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在东野结束冬季攻势并拿下四平之后,整个东北国军的据点仅剩长春、沈阳以及锦州等,并且这几个据点也陷入了东野的战略包围之中,成了几个孤城。

这其中,形势最为危急的莫过于长春,早在1947年,长春与沈阳的铁路交通线就已经被东野切断,导致该城的补给完全靠空运才勉强维持,但由于东北国军的运力有限,所以物资供给也是杯水车薪。

局势演变到了这种程度,其实长春对于当时的国军来说已经成了死守无望,但丢弃又可惜的“鸡肋”,包括卫立煌本人也是这么想的,但由于蒋介石不肯丢掉长春,因此卫立煌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经营。



但他本人自然是不可能坐镇长春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派一个信得过的大将出马,思来想去,卫立煌找到了郑洞国

之所以会找上郑洞国,是因为不管是论资历还是论能力,郑洞国都比较合适。

但问题就在于,郑洞国也不是傻子,当时长春的情况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凶多吉少,让他去坐镇长春,这不明摆着把他往火坑里推吗?留在沈阳还有跑路的可能,要留在长春,那绝对会落入东野的手中。

所以最开始,郑洞国说什么都不肯去,任凭卫立煌磨破了嘴皮子,依旧说不动郑洞国。

闹到最后,卫立煌没了办法,只得把老蒋搬了出来,让老蒋亲自给郑洞国打电话,正是在这种强压之下,郑洞国不得不同意赴任长春。

估摸着郑洞国当时的心理,起码有一万句问候语。

但不管怎样,他都得去长春,由此,郑洞国带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凉心情,在1948年的4月初抵达长春正式上任。

不过,至少在当时,虽说郑洞国心情悲凉,但对于守住长春,他还是有一定信心的。

信心的来源,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长春城防坚固,当初日军占领长春时期,就在这里建造了诸多牢固工事,像什么地堡、战壕等比比皆是,此外长春城内的一些重要建筑同样修建的极为坚固,而这些便是郑洞国的信心来源。

当然,仅靠着这些还是不行的,郑洞国最大的倚仗,便是手里的十万大军。



当时整个东北,国军总体的兵力大约在55万,其中,卫立煌与廖耀湘各率一个兵团,合计兵力在30万上下,范汉杰则率一个兵团约15万人,而剩下的十万人,便都在长春这里。

不过,虽说长春有十万人,但这十万人也不全是正规军,其中有接近五万为地方保安团这样的武装,其他五万多的才是国军正规部队。

这五万多人,分为两个军,即国军60军(军长曾泽生)和新编第7军(军长李鸿)。

相比之下,新7军的战斗力要比60军的稍微强一些,为啥呢?因为新7军的主力部队便是38师,熟悉近代军史的人都知道,38师那可是当初孙立人带出来的部队,曾参加过远征,虽说之后几经改编,但战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并且,38师也是中央军,相比于以云南滇军组成的60军,还是38军更值得郑洞国信任一些。

所以,既有坚固坚固,还有值得信任的中央军,这自然让郑洞国有了一定信心,并且在他上任之后,又对长春城防做了进一步的加固,自然就让他对自己能坚守住长春这孤城有了更大的底气。

但让郑洞国万万没想到的是,长春的局势居然会恶化的这么快,而引发局势骤变的,则是源自他的一个命令。

前文讲过,长春本身就处在东野的战略包围之中,因此郑洞国上任之后,自然要做长期打算,而想做长期打算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得备足粮食。

当时的长春,尚有一定的储备存粮,但郑洞国认为远远不够,并且因为运力受限制,做不到从沈阳大批运送粮食过来,因此,郑洞国就开始自己想办法。

想什么办法呢?没别的,指挥部队外出抢粮,因为只有这种办法才是“最高效最省劲”的。

19485月下旬,郑洞国安排了两个师(38师和60军的暂61师)的主力部队,自长春西门而出,沿着大房身机场一路往西劫掠粮食,且不说他有没有抢到,单说这两个师刚一出城,就被东野得知了消息。

本身东野正因为长春守敌固守不出,没机会将其歼灭而苦恼呢,如今其居然主动出来了,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

