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困境,不论贫穷或富裕,不论成人还是孩子。
如果你痛苦又麻木,那你就会在困境中慢慢枯萎。
如果你痛苦但不麻木,你就有力量在困境的大网上撕开口子,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喘息。
01
被困住的“刘小样们”
20年前,刘小样的困境是农村。
她要遵从农村的规训,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女性。
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水平,识字就行,要能干农活、料理家务、生儿育女。
刘小样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想要读书,想要知识,想要诗和远方。
在央视采访的镜头下,她说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话:我宁可痛苦,不要麻木。
为了挣脱困境,她从农村走出去了,去西安最繁华的商场里做营业员,去更远的南方打工。
20年后,刘小样又回到了农村,嫁人生子。
表面上看,她并没有挣脱农村这个地域层面的困境,但实际上,她早已在精神层面挣脱了农村的束缚。
她一直保持着看书的习惯,看史铁生、加谬、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
她喜欢花,家门口种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而不是大葱香菜,会因为第一次见到鼠尾草而欣喜若狂。
她跟着女儿去听音乐会、看话剧。
她有十亩玉米地,她种的玉米特别好。
在和主持人的对话中,刘小样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现在的她既不痛苦也不麻木,岁月静好。
仔细想想,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另一个困境中的“刘小样们”?
深秋的一个早上,我送儿子上学,我们前面走着一对母子,妈妈边走边提问孩子英语单词。
那个孩子背着背着突然停下来,指着路边一棵金黄的银杏树说:妈妈,你看银杏树多好看啊。
妈妈匆匆撇了一眼说:这有啥看的?别浪费时间了,赶紧背单词。
说完拽着孩子继续边背单词边赶路了。
这个孩子有没有记住那几个单词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他一定记住了那棵灿烂的银杏树。
因为后来他回头看了好几次。
学习这张困境的大网,从一年级开始(有的可能幼儿园就开始了)罩住了孩子们。
他们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开始了学校、家里、课外班三点一线的循环,困在纸笔书本的方寸之中。
以前爱玩的玩具没时间玩了,经常一起游戏的同伴也约不上了,连下楼疯跑的时间也是少得可怜。
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对话逐渐集中在作业写完没、考试成绩如何、字写得好不好等与学习挂钩的事情上。
想一想就窒息啊,每天都是这些事情,学不好不行,不学更不行。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为孩子们做点事情,让他们的生命力保持鲜活:
1、别用作业、课外班把孩子的时间塞得满满当当
孩子在学校如何度过,我们管不着,但回到家里,孩子就该有属于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作业少,就让孩子多玩一会儿,作业多了,就少玩一会儿。
哪怕只有十分钟,也要让孩子从困境中抽离出去。
2、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别让孩子的生活里只有学习
能够打破困境的,通常只有困境之外的东西,比如兴趣爱好。
不要总拿我们的价值观来评价孩子的兴趣爱好。
也别因为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学习没有贡献,就阻止孩子在上面投入时间。
在疲惫的学习之下,兴趣爱好会成为他们的生命支点,让他们感到生活是有乐趣的,有希望的。
孩子们在学习的困境中可以痛苦,但一定不能麻木。
一旦麻木了,人生就真的困住了。
02
孩子可以不知道“想要什么”
但不能不知道“不想要什么”
一个初中生的家长跟我说,她儿子每天都喊无聊,说生活真没意思。
回到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不出去玩,也不爱运动。
家长很发愁,说孩子正是青春年少,怎么一点“生机勃勃”的样子都没有呢?
这是一个充满了变数与不确定的时代,有太多青少年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做什么工作。
孩子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其实并不可怕,因为人生目标可以一边走,一边找。
可怕的是,孩子们连自己不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失去对生活敏锐的察觉力和感知力,变得麻木不仁。
有时候,只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要做什么也行,至少可以不让自己做出错误的选择。
你看刘小样,20年前,她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些目标都是模糊的。
但她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不想成为围着锅台转的农村妇女,所以她去了县城最繁华的商场打工。
不想过着宿舍工厂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所以她果断离开了。
虽然她不清楚自己要寻找的诗和远方究竟是什么样的,但她非常清楚不关注路边的花的生活,肯定不是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
就这样,在一次次察觉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的过程中,找到了“想要”的生活。
感知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就像一股反作用力,把自己推到正确的轨道上。
然而今天,很多孩子正在慢慢失去这种能力。
他们总是被要求听话、顺从,但凡有点反抗,就被认为是爱顶嘴,太叛逆。
他们的生活被安排得井井有条,每个时间段该干什么都是有计划的。
这些计划在学校里是教学任务,在家里是大人们的教育目标。
如果总是让孩子配合着我们,完成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任务,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渐渐地,他们会不痛不痒地说:随便吧,无所谓,咋样都行。
如何让孩子在困境中保持“不想要”的感知力呢?
1、降低我们的控制欲,有些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做主
我们不需要事事都控制着孩子,比如,这顿饭要吃多少,该跟哪个小朋友玩,积木该如何摆。
这些细小、错误成本很低的事情,没必要非得让孩子听我们的。
被严密控制的孩子,缺乏自由生长的空间,哪里还有余地去考虑自己想要做什么。
自己想要做的不能做,自己不想做的不能不做。
2、该向孩子妥协的时候就妥协,适度的退让不是坏事
亲子冲突大多是我们想让孩子往东,孩子偏要往西,我们想要的和孩子想要的不一样。
如果不是底线问题,我们就妥协一下呗,让孩子们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过拒绝来改变的。
当孩子能够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做链接,保持对“不想要”的感知,就能在迷茫中辨认出正确的方向。
回到开头那个初中生,正值青春期的他或许确实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但他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看电视玩手机,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如果不是,那就关掉电视,关掉手机,去做其他的事情。
至于做什么,不知道,先关掉再说。
20年后的刘小样,有可以维持生计的玉米地,有幸福美满的家庭,还有被书籍、鲜花和音乐填满的精神乐园。
这不就是诗和远方吗?
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像刘小样一般,找到平衡生活与生存的方法,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