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兴起正成为市场不容忽视的一大趋势,美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推进稳定币立法,而香港特区率先通过立法,抢占背后的“数字币铸币权”。

5月21日,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标志着将稳定币这一虚拟资产正式纳入法治监管体系,预计今年底前机构可向金管局申请成为合规稳定币发行商。

近期稳定币的重要性日益增长,美国政府也加紧推动稳定币立法,由于美元地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调整,特朗普政府更将其视为巩固美元地位的重要工具。花旗表示,美国格外看重稳定币对美国国债需求的提振以及对美元霸权的巩固作用。

其实,无论是美国、香港还是欧盟,各主要金融中心都在建立自己的数字货币体系,确保货币在数字金融时代拥有更大货币控制权。这场“数字铸币权争夺战”可能才刚刚开始,香港先发制人可能为其赢得竞争优势。

稳定币重要性日益增长,亟待立法打开发展空间

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或大宗商品等其他传统资产挂钩的数字货币,可广泛应用于跨境支付、汇款和去中心化金融等领域。根据德银的介绍,稳定币主要有四种类型:法定货币挂钩、资产支持挂钩、加密货币挂钩的和算法型。

稳定币通常被视为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之间的桥梁,它有潜力促进更快、更便宜的交易,同时降低价格波动和相关风险。

近年来,稳定币市场快速扩张,例如截至2025年3月,Tether持有的美国国债已达到985亿美元,这一数字在2020年几乎为零,现已跻身美债主要海外持有者行列。花旗估计,稳定比市场到2030年可能达到1.6—3.7万亿美元规模。

具体用途方面,花旗银行报告指出,首先,稳定币是去中心化金融的入口——跟踪稳定币发行增长有助于确定整体数字资产环境健康状况和增长情况;其次,稳定币可以被视为没有原生代币固有波动性的价值储存手段。另一个潜在的用例是支付和跨境交易,作为交换媒介稳定币支付用例正在增长,而监管明确性可以为更广泛采用支付开辟道路。

然而,稳定币并非没有挑战——资产支持不足、透明度不足以及潜在的系统性风险等问题依然存在,亟待监管,2022年TerraUSD的崩溃就是最好例证,

详解香港稳定币监管草案,申请牌照需要哪些条件?

《稳定币条例》要求,任何人如在业务过程中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香港或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

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发推文表示,这是香港成为国际Web3中心的重要一步,香港稳定币是以法定货币为底层资产。这一做法直指“数字币铸币权”,通过发行与法定货币挂钩的数字货币,在数字经济时代拥有更大的货币影响力。

首先,该草案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明确定义:


图片来源:foresight news

此外,法案将"指明稳定币"明确为宣称锚定一种或多种官方货币以维持稳定价值的数字资产。需要注意的是,《草案》明确受香港法律规管的稳定币业务并不局限于发生在香港的情形,(1)底层锚定法币以港币为主;(2)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这两种任一情境下香港监管机构均有管辖权。

最关键的是,该法案进一步列出了持牌人必须满足的最低标准:

主体要求:申请牌照的机构必须在香港设有实体公司,在香港以外成立为法团的认可机构;
最低资本要求:持牌人必须有至少2,500万港元的最低缴足股本
储备资产要求严格:持牌人必须确保储备资产市值在任何时候都至少相等于其流通面值,禁止分数储备模式
赎回权利明确保障:持牌人必须向提出有效赎回要求的持有人支付指定稳定币的面值,不得附加繁琐条件和不合理费用

图片来源:foresight news

为促进制度后续实施,金管局亦推出「沙盒」安排,以让金管局与业界就拟议监管要求交换意见,沙盒本质上是一个受监管、可控的小规模试点环境,让有意在香港发行“法币锚定稳定币”(fiat-referenced stablecoin)的机构,先行测试业务和风险管理做法,并让监管机构据此细化最终法规。


美国稳定币立法正加紧推进中

在全球去美元化言论甚嚣尘上的背景下,稳定币正成为美元的“救命稻草”,同时也将盛纳一些美债需求。

花旗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场绝大部分是以美元为锚定资产,这反映了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美国正加速推进稳定币监管立法。根据媒体报道,美国参议院的GENIUS法案未能进入全面投票阶段,但预计将获得两党支持。众议院法案已通过委员会,等待全院表决。

德意志银行的报告指出,美国目前正在加速努力,计划在今年8月前建立受监管的、美元支持的稳定币生态系统。名为GENIUS的稳定币法案最近被否决,但预计该法案今年将取得重大进展。

分析认为,由于拟议的立法要求持稳定币必须持有短期美债,这为美债创造了新的需求来源。稳定的监管环境将为稳定币的广泛应用扫清道路,支付领域将成为稳定币的重要用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