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永胜

说起魏征,熟读唐史的人都知道。而王珪,是和魏征一样经历,且命运更曲折的那位。

王珪,唐初名臣。说起这个人,你不得不感慨命运的无常。他的一生,曾有过两次投错主人的遭遇。最后,却因为正直无私,竟然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青睐,成长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

王珪出身于太原王氏,年轻时志存高远、不重名利,也从不随便结交朋友。这种看起来很寡的性格,却深受在隋朝为官的叔父王頍的赞赏。毕竟,在官场上混,必要的自持和谨慎还是要有的。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他以门荫入仕,任秘书内省太常治礼郎,参与校定图书典籍。没想到在故纸堆里寻快乐的王珪,却意外地被裹入了一场夺位之祸。


仁寿四年(604年),王頍因随汉王杨谅起兵反对隋炀帝,结果兵败被杀。王珪是王頍的侄子,按隋律应当连坐。在朝廷为官,消息自然灵通。早就得到消息的他,只得就近逃到终南山隐居,这一去就是十多年。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攻入关中,进封唐王,并册封长子李建成为世子。

改朝换代之际,正是需要人才之时。蒙尘避世的王珪肯定是有些才气,而且在官场也积攒了一些人脉。当时任丞相司录的李纲就举荐王珪,出任世子府谘议参军。后来,唐朝建立,李建成当了皇太子,王珪当然是深受器重。武德七年(624年),李渊率世民、元吉去宜君(今陕西宜君县)新建的仁智宫,建成想趁机杀掉世民,安排了一场未遂的政变,这就直接造成了俩兄弟矛盾的彻底公开化。李渊认为:王珪作为太子的身边人,没有起到劝导太子的作用,致使兄弟失和。于是,板子落下去,把他流放到了巂州(今四川西昌)。

王珪摊上这种事,自然是倒楣。兄弟争位,门子受难。显然有失公允。但是,祸兮,福之所倚。也正是这次流放,使王珪远离了兄弟间愈演愈烈的夺位之争,也为他日后被李世民启用埋下了伏笔。

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了笼络人才,壮大自己的势力,对李建成集团的主要成员采取了区别对待、分化争取的策略。这样,原本都属于李建成门下的王珪与魏征一同召回朝中,出任谏议大夫。

这几次曲折的经历,使王珪明白了一条做人的道理:无论是为谁当官,为谁干事,都要对主人忠心耿耿。只有良好的从政道德,才能有效地保全自己。既然李世民选择了自己,那就义无反顾地为唐王朝干好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回报这段君臣的知遇之恩。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当他提出让臣下要时刻注意规劝和纠正自己过失这个话题时,王珪抓住时机,立即表达忠心说:古时天子有谏臣七人,如果谏言不被采用,那就以死相谏。现在陛下英明贤德,我愿竭尽所能,为陛下效力。这番现场版的宣誓效忠的话,让李世民很受用,立刻诏令谏议官可以和中书省、门下省的官员一起入阁议事。

当李世民就如何选择执法官员的问题征求王珪的意见时,王珪严肃且认真地说:应该选择办事公正,性格耿直且心地善良的人担任执法官。对那些断案公允的法官,给他增秩赐金,以示表彰。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奸伪自息”。按照王珪的意见,李世民后来选拔了“形若死灰,心如铁石”的唐临当了御史大夫。

在李世民主持讨论“为政之道,唯在得人”这个话题时,王珪说:“人臣若无学业,不识前言往行,岂堪大任?”这句震聋发聩的话,立即引发了唐太宗的共鸣。

对王珪,李世民也毫不悯惜加以表扬。他曾对大臣们说:“朕少不学问,唯好弓马,……理道政术,都不留心……唯魏征与王珪导我以礼,弘我以道,勉强从之,大觉利益,遂力行不息,以致太平,并魏征等之力。”

但是,王珪的苦难似乎还没有过去。贞观元年(627年),王珪请侍中高士廉向唐太宗呈递密奏,结果高士廉却将密奏私自扣下。这一无心之失,却也是人臣失责,王珪因此获罪被贬。不过,一年之后,思贤心切的李世民就将他调到了身边,并任命为侍中。

常在皇帝身边,就好比坐在火山口上。稍有不慎,就会触犯龙颜。贞观七年(633年),王珪又因泄露禁中密语,再次被贬为同州刺史。


不过,皇帝对用惯的人,还真是惺惺相惜。尽管王珪犯了错,但在李世民眼里,那都是无伤大雅的事儿,给他个教训,特别提醒一下也就算了,根本不会去较真。李世民更看重的是王珪的学问、人品及见识的与众不同。

所以,隔了一年,李世民就让王珪回朝担任了礼部尚书并兼任魏王李泰的老师。

对皇帝的厚爱,王珪自然是记在心上,干在事上。他很珍惜当皇子老师这个身份,对李泰的教育更是全方面、全身心的。首先,他以礼规范教学。那就是在李泰面前,自己先是老师,要坦然接受李泰的拜礼。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贯穿忠孝教育。李泰曾问王珪自己应该学习什么?王珪说:汉朝东平王刘苍曾说过‘为善最乐’,希望你记住这句话,并要忠孝立身。皇帝是你的君主,侍奉他要竭尽忠诚;皇帝又是你的父亲,侍奉他更要竭尽孝心。当李世民听到这些话后,非常高兴,认为有王珪这样的人充当儿子的老师,儿子就可以避免犯错误了。在王珪的指导下,李泰虚心好学,注重礼仪,很得李世民的偏爱。

对王珪这样的臣子,李世民敬重之下,更是结为亲家,以示恩宠。李世民把自己的女儿南平公主嫁给王珪的儿子王敬直为妻。当时,宗室各公主下嫁到大臣家时,是不行拜见公婆之礼的。但王珪认为“如今皇帝圣明,行为举止都遵循礼制。我接受公主拜见,不是为了自身荣耀,而是要显示朝廷的美德。”于是,他和妻子端坐于上,接受公主的行拜礼。从此,唐朝的公主下嫁,若公婆尚在,都要行妇礼。


王珪既善于发掘别人长处,又能恰当认识自己。唐太宗有一次征求他对朝廷大臣的看法。王珪坦率地说“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房玄龄。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征。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理剧,众务必举,臣不如戴胄。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教子,亦有一日之长。”(《贞观政要·任贤》)王珪能这样坦荡自然地评价同僚,也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开阔、为人正直的人,也是一个不徇私交、一心为公的人。李世民也认为王珪的这些评价非常准确,说明自己没有看错人,王珪确实是一个忠心耿耿、值得信赖的人。

那么,李世民是怎么评价王珪的呢?他说,含金的矿石并不宝贵,只有经过能工巧匠的锻冶,使之成为器物之后,才能为人所贵重。朕好比是在矿之金,卿(指王珪)就是良工巧匠。这段话,形象地比拟了君臣相得、互为匡正的良好局面。

贞观十三年(639年),王珪病逝,享年六十九岁。唐太宗素服举哀,并命李泰率百官送葬,追赠他为吏部尚书,赐谥号为懿,表示了对这位忠臣的怀念之情。

王珪的经历再一次告诉我们,人遭遇挫折并不要紧,关键在于做人要有真本事、真性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站对立场、敢说真话,就会无往而不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