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首批志愿军为第13兵团所辖的38军、39军、40军、42军及配属的炮兵、工兵等部队,随后50军、66军也跨过鸭绿江参战。到第二次战役时,志愿军第9兵团的20军、26军、27军及配属部队也正式参战。

由于苏联武器尚未到位,这40多万名志愿军使用的都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万国造”装备,他们将要用这些老旧杂式的武器去迎战世界上武器装备最现代化的军队。

在这些志愿军使用的武器中,有一部分是缴获国军美械部队的美式武器。如汤姆逊冲锋枪和卡宾枪就很普遍,在作战前为了后勤方便,在部分部队中事先调换了武器,使得一些部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美械化。

如39军中的美式武器就有春田步枪2408支、冲锋枪3058支、M1917重机枪155挺、107毫米化学迫击炮12门,美制75山炮12门,此外60毫米及81毫米迫击炮中也有相当是美国造。

而当时各军中都有或多或少的美式武器,因此志愿军部队缴获正牌美军和韩军的美式武器后可以自己使用。



38军113师在打完德川后,原有的1个多基数弹药消耗大半,而当时后勤又不是很便利,于是在执行穿插三所里任务前紧急打扫战场,将缴获的武器弹药紧急分发给了部队。使得113师的步兵轻武器基本美械化,步枪每支配弹120发、轻机枪每挺1200发、重机枪每挺3000发、迫击炮每门60发、手榴弹每人6到8枚,正是有了这批弹药作为保障,后来的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才能顺利进行。

类似113师这种情况在抗美援朝运动战时期是非常普遍的,而前线作战缴获的武器装备和弹药也为战争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大帮助。

据统计,抗美援朝运动战时期,志愿军缴获的武器装备有(注:其中大部分重武器缴获后被美军飞机炸毁):

各种枪45252支、各种炮3133门(应当含火箭筒、迫击炮等)、坦克187辆、装甲车50辆、飞机10架、汽车4954辆。



缴获的枪械中,步枪有27574支,绝大多数是M1加兰德,此外还有M1卡宾枪和M3冲锋枪,志愿军的评价都不错。美式轻武器的主要问题是弹药不好补给,尤其是后期阻击战和阵地战较多,缴获少,难以支撑现代化战争。

运动战结束后,志愿军参战部队在轻武器上基本都整建制换装了苏械,在重武器方面苏械火炮的比例也很大。这实际上是人民军队第一次制式化的换装,而在此之前武器装备的配置都是建立在缴获武器基础之上的,制式化换装对于一支军队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影响深远。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到阵地战阶段,阵地战的特点是消耗大,缴获少,尤其是美军此时不计成本地使用弹药,一个月内投射的炮弹就往往超过100万发,以至于有范弗里特弹药量之称。我军在有坑道工事作依托的情况下,也在不断提升火力的投射量。

以上甘岭战役为例,我军消耗了各类炮弹414430发(其中重炮弹112566发)、各类枪弹4102061发、各类手榴弹213642枚、反坦克地雷271个、爆破筒5236根、炸药2917公斤,仅弹药就消耗了5530多吨。

在这样高烈度的战争中,志愿军已不可能凭借缴获来补充装备自己了,而且由于此时已经制式化换装苏式武器,前线部队缴获武器后也不允许随意换装使用。因此苏式武器的换装对于志愿军阵地战时期的作战帮助是极大的,对于志愿军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提升也是值得肯定的。



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及人民军共计缴获各种枪119710支、各种炮6321门、坦克374辆、装甲车146辆、汽车9239辆、飞机11架、舰船20只。

在战争前期,志愿军以之前战争中缴获的武器参战,并在缴获了美军武器后也将其投入了作战,这与抗战和国内战争中的情况一样。不过在战争中,志愿军逐步建立了苏式武器的装备体系,实现了制式化换装,就此摆脱了人民军队建立20余年来依靠缴获武器装备自己的情况,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使得人民军队经历了一次现代化的洗礼,不仅使得我们获得了与现代化军队交战的经验,同时人民军队本身也迅速实现了正规化和现代化。

