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德林关押的诸多战犯中,王耀武算是最清醒,对现实看得最明白的人。但即便如此,王耀武一直对某件事耿耿于怀。

有一天沈醉问他:“你这么厉害,怎么还败给粟裕了呢?”

沈醉为什么要这样问?王耀武心中一直耿耿于怀的事又是什么?



活捉王耀武

王耀武被俘虏,源自于济南战役的失败。但从历史的轨迹来看,济南战役的失败又是必然的。

因为在此之前,济南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王耀武没有后援补给,蒋介石留给他的命令,就是让他死守济南。



济南守不住,这个结果王耀武是很清楚的。蒋介石想让他死守济南的心思,王耀武也是非常清楚的。

其实纵观内战以来,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行为就很不满。在蒋介石看来,每一个跟随他打仗的将领,应该以死为党国尽忠。



可这些将领们不仅没死,还都带着残兵败将跑了。跑了的也还行,毕竟跑了还可以继续回去给他效力。

可那些被我军俘虏的将领,都让蒋介石恨得牙痒痒。蒋介石认为自己培养了他们,他们就应该用生命报答自己。



可如今自己费心培养的将领,却一个个沦为战俘。蒋介石认为他们苟且偷生,白瞎了自己之前的教导。

所以每一个被俘的将领,蒋介石都对外宣称他已经战死了。蒋介石在国民党搞独裁,将国民党视为自己的“朝廷”,将领们视为自己的“朝臣”。



蒋介石希望,自己的将领们都是“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大义之臣。但很显然,能做到这一点的将领们非常少。

而且有一些将领,并非不愿意和城池共存亡。在被我军包围之后,也是有人想要饮弹自尽的。



但这些人在行动之前,往往就会被自己的副官阻止。在解放战争中的许多国军将领,就是被副官阻止自杀后没逃掉,成为了我军俘虏的。

王耀武不想死守济南,但他很清楚蒋介石的心思。自己要是跑回去,难免要吃蒋介石一顿数落。



而且蒋家王朝已经腐朽不堪、摇摇欲坠了。就算自己侥幸逃回国民党,还是得替蒋家父子卖命。

再者,蒋介石年级已经不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退下来。一旦他儿子上位,那他们这些一直打败仗的老臣,也落不了什么好。



王耀武早就打算好了,等济南城破之后,他就乔装打扮回老家。他在家里置好了产业,以后就老老实实当个农民。

他这些年当兵和经商赚的钱,已经足够他和老婆孩子一生无忧了。王耀武还买了两辆拖拉机,以后用来种地用。



不过王耀武所有的设想,都在被我军俘虏后打破了。他没有回成老家,也没有能和蒋介石一起逃向台湾,反而被关押进了战俘营。

不过王耀武可以说是识时务的代表了。在所有被俘将领都对我党十分抗拒的时候,只有王耀武十分配合。



甚至有人知道了他是谁,对他嘲讽,他都没有生气。在王耀武看来,被俘也只是他预想的所有情况中最坏的一种罢了。

哪怕最后到了功德林,王耀武也是里面最积极改造的一个人。但即便如此,王耀武心里面还有一个结没打开。



辉煌半生,败于粟裕

在国民党将领中,王耀武是少有的打满整场抗日战争的人。关于王耀武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我党从来没有否认过。

王耀武也认命了,他觉得他在解放战争中犯下的错,哪怕是被关一辈子都是罪有应得。



所以在战俘营的时候,王耀武总是非常积极。这样的积极,也让很多人都看不惯他。

到了功德林之后,王耀武因为抗日有功,积极劳动改造,还成了功德林学习小组的学习委员。



在功德林里关押的,不仅有王耀武等将领,还有沈醉等情报人员。在被统一送往北京功德林之前,沈醉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等地。

但在做俘虏的时候,沈醉和与自己一起被关押的周养浩、徐远举等人,关系可谓是非常紧张。



经过周养浩对沈醉几次暗杀不成后,我党将他们统一关押到了功德林监狱。沈醉来了功德林,也不用整天都和徐、周二人面对面了。

让沈醉没想到的是,他在功德林里,还看见了许多意料之外的人。



见到王耀武的时候,沈醉是非常吃惊的。因为沈醉没想到,王耀武对功德林的工作竟如此配合。谁当俘虏和王耀武似的,整天乐呵呵的。

这天沈醉劳动完,没事干的他磨蹭到王耀武身边。他轻轻碰了碰王耀武,想问他一个事儿。



王耀武是功德林的老好人,对别人的问题向来是来者不拒。他放下手里的东西,表示自己听着沈醉的话呢。

沈醉说:“都说你王耀武打仗厉害,练兵也厉害,那在济南战役中,你为什么会败给粟裕呢?”



