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巴菲特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如果一个人的事业覆盖面非常广,想要取得成功,不大量阅读是不可能的。有些人在很狭小的领域做到了专精,他们可能用不着大量阅读,也能取得成功。

——查理·芒格

你好,我是笔墨之林的阿飞。

上午,一位设计师朋友发来了几张AI合成的图片,问我感受。

我说AI给的内容有些多,独其中一张还不错,原因是让我想到了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头的第一句话: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尽管一是文章,一是画作,但统归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年来,我的工作一直是在做内容相关的,不论再早之前的记者编辑,还是后来这几年的课程开发,其实都是在跟内容打交道。

工作的需要,我会经常和销售、技术、设计、视频剪辑等同事频繁打交道,久而久之,对于图片以及视频的审美也有了些许的认知和理解。

比如:一张图片海报应该呈现什么风格内容?一个视频的脚本架构应该怎么策划?这都是我需要提前准备好,再去与人对接讨论的。做内容工作,又不能仅仅限于内容,还要多从别人以及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总有人在问: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借着这个话题说一下,也许读书不能帮你直接成为一名设计师,不能帮你直接成为一名视频剪辑师,但是却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能够让你理解设计、视频,甚至欣赏画作、看懂电影等。

大道至简,触类旁通。当你拥有了足够多、足够广的阅读积累后,你完全可以和很多不同的人打交道、无障碍地谈天说地。

在前面的几篇文章里面(见文末-阅读方法与技巧合集),我先后分享了读书的误区、读书的经验、读书的方法等话题,今天,我再跟大家分享一张阅读地图(文学→传记→心理学→社会性→财商→历史→哲学),来聊一聊:我们应该读哪些书?

01

读文学:新手入门,品味世间百态

很多新人朋友想要开始系统读书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问题:

从什么书开始读?

我以为,还是要先从文学尤其是小说开始,在诸多类别的图书中(成功学、鸡汤书除外),小说可以说是最通俗易懂的,这里指的是易读性,当然了,如果想要真正读懂读透一本小说,还需要多读熟读,比如《红楼梦》,一部读一百遍都不嫌少的经典名著。

从最简单、可读性最强的书开始上手,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再循序渐进,去读其他的书。

小说除了可读性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棒的好处,就是可以品味世间百态,领略不同人生。尤其是在我们还没有机会去拓宽自己的人生阅历时,阅读小说,是可以提升认知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

推荐书籍:

《活着》《平凡的世界》《额尔古纳河右岸》《生死疲劳》《白鹿原》《围城》《一句顶一万句》《百年孤独》《杀死一只知更鸟》《月亮与六便士》《瓦尔登湖》《局外人》《悉达多》《追风筝的人》《霍乱时期的爱情》

02

读传记:通透人生,活出想要的样子

人活一世,每一个人都是一部历史,也都是一部传记。

阅读人物传记,可以看到一个优秀的人,或者一个名垂千古的人,是如何经历从普通到非凡、从弱小到强大的过程的,可以看到他们的成长经验,他们所走过的弯路,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等等。

他们在面临人生十字路口时,是如何抉择的?

一部人物传记,就是一个人一生经验和智慧的高度浓缩,花上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去深入了解一个优秀的人,何乐而不为?

推荐书籍:

《苏东坡传》《知行合一王阳明》《曾国藩传》《张居正》《杨绛传》《褚时健传》《相信》《乔布斯传》《活出生命的意义》《名人传》《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昨日的世界》《成为波伏娃》《渴望生活》《天生有罪》

03

读心理学:洞察人性,厘清复杂关系

人是社会性动物,群居性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脱离集体而独立存在,甚至是存活。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阅读心理学,有助于我们更早地洞察人性,在复杂的人物关系中,能够迅速辨别轻重、厘清利弊、分析得失,帮我们做出最佳选择,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同时,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占据主动地位,也能够让事情尽可能地朝着更为有利的方向发展。

