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这句《诗经》中的名言,多年来被人们解读出了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其中,关于“三秋”二字具体指代的时间,不同的读者群体有不同的思考与看法。
绝大部分人认为,三秋代表着三个秋天的轮回,也就是三年的时间,但有不少学者对三秋给出了不同的理解。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话,到底代表了多长的时间?关于秋,古人又有着怎样的情绪?
时间描述,意义不同
在学习古人遣词造句的功力时,我们会发现,对于时间长度的描述,大多有着不同的维度。
有时候,描述是实指。
一天就是一天,一年就是一年。
具有实际意义的时间代词,往往更为具体和生动,能够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时间流逝,造就一种感同身受的氛围。
有时候,描述又是虚指。
这不仅局限在对时间长度的描述上,也表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的高度真的有三千尺吗,恐怕并非如此。
相比起实指,虚指更像是一种修辞表达,能委婉地传递出深邃的情感,丰富一字一句背后的内涵。
就像三生三世这个常见的说法,三世究竟指多久,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答案。
佛学文化曾经深深影响过国人,佛教也是古代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讲究前世今生因果报应的说法,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三世指的是前世、今生和来世。
但一些古汉语研究者,对这个说法却并不认同。
从文言文本身表达的意思来看,一世代表三十年,这个是固定搭配,那么三世当然就是九十年了。
在从前,人活七十古来稀,三世代表一个人漫长的一生。
它有时候是虚指,有时候又形容一个人寿命很长,还有时候指时间久远。
三世九十年,这和常规认知的三生三世有所不同。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古人也有着诸多对于数字的描述。
其中传播范围最广的一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
一天不见,到底像多长时间没有见过面?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三秋代表着三年。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对爱人对彼此的思念之情,当感情迸发的时候,他们一秒钟也不想和对方分离。
但是,人是需要生产劳动的。
根据时令变化,古人需要对应付出不同的劳动,比如播种,比如培植,比如收获。
一年只有一个秋天,秋天轮转三次,三年的时光也就过去了。
恋爱中的男女,只要有一天见不到对方,都会觉得像过了三年一样漫长。
用这样夸张的修辞手法,能够更直接地传递出诗句表达的情绪。
不过,随着人们对于《诗经》的研究,一些学者对于三秋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三秋代表的并没有三年那么夸张,而是农历九月,也就是秋季的第三个月。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这就证明,用三秋来指代农历的第九个月,并不是学者们的凭空臆想,而是有真实的注解。
相比起三年的时间,一个月并不夸张,但好像又失去了一些风味。
于是,又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三个季度,秋思缠绵
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各自占据三个月的时间。
一个秋天总共有三个月长,而三个秋天,就有九个月那么长,算下来也是大半年的时间。
所以《诗经》当中所说的三秋,应该是指三个秋天的时光,并不是三个秋天轮转。
一天不见,就会像过了九个月一样煎熬。
这时候,又有人提出质疑。
既然这句话只是用一个季度来指代,反正都是指三个月,那为什么不说春夏冬,偏偏要说秋呢?
其实,秋天在古人的意象当中,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情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到了秋天,气温渐渐变低,夜晚的时间被一点点拉长。
人们就多了很多离愁别绪,情感也会比生机勃勃的春天、燥热难耐的夏天和苍茫浮沉的冬天更加丰富。
秋天适合感伤,也适合发散情绪。秋,正是秋思缠绵之意。
九个月的长度,不像三年那样夸张,也不像一个月那样短暂。
而且,从《诗经》原文的递进式表达方式来看,三秋指代九个月,也比一个月或者三年更有说服力。
原文对于时间的描述,用了这么三个排比,分别是“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和“如三年兮”。
看得出来,时间上,这是由短到长的过程。
既然第一句已经提到了三个月,如此具体,如此明确。
那么第二句的三秋,时间肯定不可能比三个月更短,也不可能正好指三个月,那样就语义重复,并不高明。
再来看最后一句,三年的时间同样很明确。
如果用三秋来指代三年,同样也有语义重复的问题,古人大概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所以综合来看,位于三个月与三年之间的九个月,无论从三秋的具体含义还是从逻辑关系的递进来分析,都能完美对应。
对古诗词的理解越深,我们越会感叹,中国人的浪漫是一脉相承的。
传统文化含蓄中带着无限的遐想,悠长深远,令人忍不住沉醉。
参考资料
三秋考释及其它 中国气象局
篇篇经典 翩翩诗经|采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齐鲁晚报
“三生三世”在古代,到底指多少年?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