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称为“界外底”的莆田东峤盐场,古老的晒盐工艺在这里世代流传。举目四顾,广阔的盐田,泾渭分明,像一副巨大的棋盘,盐场的工人们正忙活着各自手中的活计。头发花白、皮肤黝黑、双手结满老茧的老盐工林金柏就是其中的一位。近日,记者走进盐场对他进行采访。



林金柏,是秀屿区东峤镇霞西村人,今年71岁,早已退休,但因工作需要,依然坚守在晒盐一线。

20岁那年进入盐场,如今,他是莆田盐场七工区第八小组的班组长,他的小组共有8个人。退休后,盐场希望他继续返聘留用,作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市优秀共产党员,他看着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盐场毅然接受返聘,并带着退休老伴和两个儿子,继续为盐场的发展壮大贡献自身力量。



当天,他边接受记者采访,边拾起盐池里的塑料绳,用力拖拽,并在盐池四周打转,把结块的盐花打散。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扒盐,是最辛苦的一道工序。“因为盐池铺底的塑料膜很薄,而食用盐生产又不同于工业盐,不能机械收盐,只能人工收集。”林金柏告诉记者,冬天盐结晶得慢,每年的7—9月份,盐产量是全年的一半,但也是台风、雨水的多发季节,那时候就是一年当中最辛苦的3个月。盛夏的高温让人避之不及,烈日当头,卤水的温度超过50摄氏度,即便隔着胶鞋,也难以忍受。可对于盐场的工人们来说,越是高温的天气,他们越要抓紧制盐。“下雨的时候,别人都往屋里跑,只有我们往外跑,一旦卤水和盐堆遭了雨淋,前期的努力就白费了。”老林表示。



中国有句老话说:“人生有三苦,晒盐、打铁、磨豆腐。”晒盐要看天吃饭,阳光好风力足,盐的产量就高。盐场工人除了要应对各种天气变化,在烈日下不时要搅动卤水,提高盐的结晶率,确实是一项高强度的劳作。据老林介绍,忙时他凌晨2点就起床开始扒盐,因为扒盐花一小时要扒一次,气温高的时候次数更多。他负责的26个盐坎,一坎盐池面积有500平方米,一坎盐池一般扒五车,一车重约300公斤。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让人读出:盐场工人好辛苦!

莆田盐场是福建省最大的盐场,拥有盐田面积约1020万平方米,年产优质海盐约8万吨。晒盐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工人们起早贪黑,先把海水引入水塘,然后进入高级池,再放入结晶池开始生盐。收盐时,工人们用盐耙把盐田里的盐颗粒像堆稻谷般堆拢,再拿盐撬铲装上车,收进仓库。剩余的盐颗粒要“躲”在海水下面,继续均匀受热,不能“露头”,这时候,整滩就尤为重要。“干旱天,晒盐天。”“天热朝外跑,雨天往外冲”是千百年来近海盐民的真实写照。

莆田盐场生产的原料盐都要送到福建盐业集团的现代化加工企业,经化学成分分析、筛选、粉碎、计量、包装等多道工序,最终才成为我们日常食用的小包装食用盐。而每一粒盐里都有着林金柏那些“盐人”汗水的结晶。

来源:莆田晚报 记者 钱碧云

责编:许伯英

编审:黄凤珍

审核:许秋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