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4月28日报道 2025年4月,上海车展。乐道展台二层,一场看似寻常的专访,却标志着一个重要节点:沈斐,正式以乐道总裁的身份,面对媒体,谈产品、谈销售、谈品牌。
距离4月2日接任,仅仅过去20天。
作为蔚来体系内部执行力最强的管理者之一,沈斐从能源业务跨界到整车前线,引发了行业的高度关注。支持者相信他的高效执行与团队建设能力,质疑者则担心他缺乏一线销售经验。
面对争议,沈斐保持了罕见的平静。他在群访中直言,紧张没有用。
而关于未来,他给出的答案也很简单——润物细无声,一步步做事,从一线开始改变。
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也特别谈到了沈斐的上任,“沈斐是蔚来管理团队的元老级人物,也是非常资深的‘内核’成员。虽然他看起来很腼腆,但工作其实非常奔放。沈斐来乐道,就是对乐道最大的支持。”
在采访现场,沈斐没有夸张的表态。他坦言,销售工作确实比能源复杂一些,但绝不是地狱级难度。他说得很直接,在蔚来干了十年,销售体系怎么运作、销售团队的人自己都很熟悉。以前能源团队过去了那么多人,他们都能干,为什么他不能。
他形容接手乐道的心态是,像游戏打通了一关,开始玩下一关而已。
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大刀阔斧。沈斐选择了“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日常细节中一点点打磨团队节奏。晨会、夕会,门店氛围的调整,区总、店总的信息对齐——这些细微动作,正在构筑起乐道新的基本盘。
他强调,如果连一线的情况都没搞清楚,就空喊八千台、一万台,没有任何意义。
在蔚来体系里,他早已明白一件事:真正的变化,是日拱一卒,慢慢推出来的。
如果说接手方式体现了沈斐的风格,那么乐道的产品变化,则是战略思路的外化。
本届上海车展,乐道带来了双旗舰:L90与L60。两款车看似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不再只谈技术指标,而是回到家庭用户的真实场景中,解决具体问题。
L90首创了“6人10箱”的空间布局,同时搭载240L智能电动前备舱,不仅可以防水冲洗,还配备了电动开闭和前排联动开关。这一设计,直击三胎家庭、大件行李收纳的核心痛点。
L60,基于900V高压平台,实现了极低能耗,综合电耗控制在10kWh/百公里以内。整车搭载蔚来自研的Sky·OS全域操作系统,打通座舱、智驾、底盘,实现高效调度。
在乐道,产品被赋予了新的关键词——实用、真实、有质感。不是炫技式创新,而是沉下来,理解家庭用户的实际需要,再用技术去落地解决。
做一款真正让家庭用户觉得好用的电动车,比追求花哨功能更重要。
产品归位之后,沈斐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销售体系的重建上。
他给团队下的第一个目标是:“下个月,每个人比上个月多卖一台车。”没有高不可攀的数字,只是朴素而具体的进步。
围绕这个目标,乐道开始实行“晨会、夕会”机制,每天两次对齐门店与区总的反馈信息,确保一线声音直达总部,反过来总部的策略调整也能快速下沉。
这一套打法,实际上是延续了他在能源业务时期形成的方法论——细节到位、执行彻底、反馈及时。
秦力洪在群访中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不存在英明神武出个大招,世界就变了的幻想,真正有效的,是量变积累到质变,是系统性的组织进步。
在乐道,全国332家门店同步布置亲子区、运动区;销售策略上,提升一线决策权限,让成交更灵活直接;换电网络方面,已有1900余座换电站支持乐道车型。
一切,都在悄悄提速。
相比产品和销售体系的加速调整,沈斐对于品牌心智的重塑,选择了一种更耐心、更克制的方式。
在采访中,他多次提到,不喜欢立flag,也不赞成空喊口号。他希望未来的乐道,不是靠营销堆砌认知,而是能被用户自然接受。最好的状态,是用户不觉得你在被营销,而是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是一台好开、好用、令人安心的车。
沈斐谈到,乐道是为家庭用户而生的品牌,目标是打造愉悦的生活体验。他说,“希望乐道的产品体验是有趣的、轻松的,可能大家能发明更多我们没想到的玩法,我们绝对‘从善如流’,希望乐道品牌能够让大家联想到‘愉快、轻松、幸福’的生活。”
基于这一思路,乐道在品牌调性上,选择了更轻松、可信、温暖的路线。广告语言从传统的科技叙事,转向了“装下大快乐”的情感共鸣;门店布置也增加了更多亲子互动区、运动休闲区,希望让用户在每一次进店体验中感受到舒适与自在。
润物细无声,既是他对组织文化的要求,也是对品牌建设节奏的自我设定。他引用了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不仅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总结,也隐隐成为他执掌乐道后推行的原则。
“心气要起来。”在采访结束时,沈斐轻声说出这句话。
对于一个年轻品牌来说,真正的胜负,不在于一两场发布会的热度,而在于能否在长跑中,持续向上,悄悄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