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 关
掩关之模。始是圆觉经中。佛为修禅观行者。制期而设也。然上期止一百二十日。至于东土掩关。多以三载为期。乃行脚得意后。养道之事也。
(时至。集众于大殿。及韦殿。本关上供。维那举香赞。关主拈香设拜。殿之佛前上供毕。维那宣疏。关主俯伏在维那后。疏云)
伏以。研真断妄。孤高晏座深林。修观明心。守志藏形静处。精勤不退。乃善道之初门。放逸多疲。是愆尤之根本。
兹有(续入乡贯年庚。所求事)切念。既超俗染。应离愦闹之方。已忝僧俦。当处清闲之境。一关施设。特为某事之专。三载为期。兼修诵礼之助。兹今月某日为始。至某年某月某日告圆。在于某寺。掩关如法行住。
伏愿。虑从静得。一真之本昭然。慧自定生。万行之苗增长。一尘不染。闭门即是深山。十智同真。离念便登觉地。右疏恭请三宝证明。掩关吉祥文疏。年月日具疏。
(至本关上供已。主搭衣持具。往方丈请住持封关。住持出。关主展具三拜。请住持至关房门外。正中立。一拂一杖。侍立左右。关主立在住持后。维那举赞。赞毕。引磬对鸣三阵已。住持说法。说完。住持送关主进关。封锁关门已。即以法语贴关壁外。结韦驮赞毕。各回本处。)
苾 刍
同于旧译之比丘。译曰乞士,除士,除馑男,熏士等。出家为佛弟子,受具足戒者之都名也。以此方无正翻之语,故经论中多存比丘。
苾刍之梵名,或以乞士,破烦恼之二义解之,或以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之四义释之。
乞士者,以彼自无所营,乞人之信施而清净活命故也。破烦恼者,以修圣道而破烦恼故也。
净持戒者,以受持尽形净戒故也。
能怖魔者,以必入涅槃使魔畏怖故也。
玄应音义八曰:“除馑,旧经中或言除士,除女。亦言熏士,熏女。今言比丘,比丘尼也。
案梵言比丘,此言乞士,即与除馑义同。除六情饥,断贪欲染也。以善法熏修,即言熏士,熏女。”
释迦谱七曰:“凡夫贪染六尘,犹饿夫饭不知厌足圣人断贪染六情饿饥,故号出家为除馑。”
启 关
启关时至。(仍集众至关房门前。先说法开关已。然后上供。维那宣圆关疏云)
伏以。安居秘藏。悉彰化道规模。入定那伽。遍现威仪进止。常恒不变。何妨应用机缘。静极而通。岂碍行周法界。
兹以(续入乡贯年庚。及所求事)切念某甲。质类盲龟。智犹爝火。望一乘之至道。似穷子之远牛车。闭三岁之空关。如兔株而迷象径。虚糜信廪。唐掷光阴。身苟安于斗室。全叨佛力以护持。期已毕于解关。特仗忏功而酬谢。
爰择(云掩关等名)伏愿。以此圆关功德。上祝国道遐昌。民物阜安。风雨时若。六道均跻于六度。三界求息于三灾。先亲证果往生。檀施沾恩获福。
更祈住持(某甲)道风遐被。法算增长。丛林昌炽。海众安和。德业均修。福慧具足。右疏恭请三宝证明。圆关谢安文疏。年月日某甲具疏。
(回向如常仪。关主礼谢众师已。各回。关主上方丈顶礼和尚。及往谢诸寮。)
证义曰。古云。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据处半偈。信知掩关乃了悟后养道之事。
云栖崇行录等。皆载元高峰妙禅师顿悟后在龙须九年。缠柴为龛。冬夏一衲。
后造天目西岩石洞。营小室如船。榜曰死关。上溜下淖。风雨飘摇。绝给侍。屏服用。并日一食。晏如也。洞非梯莫登。去梯断缘。虽弟子罕得瞻视。
噫。如斯掩关。圣贤之道。岂不成就。较今掩关。百色现成。实天渊矣。何怪乎道衰也。
来源 | 《佛教日用文选》上海佛学书局
▍版权声明:
○ 本文转载自上海玉佛禅寺,由玉泉寺编校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图文 | 玉泉寺数据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当阳玉泉寺
© 公众号:dy-yuquancha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