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学术大家”,旨在知识分享,如涉版权问题,联系小编删除。

如何能有目标地去规划阅读、有效阅读和批判性阅读呢?我认为必须要做读书笔记,这才是拿到文献后正确的处理方式。我在读本科时,很多老师都跟我说过这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我相信这句话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读书笔记是学生面对任何学术文献的一个基本环节。我的课程会让同学们去做读书笔记,篇幅不用很多,但是我看到很多人的读书笔记,给人一种敷衍的感觉,同学觉得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这里有一个根本的问题:读书笔记是写给谁看的?它不是写给老师看的,而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且不仅仅是写给今天的自己看,可能是写给十年甚至三十年后的自己看的。

这并不是说一本书、一本经典著作,一辈子只读一遍。而是当你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首先要形成对这本书基本信息点的整体把握,还包括它内部的论证脉络、逻辑结构,甚至发现了经典著作当中的论证“漏洞”。十年之后,当你再把这个问题捡起来,这可能是推动你进行学术写作的一个驱动力。很多对学术史有决定性和突破性的大问题,可能真的来自本科时代的一个阅读体验。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读书笔记是写给自己看的。

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可能这个学期学生可以把一本书读得非常熟,可等到下个学期,再打开这本书,翻到曾经阅读过的章节时,就会有种陌生感。所以第一遍阅读不做笔记的话,很有可能需要花很多时间反复阅读。文科或社科的同学的一个基本本领就是能伸能缩,长短自如。简单来说就是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讲厚”,既能“浓缩”,又能对它进行“稀释”。做读书笔记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清楚地区分哪些是摘抄的原文,哪些是观点的复述。需要摘抄的是那些非常核心、精要的段落;而复述则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精炼。如果把所有的书都抄一遍,就变成练字了,不会留下很深的印记。

这个时代,大家都很喜欢金句。一句金句就特别能打动人,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好像也没什么感觉。经典的读书笔记方法不只是摘录金句,而在于梳理内在的论证脉络。就像一个喜欢吃鱼的人,把鱼肉吃掉之后,将鱼骨完整地留下来,如同标本一样。论证就是整个文章的标本。写文章需要有骨有肉,而做笔记要是要找骨,留取极少量的肉就可以了。

另外我们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清楚哪些是直接摘抄的内容。很多老一辈的学者有写图书卡片的习惯,卡片是非常清楚的,哪些是直接摘抄的原文,哪些是自己的解读。我的建议是,在看书摘抄的同时,尝试去复述观点。关键是要用自己的话,而不是作者原来的话语去复述。因为许多17、18世纪人的叙述方式和我们现在并不一样,必需“翻译”为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表述方式。同时,要注意不要说学术“黑话”,要说学术“人话”,这是很重要的。很多学者会有很多不好的写作习惯,他们全是在说“黑话”,无非是在证明自己的高明,却无助于学术传统的继承。如果你认为已经完成了读书笔记的工作,或者已经很好地吸收了这本书的内容,过一段时间,不妨合上这本书,把论文扔到一边,面对同学去跟他复述一遍: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支持了什么,反对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当你能够清晰表述出来的话,说明你已经大致把这本书的内容融会贯通了。

人们第一次读一本书或论文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很大的新鲜感。第一次阅读的冲击是非常大的,而且当这个文本对你来说是相当陌生的时候,会有一种敞开的可能性,会有许多直观性的、直觉性的质疑冒出来。一个好的文本会使人们每次的阅读体验都有种很新颖的感觉,即便已经对它非常熟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