战争结束后,随着国内兵工业的发力,全军的武器装备有了统一标准,原有的缴获武器大部分被替换下来装备民兵部队,我军也换装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国产武器装备,这些武器是苏式武器的国产化版本,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先进的。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时,解放军参战部队已经基本换装了56式枪族及56式火箭筒,重武器主要是122毫米榴弹炮、120毫米迫击炮和76毫米加农炮,不过由于作战地形及运输的因素,解放军主要以轻型武器参战。

而印军当时的武器大多还是二战时期的美英遗留物资,其数量虽多,但在质量上不及我军当时的武器。

在东线第一阶段的克节朗—达旺地区作战中,解放军共缴获印军各种炮75门、机枪122挺、各种枪1104支、直升机3架、汽车11辆、推土机4部及电台等其他物资。
在东线第二阶段的西山口—邦迪拉地区作战中,解放军共缴获印军各种枪3840支/挺、各种炮187门、掷弹筒7具、火箭筒61具、汽车416台、坦克9辆及其他弹药物资。
在东线第二阶段的瓦弄地区作战中,解放军共击毁、缴获印军飞机2架、各种火炮62门、机枪94挺、长短枪715支、炮弹1万余发、枪弹102万余发及其他作战物资。



西线第一阶段作战中,共拔除据点37个,缴获各种火炮26门、枪292支/挺及弹药等其他物资;在第二阶段作战中,拔除据点6个,缴获各种火炮11门、枪109支、弹药6万余发及其他作战物资。

此外在中段的梅楚卡等地区也缴获了印军部分枪支弹药和物资。

总计缴获的武器装备有飞机5架、坦克9辆、汽车437辆、88mm加农炮13门、88mm榴弹炮36门、75mm山炮12门、106.7mm迫击炮27门、106mm无后座力炮6门、81mm迫击炮142门、51mm迫击炮144门、轻重机枪631挺、长短枪5772支、火箭筒112具、枪榴弹发射器(掷弹筒)32具、枪弹4120591发、炮弹79720发、手榴弹16921枚、地雷14848枚。

对印自卫反击战与我军之前的大规模作战不同,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作战中,我军主要的武器弹药来源就是缴获,“取之于敌,用之于敌”是常态。即便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前期,使用缴获武器也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但对印自卫反击战我军武器装备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制式换装,且除个别武器外,性能均优于印军武器,因此缴获的印军武器于我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由于印军作战能力不强,我军在作战中仅消耗炮弹22976发、枪弹701342发,消耗炮弹数为缴获印军的不到三分之一,而消耗子弹数为缴获印军的不到六分之一。

而在作战中我军损坏54式榴弹炮1门、机枪18挺、长短枪81支、火箭筒2具,损失也相当轻微,根本不用“取之于敌”。

由于印军武器性能落后,且在溃逃时损坏了不少重武器的零件,因此在反击战结束后,解放军在释放印度战俘的同时,也向其转还了部分缴获的武器。

交还印军武器装备清单有:



2架飞机(1架严重损坏)、2辆坦克(缺少零件)、117台汽车(67台缺零件)、各类炮163门(损坏或缺零件90门,73门完好者为51毫米/81毫米迫击炮)、各类机枪289挺(损坏或缺零件59挺)、冲锋枪/步枪2687支(损坏或缺零件419支)、火箭筒37具(损坏或缺零件11具)、掷弹筒12具(1具缺零件)。

除了武器装备外,还有一批作战物资和弹药也交给印军。

对印自卫反击战被称为是牛刀切黄油式的作战,战前的印军信心满满,但一战却被解放军打回了原形,对一支败军而言,去接收这些被对手缴获的武器装备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而这种耻辱不仅仅发生在1962年,在1967年的乃堆拉山口冲突中,印军110人在中校营长带领下向我阵地逼近并率先开火,随即该敌遭我打击,当场毙命57人,我军缴获武器弹药一部,随后双方转入炮战,我再歼敌550余人。

此次反击作战共缴获1挺机枪、9挺冲锋枪、16支步枪;9月16日,印军打着白旗领走遗弃的尸体14具及被缴获的24支枪械,并在移交书上签字。



在1960年代,还有一场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不过这次作战规模较小,属于战斗级别,我们不再详细介绍。

