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纪工程平陆运河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有人说,它是一条历史之河、文化之河;也有人说,它是一条民俗之河、风物之河。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景观、素朴的乡土人情,赋予平陆运河别样的人文气质。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平陆运河风物志”系列报道,让您在品读中,邂逅一方古迹、寻味一道美食、感悟一种心境、捕捉一段流光,了解平陆运河的前世今生,触摸强劲的时代脉动。

视频制作:漆洲宏

旭日,穿透云层,聚成一束巨大的光,照在桂林伏波山下的马援铜像上。马援跃马腾空、张弓搭箭,神威凛凛。传说,他一箭能射穿三座大山,穿山洞、象鼻山、月亮山便由此而来。

穿越历史烟云,回到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交趾(今越南)征侧、征贰姊妹占领岭南60多个郡县,自立为王。《资治通鉴》记载:光武帝刘秀“拜马援为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南击交趾”。

临危受命,55岁的马援率军2万人、2000楼船及车骑,水陆并进。

大军沿湘江入灵渠,改道漓水,经郁水向西至北流江,入南流江,进抵海边,在合浦“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清康熙《钦州志》)。

行军所过之处,马援“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并将先进的中原农耕文化带入岭南,推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后汉书·马援列传》云:“自后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云”。

历经1900余载,广西民众对伏波将军马援颂扬不绝。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境内纪念马援的伏波庙累计超过数十处之多。

在平陆运河沿线,横州市的乌蛮滩伏波庙、钦州市钦南区的乌雷伏波庙和横山伏波庙等较具代表性,当地民众每年都会自发举办庙会、祭祀活动。


乌蛮滩伏波庙“乌蛮积翠”,是横州古八景之一。黄汝德 摄

位于郁江河畔的横州市乌蛮滩伏波庙,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持最完好、规模最大的马援纪念地之一。

“以前乌蛮滩礁石密布、浪急水浅,被称为‘西南第一险滩’。马援途经此地,行船受阻,便号令士兵疏通河道,同时打击盗匪、兴修水利……后人便在滩头建起伏波庙,纪念他的功勋。”横州市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韦雄耀告诉记者,庙宇占地1400多平方米,是广西仅存的5座明代木构架建筑之一,也是横州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宇背倚葱郁乌蛮山,面朝碧绿郁江水,远眺满目苍翠,静水微澜,是横州古八景之一的“乌蛮积翠”。

庙宇大殿正中央,马援头戴将军盔、身穿铠甲、双手按剑,威严地坐在宝座上,两侧是随他南征的副将,以及儿子马廖。

庙外,赞美乌蛮滩、纪念马援的诗赋、碑记有数十首。庙门廊柱上,刻着一副楹联:“圣德照滩心功崇汉室,神威垂岭徼绩隆云台。”

正看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从郁江上传来。

“凡经过庙前的船只,都会在船头燃香鸣炮,既为祭拜将军,也为祈求平安。千百年来,这一习俗从未改变。”韦雄耀说。

“每年农历四月十四伏波将军诞辰日,上至左右江,下至珠江口,一般农家船民,数万人都会不远千里来参加庙会。”在此做了五年义工的韦可根告诉记者。

庙会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各族群众在一起舞龙舞狮舞麒麟,山歌对唱……2007年,伏波庙会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告别横州,一路向南不到200公里,车已抵达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乌雷村。跳下车,“乌雷伏波庙”石碑便伫立在眼前。

庙宇正在修缮,墙上壁画已模糊不清,但部分楹联石刻仍依稀可见。

“上一次修缮是2000年,这次修建将再加高一层,费用由乌雷、犀牛脚等八大村的村民自发捐资。”钦州市博物馆原馆长李世川已年过八旬,说起乌雷伏波庙的相关情况如数家珍。他说,庙宇在多次重建中不断扩宽、增高,现已扩建到600多平方米。

距离乌雷伏波庙直线距离不到50公里处,平陆运河正在续写马援开山拓航道、为民谋福祉的豪情壮志。历史上,伏波将军平定叛乱、安定百姓;新时代,广西举全区之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运河全线建设。不久的将来,平陆运河建成通航,一江春水南流入海,必将造福广西、造福西部、造福沿线人民。

“昔日伏波梦,今朝安澜曲;平陆连江海,航运通八方。”返程途中,站在平陆运河青年枢纽1号观测台,望着雄姿初显的平陆运河,李世川不禁诗兴大发。


报纸版面截图。

▍图文来源:广西云客户端

▍图文整理:宣传和对外交流科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署名或删除,电话:0777-2839841。

(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