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 杨波)西安市灞桥区江尹幼儿园开展大班的孩子,对第一名有着执着的喜欢,吃饭要第一个吃完,排队必须站在第一个,早上要第一个到班里......当上了第一,就很开心,觉得是“赢了”;没当上第一,就觉得自己“输了”,会特别的情绪低落。
“你不是第一名,我才是第一名。”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因为争抢第一名而发生矛盾,这样的争论引起孩子们对“第一名”的讨论!
第一名就是最厉害的那个。
第一名就是早上第一个来。
有画画第一名。
有跑步第一名
也可以是动脑筋第一名。
第一个掉下来的树叶。
吃饭最快的就是第一名。
得到表扬和贴纸的小朋友是第一名。、
教师思考:
孩子们对于“什么是第一名”的分享大都是贴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兴趣点所在。
你喜欢当第一名吗?
喜欢:
伊诺: 第一名就代表好成绩。
玛瑙:如果我跑步第一名就可以得到奖杯。
开心:可以超过别人
一一:得了第一爸爸妈妈会表扬我。
康康:我喜欢跑步第一名,跑步第一名可以健康长大。
刘淼:我可以开心。
不喜欢:
陈泓锡:我不喜欢比赛。
恒恒:当第一太辛苦了。
教师思考:
从孩子们的表达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孩子喜欢当第一,是出于一些外部奖励和内部因素。
对于“不喜欢当第一名”的孩子们,他们的回答里蕴含着哲学。孩子们也知道和别人竞争是辛苦的,“第一名”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应对不断“往高处走”的竞争压力。
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中都有自己的“第一名”,那么得到第一名会有什么感觉呢?
觉得自己很棒很开心,觉得自己很厉害。
当第一名我觉得自己很辛苦。
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对自己感到很满意。
我会觉得很感动。
教师思考:
关于当第一的感觉,就像孩子们说的,有开心,也有辛苦,很满意,很感动。这样看来,当第一确实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大部分孩子谈到“第一名”的感受都是正向积极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名一定是重要的吗?为什么呢?对此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第一名重要吗?
教师思考:
即便是一些认为第一名很重要的孩子,他们更关注的是结果,想要获得第一名的动机都是一些外部奖励,所以可能会导致孩子们容易忽略学习与游戏本身的目的与快乐,关注点都放在外在动机的追求上。
那么尤其是认为第一名重要的孩子,如果他们没有得到第一名怎么办呢?孩子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没有得到第一名怎么办?
绘本是支持幼儿学习的重要资源。在语言区,孩子们进行阅读、讲述、记录和分享。
教师思考:
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了相关的绘本,希望通过绘本浸润幼儿的心灵和意识,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将抽象的话题与语言概念通过符号被“简单化”。
自我评价:儿童记事本
教师思考:
利用记事本这个载体,孩子们会把“今天哪方面、什么事情感觉自己是第一名;想要在哪方面有进步获得第一名”记录下来,孩子们的表征是非常形象的,并且逐渐淡化了名次的概念,给予了第一名具体的含义。
教师反思:
孩子们进行的同伴评价,对于很多良性行为都起到了加持和强化作用。他们逐渐开始不再聚焦于非要自己是第一名,不光光能够为别人的优点而感到高兴,而且还对他人含有一定的期许和鼓励。
教师评价:夸夸卡
得到了好多夸夸卡,可是刘锦茹一张都没有。
其实刘锦茹也有优点。
刘锦茹很会动脑筋。
有心的孩子们发现,有一部分孩子是没有收到同伴的夸夸卡的。同时他们也认为,没有收到夸夸卡的小朋友也是有优点的。所以他们提议另一部分的夸夸卡由老师赠送给他们。
教师的分析和反思:
对课程背景的分析:社会现状:“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家长与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孩子处于“被比较”的状态;幼儿自身情绪调节能力。
对幼儿的分析:
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孩子们有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
1.从“量”到“质”的转变。本来很在乎第一名这个名次,现在更关注于第一名具体的体现以及呈现维度,以此也形成了评价视角的多元化。
2.开始将更多的关注点转到自己身上。除了具有自尊、自信的表现,也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闪光点。
3.从重视结果到开始享受过程。在参与的各项比赛中享受到了过程的快乐,并且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感受幸福,热爱生活。
对教师的分析:
支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和表征,倾听并真实记录;依据学前儿童竞争性发展的规律,提倡适度竞争;优化奖惩结构,鼓励适度竞争;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对话、学习和思考、反思和总结,不是想最终让孩子们知道第一名重要或不重要,而是学会以一种辩证的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在对话、辩论、学习、反思的环节,提高幼儿的思辨能力等综合思维品质,让孩子们学会和自己纵向比较,支持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关注自我,关注自己的进步,而不是和别人比长短,不仅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幸福,而且可以真心地为他人的成功而喝彩,为别人的幸福而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