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喧天

擂( )鸣金

欢欣( )舞

传花击( )

以上成语空格处填啥字?

今天

小海就介绍一个与鼓有关的人

“闽南制鼓技艺”传承人——张明华


张明华出生于惠安县,在厦门打拼很多年,是家族制鼓技艺的第三代传人。他的“制鼓工作坊”——厦门九木红乐器制造有限公司,位于海沧同鑫宝(中沧)产业园,制作区域有1000 多平方米。

2023年,他的“闽南制鼓技艺”成功入选海沧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


张明华打小就和鼓有着不解之缘

12 岁开始

他跟着伯父张大山

一头扎进了制鼓的奇妙世界

伯父是当地制鼓桶的大咖

手艺精湛得没话说

在他的熏陶下

张明华就像一颗发光的小星星

迅速汲取制鼓的精华

没几年功夫,就顺利出师

开启了自己的制鼓之旅


几十年来

张明华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工匠

前前后后制作了上千个各式各样的鼓

像直径 1.2 米(含)以上的大鼓

做了 300 多个

其中还有一个直径达3.02 米的超级大鼓王


他对制鼓的每个环节都研究得透透的

选材、做鼓桶、处理牛皮、

蒙鼓面、钉鼓配件、上漆等等

那手法熟练得就像在变魔法

每个步骤都做到了极致

制鼓可不只是敲敲打打,那是一门充满内涵的文化艺术。所以,在选材的时候要怀着满满的敬畏之心。

以前,受技术限制,鼓大多用杉木、松木这些软木材料,钉子也都是竹钉、木钉。但现在时代不同啦,科技进步,大家审美也升级了,开始选用黄花梨这样的硬实红木和纹路超美的水曲柳来打造鼓桶。

这一改变不得了,鼓不仅更坚固漂亮,共鸣效果也像开了挂!

采购回来的牛皮就像个等待改造的小怪兽,要经过好多复杂工序才能成为制鼓的“神器”,得先去掉脂肪,再根据大小切块,然后晒干,接着还要再处理一轮……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就像在走钢丝,稍有差池,鼓的音质和寿命可就受影响。

张明华就像个牛皮魔法师,用他的耐心和细心,让每一块牛皮都能在鼓上绽放出最美妙的声音,是不是很神奇?


有了严格的制作程序

张明华的鼓质量超棒,音色响亮

深受世界各地顾客的追捧

不管是欧美

那些充满活力的学校和击鼓团体

还是东南亚、港澳台地区

充满文化底蕴的宫庙、祠堂

都能看到张明华制作的鼓

朋友们说

张明华简直就是

制鼓界的“环球旅行家”


牙签罐


夜灯

张明华脑洞大开

以鼓为灵感源泉

创造出了好多有趣的文创作品


鼓棒点香器

这些文创作品

就像一群从童话世界跑出来的小精灵

设计精美又寓意深刻

把传统鼓元素和现代审美理念

融合得恰到好处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就说那个超有创意的

木艺香炉作品“福鼓飘香”

用实木打造

把鼓元素、“福”元素、中国红元素

巧妙地凑到了一起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它长得像个可爱的鼓

还分上下两层

上层能燃香,下层能置物

那个圆形的“福”字嵌在鼓面上

就像把福气都锁在了鼓里

袅袅升起的香烟仿佛带着满满的好运

既好看又实用

简直是鼓界中的战斗机


展望未来,张明华的脑袋里装满了超棒的想法。他打算把制鼓技艺和研学DIY来个大融合,打造一个超有趣的文化体验平台。

他现在正忙得像个旋转的小陀螺,筹备着一切,希望不久的将来,能让更多的人走进制鼓的奇妙世界,在欢快的鼓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节奏和精彩故事。


坚守和创新就像制鼓的两只翅膀

能让这古老技艺飞出新高度

留下珍贵的文化宝藏

让我们一起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

张明华和他的制鼓故事

继续在海沧的土地上书写传奇

让那动人的鼓声

在海沧湾岸响彻不息

“今日海沧”将陆续推出非遗报道

敬请关注!

“点赞”“在看”“转发”

大伙儿互相提个醒~

一审/摄影/美编:彭建文 陈亚沙 黄馨

二审:王庆平

三审:庄梅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