不过在这次反击战中,解放军缴获了1辆T62坦克,这辆坦克的缴获对于当时的解放军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不仅对于我军自身装备的改进影响很大,也对我军反坦克力量的打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总体来说我军的常规兵器进步不是很大,因此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在步兵轻武器的配置方面,我们甚至还弱于当面的越军。

以步兵班配置为例,我军一个9人步兵班中,有3人使用56式冲锋枪、4人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2人为56式班用机枪组;而在越军正规军的步兵班中,有6支突击步枪/冲锋枪、1具40火、1具美制M79榴弹发射器,另有1挺机枪。

在山岳丛林地带,步兵交火距离在100米以内者占76%,200米以内者占11%,只有13%是在200米以上距离的交战中。在这种情况下,半自动步枪与自动步枪的交火自然是要吃亏的。



因为越军手中的多为AK47或56冲,所以实战中经常出现解放军使用缴获的突击步枪/冲锋枪与越军作战的情况。

虽然在步兵轻武器配置上,1979年的解放军不如越军,但在重火力上却具有全面优势。而在大规模正规战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炮兵。

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集结了师属以上炮兵团多达48个,另有大量队属炮兵,总计动用火炮9399门,其中4400余门火炮出境作战,对越军形成了总体5比1,局部10比1甚至更高的火力优势。

如在东线参战的55军,该军除了本军建制内的4个炮兵团外,另外又加强了5个炮兵团,共计有31个炮兵营,另外还有60个团营属炮兵连。在为期一个月作战中,55军师属以上炮弹就打出了76349发,在著名的谅山攻城战中,30分钟内就打出了炮弹9919发,遂有“万炮轰谅山”的说法。



而在整个战争中,解放军一共打出了106万发炮弹,平均每天就打出3万多发炮弹,不仅大量歼灭了越军,也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攻势。

因此在正面作战中,越军依然不是对手,号称可以防御多少年的工事和要地在一个月时间内便屡屡失守。

据统计,在为期28天的作战中,解放军共计击毙和俘虏越军57169人,缴获各种枪支和火箭筒及40榴弹发射器16062支(挺、具)、汽车236辆、苏制反坦克导弹817枚、导弹22枚,击毁坦克和装甲车54辆、火炮781门、汽车594辆。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歼敌人数最多的是55军,该军共计击毙越军10843人,俘虏越军108人,该军的缴获也是比较多的,共计缴获坦克、装甲车3辆、火炮99门、各种枪2222支、炮弹17万发、枪弹200余万发。



在55军中歼敌和缴获数最多的是163师,该师击毙越军5293人(不含鬼屯炮台内被歼灭的越军)、俘虏越军38人,缴获坦克1辆、装甲车2辆、火炮64门、各种枪1179支、炮弹16万发、枪弹100余万发。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中越两军又持续了长达10年的阵地战交锋。

在这10年作战中,解放军在步兵轻武器上发展迅速,越军仅有的这点优势也被挤压下去,而在重武器方面解放军的优势比1979年更加明显,两军的战损比也是越来越悬殊。



在1984年7月12日的大战中,解放军一天内就消耗弹药1261.11吨,死伤于阵前的越军高达3000多人。以至于战后解放军特意向越军二军区发通告,要求其打着红十字旗帜来收尸。

不过也因为两山轮战中以阵地战、炮战为核心,因此缴获武器弹药数量相对是不太多的,反倒来说这是一场比拼国力的消耗战。很显然,耗尽了美式武器弹药以及苏联都援助不下去的越南是无法长期支撑的,终于在1990年初,中越两军最后一次交火后,南疆硝烟终于散去。

至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时间中,我们先是在朝鲜半岛击败了美国等17国联军,又在自卫反击战中击败过印军、苏军、越军,可以说先后击败了20个国家的军队。

从1990年到2020年,我国迎来了30年和平时期,人民军队在这30年时间中变化也极大,尤其在武器装备方面已经追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而回顾人民军队从1927年诞生,再到今天的90多年历程,从血与火的硝烟中走来的这支军队从未让我们失望,我们也希望人民军队能够再接再厉,创造更大的辉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