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


公布2024年11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4年11月(11月1日0时至11月30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77087例,死亡193例。

其中,甲类传染病无病例报告。

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9种45725例,死亡193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乙肝、梅毒、肺结核、登革热、丙肝,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8.37%;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为:艾滋病、丙肝、肺结核,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6.37%。

共报告丙类传染病8种3136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24%。

2024年11月全省疫情总体稳定可控。


近期天气变化较大

不少小伙伴感冒了

出现头痛、发热、咽喉疼痛

鼻塞等症状

不过,小编提醒大家

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

及时前往医院或社康中心查看

切勿自行胡乱服用药物

近日,深圳市人民医院公布一起案例


感冒药混着喝

差点把肝整“报废”

正在读高三的小黄

在入冬转凉时就感冒了

到附近诊所就医后

拿回“感冒药大礼包”

感冒清颗粒、感冒冲剂、扑热息痛、中药包

统统包括在内

小黄当晚就当“十全大补汤”喝了


没过多久

其感冒症状就有所好转

但几天之后

小黄突感腹胀不已

尿液都是褐色的

直接变成了“小黄人”

吓坏了的小黄

连夜赶去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

入院时,小黄不仅脸色蜡黄,连眼睛巩膜都是黄澄澄的,肝病与感染性疾病科主治医师一眼就看出来,很可能是肝、胆等器官中的某个出了问题。

肝脏、胆道系统在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果运转不良,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累,就会引起黄疸。

随后,医生立即为小黄进行了肝功能等指标的检查,结果显示,小黄的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等指标大大超标,小黄被诊断为——肝功能不全,药物性肝衰竭。

药物性肝衰竭

药物性肝衰竭,其实就是药物性肝损伤的“进阶版”,而药物性肝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传统中药、天然药等引起的肝损伤。

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可能会导致肝昏迷、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面对如此危急的病情,深圳市人民医院为小黄制定了人工肝支持治疗——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案。

经过4次胆红素吸附及血浆置换治疗,小黄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肝脏功能逐渐恢复。经过近三周的悉心治疗,小黄顺利康复出院,重新变回了“小白人”。

踩这坑的人很多

肝脏受损防不胜防

都说吃药治病

可要是加量吃、混着吃,只会致病

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点

一心只想快点痊愈

随意用药

70岁的宁波徐阿姨(化名),因为感冒一直在服用西药,还嫌不够,搞起了汤药DIY,自行配了中药混着喝,可中西搭配,却起了反作用,徐阿姨直接把自己喝进了急诊,生化检测提示,严重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多脏器多系统病变。


是不是只有中西药混着吃

才有危险呢?

并不是!

29岁的杭州女孩小黄(化名),因秋季脱发严重,连喝了一个月的中药,同样查出了药物性重度肝损伤……


据统计,目前上市的药物中,有至少1100种具有潜在的肝肾毒性。中药、西药的正常量服用或超量服用均可引起肝肾损伤,且无肝肾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有肝肾疾病的患者身上都有可能发生,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究竟该怎么做

才能尽量避免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呢?

记牢这4点

肝脏会感谢你

医生表示,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药物本身的特性

▶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基因等)

▶基础疾病的影响

▶药物的互相作用

因此,要想预防,最关键的就是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调整药量!

具体来说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滥用药物: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尤其是感冒药等常见药物。如需用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 严格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避免超剂量、超疗程用药和混合、重复用药。

3. 注意药物成分:了解药物的成分,避免使用成分不明的药物。对于中草药和保健品等,也要提高警惕。

4. 监测肝功能:长期用药的患者应定期检测肝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性肝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

千万不要滥用药物

时刻谨记安全用药

祝大家都能健健康康

转发出去

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蔡晓琳

执行编辑:王晓丹

编 审:刘俊雄

来 源:南方新闻网、深圳大件事、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