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在上海市三灶学校的课堂上,小学生早就讨论起了哲学。

不仅如此,三灶学校校长金育宏介绍,学校儿童哲学课还向家长开放,只要家长有空随时欢迎来旁听。有几位家长每周都会来听课,坚持最长的一年来几乎一节课没落下。


三灶学校儿童哲学展示课上,师生围坐一圈聊哲学

坐落于浦东新区南六公路698号的上海市三灶学校,是由原三灶中学和三灶小学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三灶学校有1552名学生,其中随迁子女占比高达67%,学生主要来自三灶地区农民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

这所浦东远郊农村学校,为什么开展儿童哲学课?小学儿童哲学课怎么上?让家长着迷的儿童哲学课有什么魔力?

二年级小朋友有哪些“心事”?

家长沉浸式体验儿童哲学课

12月19日一早,二年级1班的峰峰妈妈和宸宸妈妈早早就陪着孩子来到学校,旁听当天的儿童哲学课“担心与智慧:孩子眼中的哲学”。

二年级小朋友有哪些“心事”?课上,孩子们和班主任老师沈澍煜围坐一圈,先阅读绘本故事《我很担心》,了解故事主人公小莉的担心、探讨背后的原因,之后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担心以及解决的“智慧”做法。


这堂课上,宸宸妈妈有个意外的“大”收获,孩子在课上大胆开麦,说出了憋了很久的心里话。“孩子讲到特别担心因为踢球踢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爸爸会揍他。他没有跟我讲过,我回家之后一定和他爸爸好好沟通一下。”

同样大胆开麦的还有峰峰,让峰峰妈妈直呼看到了孩子和平时不一样的一面。峰峰的“心事”是伤口愈合慢,原来,他最近骑自行车时摔倒时腿摔破了。不过他随即开心地表示:“现在伤口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我觉得这个担心可以消除了。”

“细细回想,孩子其实多次向我吐露过他的担心,比如多次询问是否需要就医。我当时查阅了一些资料,就买了药膏给他涂上,没多做解释。下回我会和老师一样更多一些耐心理解孩子,也听他讲讲内心的担忧。”这次课堂上小小的对话中,峰峰妈妈感觉看到了孩子柔软的内心,也让她看到大人视角下的“小担心”,可能是孩子眼中的“大问题”。

这样大胆开麦的孩子在课堂上并不少。在两位妈妈看来,孩子们在儿童哲学课上毫不怯场,表达自我,和老师们的引导是离不开的。“既有非常有趣的教学方法,也懂得孩子们的心理,课堂氛围特别好。”

让小朋友大胆开麦,

儿童哲学课怎么上?

这节课上,师生之间还发生了不少有趣的对话。

没有因为孩子的打断而陷入尴尬、冷场,这样的情形在三灶儿童哲学课堂上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在沈澍煜看来,儿童哲学课堂的“奇妙”在于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给予孩子尊重,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

课堂中,平时害羞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踊跃发言。虽然孩子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仍然有限,但他们愿意安静独立地思考,积极与周围同伴分享、交流,敢于用关键词表达感受。

这对老师们其实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孩子们的回答往往出乎预料,无法预设,这也促使老师们不断学习如何通过对话教学,如何开展由孩子们主导的探究活动,以及如何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生。

沈澍煜和孩子们有一些特别的“约定”:一是大声表达,即发言的孩子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确保其他孩子都能听明白,并且声音要洪亮;二是认真倾听,即当其他孩子发言时,其他人需要全神贯注地倾听他们的发言,并在他们发言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

为此,课堂上还引入一个特别的“发言球”机制。这个彩色的发言球在孩子们的手中传递,拿到发言球的孩子大声发言,其他学生则安静聆听。“这个毛茸茸的彩球是学生们共同制作的,象征着每个同学都是讨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值得分享的、有价值的观点。”沈澍煜介绍。


教室里,孩子们正在上儿童哲学课

这门课程开设才近两年时间,老师们已经看到孩子们身上有了不少变化。

沈澍煜注意到,之前有的孩子迟到了,会因为担心被老师批评,在走道里徘徊迟迟不敢进教室。现在,有一些孩子会主动跟老师说明迟到的原因。“我觉得这样很好,只要说明原因,再和老师聊聊下次怎么避免,这些小事情不该成为阻挡孩子走进课堂的担心。”

在平时的课堂上,沈澍煜也注意到一些变化。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二年级语文课《一封信》的一次课堂讨论。课文中的母亲建议露西给父亲写信时要“报喜不报忧”,不要给出门在外的父亲增加担忧。这封信究竟怎么写更好?课堂上,有孩子提出第一封信更好,认为如果父亲知道真实情况,可能会给母女提供帮助,从而让生活脱离困境。

上过儿童哲学课的孩子,不会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答案或课文中的观点,开始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乐于分享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他们也会敢于直面问题,积极沟通寻求理解,这就是思辨的力量。”沈澍煜说。

儿童哲学课上探讨的内容也并非完全天马行空。三灶学校在儿童哲学的课堂上巧妙融入“生命教育”的主题,围绕生命的起源、成长、高峰、衰弱与逝去五大主题打造特色课程,通过一系列绘本书籍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哲学问题。

“绘本是很好的刺激物,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字和图片,在故事中启发孩子思考。”教师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富士英介绍,为了挑选出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绘本,这些年来,老师们阅读了上千本儿童哲学绘本。

认识自己、友情、责任、死亡等话题,得以进入小学生的视野。

这些话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会不会太早?富士英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学校五年级的小雨是个开朗活泼的女孩,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带走了陪伴她成长的爷爷,让小雨久久无法从阴霾中走出来,甚至拒绝和家长沟通。了解到小雨的情况,班主任老师专门给她带来一些关于生命教育的绘本,比如《爷爷变成了幽灵》《獾的礼物》。

绘本中,小男孩助去世的爷爷完成心愿;獾虽然已经去世,但它的爱、关心和勇气一直陪伴着它朋友们……这些故事慢慢解开了小雨的心结,她终于愿意开口与家长老师分享感受。一想到爷爷已经离开,但他仍然活在她的记忆中,他的爱和关怀会一直陪伴着自己,让她心底有了很大的安慰。她也明白了生命的短暂和宝贵,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开始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在老师们看来,很多看似宏大的哲学话题,在每个年龄段的人也许都有不同的答案;放在整个人生中来看,可能在多年之后,某一次的讨论恰恰成为孩子们面对生命中重大课题的勇气和力量


“营造良好的养育环境,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家校携手。”谈及儿童哲学课堂为何向家长开放,金育宏校长这样说。

2018年来到三灶学校后,金育宏校长发现,家长普遍更重视孩子的学业,往往不愿花时间倾听孩子的想法,甚至缺乏耐心去聆听,但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学会聆听和交流、保持好奇心至关重要,将深刻影响他们一生心智的发展。

起初,部分家长对儿童哲学课持怀疑态度,认为孩子难以驾驭这些宏大话题。但随着课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为忠实粉丝,甚至在家中也与孩子共读绘本。

学校希望,儿童哲学绘本阅读可以为家长提供一把打开孩子内心的钥匙,让思考和表达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也让老师和家长更深入地理解孩子。

为满足家庭教育需求,学校还发起了“家庭绘本坊”“家长微课堂”等活动。学校提供绘本阅读书单,分享阅读技巧,鼓励更多家庭参与亲子共读。

文字:谢然

图片由学校提供

视频:芮德贵

编辑:王佳依

校对:曹铒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