不容易!需要你好好表现啊。”
王建安一来到指挥室,主席就开门见山地说到。
王建安听到主席的话也知道此次任务的重要,赶忙回答到“我明白主席,我一定会好好表现”
“恩,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现在有这么个问题,虽然是你们山东军负责总进攻,但是攻城作战很不容易,需要两位指挥,而山东军大部分都是山东汉子,指挥需要在军队中有名望。”
王建安一听其实就明白了主席的意思,这另一个指挥肯定就是有自己同为山东人的“死敌”许世友。王建安脸色也因此有些难堪
王主席见到王建安的脸色不对,也明白两人的问题所在,所以说到“我听过你们的故事,但现在是当务之急,我希望你们能够一同为了战斗胜利做出努力。我已经下了军令状了,这场仗打不赢,我砍了许世友的头,剥了你的官,我自己也连掉三级。”
见到主席都这么说了王建安也是不再犹豫“我明白了主席,我会去找许世友的,您放心。”说罢就走出指挥室。
我军战士
许世友和王建安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以至于两人关系如此僵硬?甚至许世友还大骂王建安叛徒?
(王建安(1908年10月12日——1980年7月25日),原名王见安,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月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曾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王建安
(许世友(1906年2月2日-1985年10月22日),原名许仕友,字汉禹。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许世友
要说到两人的矛盾就不得不提及1937年的中共会议,当时许世友和王建安分别担任红四军要职,两人不仅没有矛盾,甚至是不错的朋友。但是因为张国焘大搞“肃反”,最终被通报批评惩罚,连带着红四军的其余干部也受到了牵连,其中就包括许世友和王建安。
通报结果很快就在军中流传,本来就被判刑一年半的许世友心情已经达到低估,在听到军中流传着红四方面军是土匪、红四方面军干部是军阀等留言的时候,性格耿直的许世友直接被气到吐血。
随后许世友就找到了同被批评的红四军老人们,王建安当然也在其中。许世友和这些人决定脱离部队,准备跑去打游击。在决定计划后,已经有几十人响应。
但王建安在许世友准备逃离的几天内,越想越不对。他被留言激怒的大脑也逐渐冷静下来,仔细一想立刻惊出一身冷汗。“不对不对,许世友你这是找死啊,你这是当逃兵!是要掉脑袋的!”
说罢就立刻向上级告发许世友的事情,这才没有让许世友当了逃兵。
而经过这件事情后,许世友也不愿意再与王建安来往,甚至大骂王建安“叛徒”。
许世友
回忆完两人过往的王建安渐渐睁开了眼睛,不禁自嘲到“唉,现在想想我和老许闹到这般地步,还是我们两个都太倔了,要是谁能退上半步,何必呢。”说完王建安就起身找到了主席。见到主席王建安来不及敬礼就赶忙说道“我决定了,让许世友当大头,我当个小鬼就行。”毛主席听完就明白了一切,于是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日,上级就告知还在蓬莱的许世友,立刻前往前线负责指挥作战。接到指令的许世友一听,自己没有参加战前会议却当上了总指挥,而一直身处前线的王建安却是副司令员,便也明白了什么。
等到许世友到达济南的时候,王建安亲自去迎接。两人一见面王建安就赶忙说道“徐总司令!您可算来了,这次还望您好好指挥,我一定积极配合。”许世友看到满脸笑意的王建安,十分感动。
许世友其实也十分怀念两人的兄弟情义,但实在是因为自己的脾气,导致拉不下脸面去找王建安说话,导致僵持到现在。见到给自己台阶的王建安,许世友也是顺着说到“晚上你来我这,我请你喝酒。”
等到网上的饭桌上,许世友率先端起了酒杯说道“这是咱俩自争吵以来第一次喝酒了,还记得当初你小子喝多了就大喊大叫。来喝一个,喝完咱俩之前就算两清。”
当晚过后,王建安和许世友就不再争吵。军中一些还想着看两人吵架为乐的人直接傻眼,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以前还互看不顺眼的两人,现在却勾肩搭背地一起商讨作战。
而战斗也如同两人和好一样顺利。
在我军战士打响第一枪攻城的时候,王耀武还向周围人炫耀自己布置的防御工事,不紧不慢地向蒋介石求援。还说等到徐州的增援赶来的时候,我军战士说不定连城门都摸不到。但让王耀武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手下负责防御的两万人军队,突然临时倒戈投靠了对面。这下自己精心部署的防御工事直接倒塌,只用了三天济南城就被拿下了。
而这场不费吹灰之力的济南攻城战,成了许世友和王建安和好的最好见证。
战争中唯一没有好心情的可能就是粟裕将军了,自己还想着能和徐州的军队碰一碰的时候,济南就打完了,没自己什么事情了。
战争油画
自此我军成功攻占了济南城,不仅弥补了我军攻城战经验不足的劣势,还彻底完成了对山东省的解放,也切断了蒋介石军队南北连接,为随后的东北三省的解放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许世友王建安二人,也因此化干戈为玉锦重新成为战友。
战役结束后,军中流传这样一句话:“虎啸济南城,活捉王耀武。”“虎”,指的就是许世友与王建安。谭震林说:“这两只虎,一个是廉颇,一个是蔺相如,毛主席让两人在济南城下演了出将相和”。
- 参考文献:
- 中国政府网:《许世友》
- 中国政府网:《王建安》
- 舜网:《历史文献,见证真实的济南战役》
- 中共党史出版社:《第三野战军十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