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在我国是一项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 ,据历史考证,斗鸡已有二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斗鸡的记载。
唐朝时期,斗鸡是一项普及率较高的运动,不光在民间有一定市场,即便是在皇室贵族中也是大受欢迎,王勃就是因为一时兴起,写了一篇《檄英王鸡》,而被唐高宗怒逐出府。
韩偓出身富贵,聪敏好学,十岁能诗,他有一个姨父,就是有“小李杜”之称的李商隐,李商隐曾写诗称赞他:“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可惜,满腹才华的韩偓生不逢时,生活在腐朽没落的晚唐时期,科举之路走得非常艰辛,直到不惑之年,才进士及第,并踏入仕途,更可惜的是,此时的天下,已经不可救药了。
晚唐末期,大唐王朝摇摇欲坠,大厦将倾,但并不影响那些王公贵族们沉溺于斗鸡游戏。有一次,韩偓观看了一场斗鸡游戏,心有所感,于是提笔写下一首《观斗鸡偶作》。诗作原文如下:
何曾解报稻粱恩,
金距花冠气遏云。
白日枭鸣无意问,
唯将芥羽害同群。
这首诗的大意是:
哪里懂得报答主人喂食稻米的恩情,完全就是忘恩负义。
长着金黄色爪子,大红的鸡冠,豪气凌云。
对于青天白日之下的猫头鹰的叫声,根本无意过问。
只是将带着护甲的翅膀来祸害同类,用暗算手段伤害对方。
韩偓这首《观斗鸡偶作》是一首讽刺七言绝句。
整首诗开篇先借用斗鸡的特性,开宗明义地批判了藩镇势力忘恩负义的本性,严正地指出,是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供养了藩镇势力,但他们却根本不思、也不懂得报恩。
接着,通过描绘斗鸡的形象,隐喻了藩镇势力的好斗性,为了争权夺利,他们不惜用“金距”伤人,为了压倒政敌,他们往往会因为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就像“花冠”一样,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然后,通过描绘斗鸡对于白日猫头鹰的叫声无动于衷,极大地讽刺了藩镇势力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丑恶嘴脸,对内寸土不让、寸权必争,对外却是毫不关心、不管不问,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最后,通过描绘斗鸡用“芥羽”伤害同类的行径,辛辣地讽刺了藩镇势力唯一的本事,就是处心积虑地用暗算手段伤害同类。
全诗语言凝练,简洁明快;情激语愤,出语辛辣;物象鲜明,形神兼备;意在言外,内涵颇深;蕴藉深邃,耐人回味。
突出特点是采用象征手法,用斗鸡比喻当时藩镇割据的局面,形象生动地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对藩镇势力的气焰和心灵进行了描绘,重点写出藩镇军阀对内和对外截然不同的态度,辛辣地讽刺了藩镇势力无意抗击外敌,只知道残害同类的丑恶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