而不是吃了哑巴亏,还不明所以。

推荐书籍: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亲密关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乌合之众》《原生家庭》《被讨厌的勇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自卑与超越》《操纵心理学》《自控力》《社会性动物》

04

读社会学:明规则,懂真相,知深浅

以前有一个偏见,总觉得社会学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所以对于这方面的书籍也没怎么涉猎过。但当我和书友们共读完了《置身事内》和《乡土中国》这本书之后,我突然发现,社会学离我们太近了,我们无时无刻不被社会学所涉及的内容影响着,甚至是左右着。

阅读社会学方面的书籍,不仅能够理解社会现象,还能够提升分析和理解能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推荐书籍:

《毛泽东选集》《盐铁论》《商君书》《乡土中国》《置身事内》《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的邀请》《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社会分工》《回归故里》

05

读财商:搞钱必备,构建自己的财富观

《活着》一书的最后,主人公富贵唱了一首歌谣: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人到中年,我们往往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事业、家庭、财富等。这个阶段的人更加注重稳定和积累,希望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他们也可能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

少年时代,我们可以无所顾忌地肆意奔跑,到处旅行,增长见识;老年以后,我们也可以不再过问任何世事,享受人生,享受内心的安宁与恬淡。但中年时期,如果不努力搞钱,本质上便是对自己以及家庭的不负责任,金钱不是万能的,但它却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

推荐书籍:

《小狗钱钱》《富爸爸穷爸爸》《财富自由之路》《纳瓦尔宝典》《慢慢变富》《聪明的投资者》《富有的习惯》《穷查理宝典》《小岛经济学》《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原则》《韭菜的自我修养》

06

读历史:以史为鉴,明白得失,掌握规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传》

前几年的时候,只专注于文学和商业领域的图书阅读,近两年却突然对历史以及传统文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也是年龄使然,也许还有其他缘故。

总之,突然发现了这两者的无限妙处。

阅读历史,除了知兴替、明得失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就是打破自身对历史认知的偏见。熟读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在九年义务甚至是高中时代所学习到的历史知识,是非常皮毛甚至是肤浅的,再加之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便对历史史实和真相形成严重的误解和偏见。

同样,万事万物都有其固定的规律,历史亦是如此。熟读历史,你也许更能理解那些生活里的“难以理解”的社会现实。

推荐书籍:

《史记》《资治通鉴》《明朝那些事儿》《中国通史》(吕思勉)《中国近代史》《脉动中国》《一本书读懂中国史》《万历十五年》《全球通史》《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群星闪耀时》

07

读哲学:提升格局,强化人文素养和价值观

哲学给人的感觉一直很高很远,对大多数人来讲,都有一种“不明觉厉”和“敬而远之”的感觉。

社会发展到今天,内卷、无序、不确定性、复杂多变性等诸多问题,会让很多人陷入迷茫、恐吓、自我否定,甚至怀疑人类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这个时候,我们便需要哲学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理解这个世界,探索内心深处的声音,通过分析、推理、辩论等,达到自身与这个世界的和谐与统一,从而实现内心深处的平静和满足。

推荐书籍:

《中国哲学简史》《哲学与人生》《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苏菲的世界》《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世界哲学史》《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哲学的故事》《存在主义咖啡馆》《魔术师时代:哲学的黄金十年》《世界是如何思考的》《存在与虚无》《悲剧的诞生》

人这一生,会有三次重大发现:

第一次,发现父母是普通人;

第二次,发现孩子是普通人;

第三次,发现自己是普通人。

世间繁华,人人艳羡;功名利禄,个个争抢。金字塔尖上的人只有那么几个,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普通人能够快速改变和提升的途径不多,但读书绝对算一个。

有人曾问董宇辉读书的意义。董宇辉回答说:

读书的目的,不是让你马上取得很大的成就,而是当你被生活打入泥潭的时候,能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在阅读的道路上,我还是一名新手,所推荐的书籍也未必一定都是最好的(还有很多经典好书无法一一列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大量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也真的能够让我们成长!

与君共勉,一起进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