沈醉问这个问题,可能真的是出于好奇。但这个事情对王耀武来说,却是内心永远的伤疤。

说起这个,王耀武就十分气愤。他告诉沈醉,自己兵败济南的主要责任,应该是由李仙洲来承担。



沈醉不解,你王耀武兵败济南,关李仙洲什么事。不能因为你曾经是李仙洲的上级,就让他给你背锅吧。

再说了,王耀武兵败济南的时候,李仙洲早就沦为我党的俘虏了。他都已经是俘虏了,还怎么左右得了济南的战局呢?



王耀武看出了沈醉的想法,不由得出言解释。王耀武说,山东的败局,开始于李仙洲兵败莱芜这一战。

之后山东的种种不顺,都是因为从这一战开始的。王耀武这么说李仙洲,也是因为这件事已经成了他的心病。



王耀武平时多么会做人啊,尤其是李仙洲还是他的学长,他对李仙洲向来都是恭敬有加的。

但一涉及到莱芜战役和济南战役,王耀武就气得不行。在王耀武看来,莱芜战役之前,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可谁知道李仙洲不按计划执行,直接导致几万人被我军在吐丝口包围。王耀武的五万大军,三天之内被李仙洲葬送,李仙洲本人也沦为俘虏。

此战之后,王耀武的部下士气低落。尤其是王耀武的嫡系部队,更是对未来没有了信心。



兵败济南,谁的责任?

不过王耀武说,济南兵败是李仙洲的责任。沈醉转头就找上李仙洲,问他济南兵败他应不应该负责。

李仙洲一听这话,顿时委屈得不行。他都已经担了莱芜兵败的责任,怎么济南失守的责任还要推给自己?就算是背黑锅,也不能一直让一个人背的吧。



沈醉看李仙洲这么委屈,就把王耀武说的话告诉了他。听了沈醉的转达,李仙洲那就更委屈了。

李仙洲觉得,王耀武埋怨自己这真是没道理。在莱芜战役之前,蒋介石因为薛岳总是不听他的,所以将陈诚派了过去。



李仙洲虽说还是王耀武的下属,但他同样被陈诚所领导。他当时所做的决定,那都是陈诚在远程指挥。

李仙洲要是按照王耀武的指令行事,就算莱芜战役他们打赢了,陈诚也不会记李仙洲和王耀武的好。



说不定陈诚还会去蒋介石面前告一状,说李仙洲和王耀武搞小团体,不服从蒋介石的指挥。

毕竟陈诚下发的命令,实际的决策者是蒋介石。与其说莱芜战役是粟裕在和李仙洲打,不如说是粟裕和蒋介石在指挥上的较量。



结果也很明显,蒋介石败的一塌糊涂。五万大军覆灭,李仙洲沦为俘虏。但蒋介石绝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哪怕真的是自己错了。

所以蒋介石大骂王耀武和陈诚也好,撤薛岳换顾祝同也好,都是在掩盖自己的恼羞成怒罢了。



但李仙洲要是真的不听蒋介石的指挥,李仙洲说的话倒也不是危言耸听。就算打赢了,蒋介石还真可能认为他们在搞小团体。

李仙洲为了明哲保身,选择了听蒋介石的指挥。这就导致了蒋介石把黑锅扣在了王耀武和薛岳身上。



这里面最委屈的,可能就是王耀武和薛岳了。毕竟王耀武制定好了作战计划,但谁知道李仙洲没有执行。

薛岳就更惨了,莱芜战役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就因为他是徐州绥靖公署的主任,就受到了牵连。



李仙洲虽然要为莱芜战役负责,但最主要的责任人却也不是他。至于王耀武说的,济南战败全是因为李仙洲兵败莱芜,倒也没有那么大的原因。

莱芜的失败,确实是给济南的国民党军队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济南最终失败,还是国民党不得人心的原因。



在济南战役的时候,士气低落导致吴化文顺利带兵起义。这无疑给了王耀武一个重大打击。

而我军军纪严明,又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候,打赢济南战役似乎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王耀武对此耿耿于怀,实在是没什么必要。



由此可见,无论在什么时候,“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都适用。蒋介石以为抓住钱袋子就是抓住了国家,所以他最后只落了个逃往台湾的结局。

而我党民心所向,才会赢得这场内战,才能真正给人民带来幸福和希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