于是,东野首长迅速下达指令,要求距离长春最近的1纵、6纵星夜进发,同时要求包围长春的独立师部队予以配合,务必要吃掉这股露头的敌人。

最终经过激战,虽说并未达到彻底歼灭这股敌人的战略目的,只消灭了大约五千人,但却取得了另一个巨大的战果。

啥战果比歼灭敌人还大呢?没别的,正是占领了长春对外唯一的一个机场,大房身机场。

这就意味着,郑洞国与外界唯一空中通道没了,更意味着长春无法再继续获得稳定的物资、粮食补给了。

当然,没有机场国军的飞机在之后依旧来过,但由于地面被东野占领,导致国军飞机根本不敢降低高度,飞机上的物资也只能随便一扔就赶紧逃走,最终,物资起码有一半都落到了东野的防区内。

总而言之就是,随着大房身机场的丢失,长春的粮食问题迅速凸显,并很快演变成一个危及生存的严重麻烦。

据记载,到了长春被东野围困至七八月份时,像国军60军的存粮已经见底,士兵们不得不靠着酒槽、豆饼之类的充饥。

而到了九月底十月初,就连豆饼这玩意儿都没了,另一边新7军的情况,也比60军好不到哪里去。

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但由于粮食的匮乏,士兵们几乎每天都处在饥肠辘辘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混乱便开始发生。

不仅有因为一点粮食而大打出手的,还有干脆纵兵抢夺老百姓粮食的。

这些情况都让郑洞国极为苦恼,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听之任之,就这样,在极度的煎熬中,郑洞国熬到了十月份,而最终的结局,并不是蒋介石派兵来解围,而是东野成功解放了长春。

而问题就出在这里,既然当时郑洞国已至绝境,干嘛不拼一把呢?毕竟他手里尚有十万大军,真要是拼死突围的话,至少还能带出去一部分吧,也不至于十万大军都全军覆没了。

实际上,就当时的情况来说,郑洞国不是不想突围,而是他根本就做不到。

在粮食问题日趋严重之后,国军的整体士气也随之越来越低,悲观绝望的情绪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加上被东野围的铁桶一般,几乎绝大多数人都能看出来凶多吉少。

因此,自然就有部分士兵开始琢磨着给自己找退路。

与此同时,东野利用这个机会,加大了心理攻势,最终,包括新7军和60军以及部分保安团共计七千多人主动投诚。

这还仅仅是开始,不久之后,经过慎重考虑以及东野方面的积极沟通,60军军长曾泽生最终决定,率部正式起义。



60军起义的事情,极大的刺激了留在城内的新7军,致使新7军军心大乱,最终,在新7军副军长史说以及参谋长龙国钧的领导下,新7军大部也选择放下武器。

据资料统计,不含前期投诚的七千多人,单说在曾泽生起义后,仅60军就起义了26000余人,新7军则有22000余人投诚,加上愿意放弃抵抗的地方武装,共计起义、投诚人数为73400余人。

这么一来,郑洞国手里的十万大军,十成里仅剩下两成,而这两成还不包含数次战斗中损失的兵力,若是再减去损失的,那么郑洞国手里就没啥人了。

既然都没啥人了,还拿什么去突围?

退一步讲,即便是没有这么多国军官兵起义和投诚,郑洞国照样也无法突围成功,为啥呢?有两个原因。

首先,长春当时已成孤城,出城之后差不多方圆百里之内都是解放区,并且,城外就是东野大军,在这种情况下,你让郑洞国怎么突围?

更要命的是,当时国军在东北的据点,也就剩下沈阳和锦州等少数几个,因此,郑洞国若是突围,距离最近的就是沈阳,但问题就在于,他真能到的了沈阳吗?

答案不言而喻,肯定到不了,一旦他出来,那就等着被东野大军歼灭吧。

其次,在长春城内,郑洞国尚能依靠城防坚固死守,同时也能拢住手底下的兵,但若是出城的话,怕是就做不到了。

毕竟当时长春国军已经是士气涣散,如果出城的话,恐怕就会马上溃散,到那个时候,郑洞国即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拢不住一群毫无士气的溃兵。

所以说,郑洞国出城之日,就是溃败之时,而这一点他十分清楚。

再者说,我们在前文也讲到,郑洞国最大的倚仗,就是新7军的主力38师,可38师在经历了数场战斗后,已经损失极大,完全担负不起出城后与东野硬碰硬的任务,所以,假设郑洞国勉强能拢的住手下不至于溃散,但依旧还是会被东野先分割再歼灭。



要想突围成功,起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自身有强有力的尖刀部队,第二则是需要有强援接应,两者加在一起,才有突围成功的可能。

没有这些,即便强如张灵甫的74师,照样还是被困死在孟良崮,想必郑洞国不会自信到觉得自己比张灵甫还厉害,更不会认为自己的部下比74师还能打,既然这样,那还谈啥突围?就只有放下武器这一条路可走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