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齐白石书画院院长、国家注册一级书画鉴定师-汤发周先生说吴昌硕除擅长篆书,尤精石鼓文外,尚工楷书。吴昌硕的楷书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所书楷书多为小楷,二是楷书面貌有馆阁体、钟繇体和魏碑,三是楷书多见于早、中期。



▲吴昌硕20多岁小楷作品《楷书赋得市散渔翁醉》·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就目前所见资料得知,吴昌硕在二十多岁至五十多岁时常有小楷作品,在二十岁左右的楷书多馆阁体韵味,《楷书赋得市散渔翁醉》(图八八)即属此类。馆阁体系指明清两代的乌黑、大小一律、方正、光洁的官场书体,此种书体呆板无个性,拘谨匀圆,程式甚严,翰林院中之官僚擅长此体,科场取士亦以此来要求应试者。作为秀才的吴昌硕,尤其是参加了两次考试,写馆阁体也在情理之中。《楷书赋得市散渔翁醉》的字体虽工整,但带有稚气,尚不成熟。



▲吴昌硕31岁小楷作品《楷书鄣吴村义冢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吴昌硕曾说“学钟太傅二十余年”,他三十一岁写的《楷书鄣吴村义冢碑》(图八九)已能看出钟繇的身影。钟繇(151-230)为三国魏国人。封定陵侯,迁太傅,谥成侯,其书学曹喜、蔡邕、刘德升等人。他的书法笔画清劲,瘦而腴,刚而柔,行笔不紧不慢,娴静温雅。结体端和茂密,气息流通,意蕴空灵。《楷书鄣吴村义冢碑》的字体已见功力,遒劲挺拔。大概是该文属碑文,故此吴昌硕在书写时将魏碑糅于钟繇体之中,使字体更为刚健。



▲吴昌硕31岁小楷作品《楷书诗稿》·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吴昌硕约四十二岁作的《楷书元盖寓庐偶存》(图九一)就是师法钟繇的代表作其字体近似钟繇的《昨疏还示帖》。《楷书元盖寓庐偶存》的字体清秀娟美,功力深厚,楷书《楷书诗稿》(图九O)、《楷书缶庐题画诗》(图九二)亦属此类。



▲吴昌硕60岁《楷书缶庐题画诗》·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除《楷书鄣吴村义冢碑》的字体参有魏碑体外,他三十三岁所书《临石鼓三十二字》的落款“晓坡尊兄大人属,临石鼓三十二字,丙子(公元1876年)冬日苍石俊”(图一〇九)即是魏碑体。



另外,他三十五岁作的篆书《篆书司马七言对联》(图七三)的落款“光绪四年春正月,吴俊”亦为魏碑体。魏碑系指元魏(包括北魏、东魏、西魏)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北朝书法水平以北魏为高,正书风格多样,有朴拙尚存隶意的,有奇肆险峻的,也有舒畅流利、开隋唐楷法先河的。清代中期提倡魏碑书法,吴昌硕出生在清代末期,亦当受其影响,学习魏碑对他后来习石鼓文不无帮助。吴昌硕书魏碑书体仅见于早期作品中,到四五十岁时虽有小楷作品,但行书作品已逐渐多了起来。(未完待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