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伦
“五四”时期著名的学生领袖罗家伦,字志希,笔名毅,祖籍浙江绍兴柯桥钱清镇江墅村,1897年12月21日出生于江西进贤,1914年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文科、成为蔡元培的学生。
民间说法称,罗家伦是被北大破格录取的。当时,胡适批阅罗家伦的作文试卷、给了满分,但发现数学成绩得个大鸭蛋,其他科也表现平平;就和校长蔡元培开会、破例录取了他。
另一个传说则是罗家伦在校时曾给蔡校长写信,请求和蔡先生的女儿订婚。蔡先生复信一封,大意是:婚姻之事,男女自主,我无权包办。况小女未至婚龄,你之所求未免过分。
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罗家伦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了《新潮》月刊,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发生、在游行中,罗家伦和段锡朋、傅斯年被推选为三人代表,遍访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美法英意各国公使馆、递交意见书。
当时的学生游行队伍沿路散发许多传单,其中最重要的是《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这也是当时唯一的印刷传单,其中的白话宣言(文言篇由许德珩起草)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即由罗家伦起草。
接下来,罗家伦还以“毅”的笔名在5月26日刊行的《每周评论》上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这是“五四运动”一词的首次出现。罗家伦在此文中指出,此番学运有三种真精神,可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第一,学生牺牲的精神,第二,社会制裁的精神。第三,民族自决的精神。
《新潮》月刊
介绍见下行文字
1920年罗家伦等人在纽约合影(后排左罗家伦、右冯友兰、中间坐者为杨振声)
罗家伦与胡适
五四运动后,罗家伦在胡适影响下,接任《新潮社》主编,写了不少文章、否定新文化运动。1920年秋,他先后去美英德法国学习;1926年归国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历史系及附中,并参加了北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写文支持蒋介石。
1928年,国民政府将“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任命罗家伦为首任校长。此后,罗家伦历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中央政治学院教育长、中央大学校长等职。
执掌清华期间,罗家伦使清华大学由教会学校转为国立大学,结束了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了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但因作风专断,引起师生的“驱罗”运动,被迫辞职。
执掌中央大学期间,罗家伦以明晰的教育理念提出“六字”治校方针(安定、充实、发展)与“四字”学风(诚、朴、雄、伟),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谋求学校的发展,以致在抗战初期的统一招生中,把中央大学作为第一志愿的考生,曾占当时全国报考人数的2/3。
- “诚”,就是对学问要有诚意,不把学问当作升官发财的途径和获取文凭的工具。“对于学问事业应当一本诚心去做,至于人与人之间应当以诚相见”
“朴”,就是质朴和朴实的意思,不以学问当门面、作装饰,不能尚纤巧,重浮华,让青春光阴虚耗在时髦的小册子、短文章上面,而是要埋头用功,不计名利,在学问上作长期艰苦的努力,因为“唯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厚的学术气象“。
“雄”,是大无畏的雄,以纠中华民族自宋朝南渡以后的柔弱萎靡之风,而要挽转一切纤细文弱的颓风,就必须从善养吾浩然正气入手,以大雄无畏相尚,男子要有丈夫气,女亦须无病态。
“伟”,是伟大崇高的意思,要集中精力,放开眼界,努力做出几件大的事业来,既不可偏狭小巧,存门户之见,又不能故步自封,怡然自满。
罗家伦一家
介绍见下行文字
1963年全家福。前排左起:罗家伦、次外孙女张一娜,长外孙女张一纶、夫人张维桢,后排左起:长女罗久芳,夫婿张桂生、次女罗久华
1941年,罗家伦辞去中央大学校长一职,从此离开教育界,担任一些闲职,如滇黔考察团团长、新疆监察使兼西北考察团团长等。抗战胜利后,罗家伦曾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驻印度大使。
1950年,罗家伦去了台湾,任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国策顾问”、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考试院”副院长、“国史馆”馆长、中国笔会会长等职。
1952年,罗家伦奉蒋介石旨意推行汉字简化,遭到政界、文化届红人胡秋原的极力反对。争论胶着不下时,中国大陆率先开始推行汉字简化;于是,问题一下变成政治问题,蒋介石不再倡言汉字简化,罗家伦也被一百多位“议员”攻击为“通共匪谍”遂作罢。
1969年12月25日,罗家伦因肺炎、血管硬化等症状并发,病逝台北荣民总医院。
罗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