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课,

很想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几部经典!

文/杨之藏

如果不是认真听了这课,我不会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泛泛而读与深入研读的区别。同样都是读书,到了一定的年纪,就需要有取舍,有精选,要有由窄径而至光明的勇气。很多人往往喜欢走大路,而缺乏寻觅通幽曲径的勇气,但如果一生都在走大路,那么你看到的,也只能是别人看过无数遍的风景,你永远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独特的风景。


魏智渊的《整合的可能:如何让整本书共读发挥更大的价值?》一课提出了整本书共读与整本书阅读整合的方法和路径。


整本书阅读是现在语文教学当中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在小学,是配合以快乐读书吧的相关图书,而高中则主要是阅读《红楼梦》和《乡土中国》。是对教材内容的延伸阅读,更多的是强调文体的更多样本。而整本书共读,则是儿童阅读指导师课程中所强调的,更加侧重于把整本书作为生命课程、道德人格课程,是强调在阅读经典作品的时候,通过儿童的自居作用,引导他的道德人格发展和完善。它远比整本书阅读更有挑战性,需要艰难地啃读经典。整本书阅读则更侧重于带引导性的自由阅读。


整本书共读可以与整本书阅读怎样整合?小学低段,整本书共读的形式就是绘本课程,就是跟着绘本读故事。如果教师把绘本课程的内容理解得非常透彻,他也可以把整本书阅读里的任务和要求整合进来,结合识字、游戏等,做成长文挑战这种类型的综合课。甚至,可以把它改编成童话剧,那是更高层面的整合。


在小学高段,儿童已经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可以理解一些抽象内容。我们就可以将经典作品做成综合课程,将它们进行深度开发,实现整本书共读+阅读策略+自由写作/应用文写作,更大地发挥经典作品的作用。

魏智渊老师列举了《西游记》的整合案例,我看着那些自由写作的话题,忽然感觉到自己的《西游记》竟然是白读了,那些话题的写作,没有对《西游记》作品内容的熟悉和多番研读,根本就写不下来。


深度课程正是教师深度发展的必由之路。当我们带领儿童艰难跋涉的过程中,深度学习就在发生。前提是,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沉浸到这些经典作品之中,深入研读这些作品。深入其内,再出乎其外,这些指导工作就会变得简单得多。重要的不是最终的作品和成就,而是穿越的长度和高度。


很期待,能够真正沉下心来,仔细研读几本经典,哪怕一个学年来研读一本都行!





如果您也想免费参加这样的学习,

请立刻扫码加入吧!

扫码咨询

如有更改事宜请关注此页下方留言置顶内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