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5月访问沙特,获得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而且是特朗普还把价值1420亿美元的军火卖给了沙特,这下可让美国“赚大了”。
然而就在美沙协议签订当天,沙特方却派了环境大臣在北京与中国签署57项农产品协议,总值269亿人民币,包括奶制品和水产品出口。
这下特朗普可懵了,法特想“两手都抓”,显然特朗普一家独大“生意至上”这种逻辑在沙特面前根本行不通!
左右逢源的外交棋局
当特朗普踏上沙特的"紫毯"时,他脸上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元招手,5月13日,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亲自在机场迎接特朗普,随后双方签署了史无前例的6000亿美元投资协议和1420亿美元军售协议。
特朗普兴奋地向全世界宣告这次访问"大赢特赢",仿佛口袋装满了沙特的石油美元,然而,就在特朗普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同时,一架从利雅得起飞的专机已经降落在北京。
令人惊讶的是,沙特环境、水利和农业大臣法德利早在5月12日就已悄然抵京,当天便落实了沙特奶制品和水产养殖品对华出口协议。
次日,当特朗普和沙特签署军售协议的同一天,沙特与中国签署了总计57项农产品协议,价值140亿里亚尔(约269亿人民币)。
这种几乎同步进行的外交动作,绝非巧合,沙特的这一手外交平衡术,宛如一位高明的棋手,在国际关系的大棋盘上同时布局两颗棋子,一边是花团锦簇的6000亿美元承诺,一边是扎扎实实的57项农产品协议。
表面上看,这两项协议价值相差悬殊,但其背后的策略意图却值得深思,沙特此举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即使在给美国送上大额支票的同时,沙特也不会放弃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多元化关系。
美国的狮子大开口
特朗普此次中东之行收获颇丰,不仅从沙特口袋里掏出了6000亿美元,还从卡塔尔和阿联酋分别获得了1.2万亿和1.4万亿美元的投资承诺。
这样的"战果"让刚刚在对华关税战中暂时妥协的特朗普政府重新扬眉吐气,仿佛一下子找回了"美国优先"的底气。
然而,白宫的胃口似乎永远无法满足,据彭博社报道,特朗普对沙特承诺的6000亿美元投资还不够满意,他原本希望沙特能够凑个整数,投资1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沙特2024年全年GDP的总和,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特朗普访问沙特的真实目的昭然若揭——纯粹是为了捞钱。
对特朗普而言,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首先,他可以将这些协议当作自己的政绩,为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拉拢选民,其次,他能向那些支持他当选总统的军工企业兑现承诺,最后,沙特的巨额投资能够拉动美国就业,缓解国内经济压力。
特朗普对沙特的态度,完美诠释了他的"交易主义"外交逻辑,在他眼中,国际关系无非是一场场交易,而他的目标只有一个——让美国(以及他自己)赚到最多的钱,这种直白的利益至上思维,在特朗普的一举一动中表露无遗。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此次中东之行恰好发生在美中贸易战暂时降温之际,双方刚刚达成互降关税115%的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美国对华关税战的失败,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急需从其他地方找回面子,而中东富国便成了他理想的提款机。
沙特的无奈与智慧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虽然表面上对特朗普笑脸相迎,内心却不得不在苦涩中做出妥协,沙特承诺的6000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54%,这笔钱足以让任何国家肉痛不已,但在中东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沙特别无选择。
首先,沙特面临着来自伊朗的威胁,作为什叶派大国,伊朗与逊尼派领袖沙特长期以来便存在宗教和地缘竞争,其次,巴以冲突仍未平息,也门胡塞武装的导弹威胁始终如影随形。
在这种情况下,沙特需要加强防御能力,而其军事装备90%来自美国,这使得沙特陷入了对美国的深度依赖。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前脚刚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后脚就向沙特推销防空系统,玩起了两头通吃的把戏,沙特只好咬牙切齿地掏钱,以换取美国的军事保护,这就是所谓的"石油换安全"困境。
然而,沙特也并非没有觉悟,近年来,沙特王储提出了雄心勃勃的"2030愿景",旨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推动经济多元化,沙特深知,长期依赖单一产业和单一大国的保护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沙特的应对之策是积极推行多元化外交,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虽然短期内难以摆脱对美国的军事依赖,但沙特可以在经济和贸易层面与更多国家建立紧密联系,从而在大国博弈中获得更多回旋空间。
中国合作的春天来了
中国与沙特的合作犹如沙漠中的绿洲,生机勃勃且不断扩大,从能源到科技,从基建到民生,中沙合作的足迹几乎遍布各个领域,农产品贸易只是这一全方位合作的冰山一角。
在能源领域,中国是沙特石油的最大买家,而沙特则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沙特对华石油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已经达到22%,这一数字还在稳步增长,表明两国正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企业参与了沙特多个标志性项目,包括红海新城储能项目、拉比格四期海水淡化项目、沙特国王港、新未来城隧道和麦麦高铁等,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沙特的基础设施水平,也为中国企业开拓了海外市场。
在科技领域,华为、阿里云、中兴云、蚂蚁集团等中国科技巨头已在沙特布局,助力沙特数字化转型,中国的5G技术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正在帮助沙特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
中沙合作的深入发展,得益于两国发展战略的高度契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的"2030愿景"在多个领域找到了共同点,双方合作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能源贸易,还延伸到新能源、高科技、农业和旅游等多个领域。
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赢得了沙特民众的广泛认可,根据吉达商会2025年的民调显示,43%的沙特青年认为中国是"沙特最可靠的合作伙伴",而认为美国是最可靠伙伴的比例仅为29%。
这一数据表明,尽管沙特与美国有着传统的盟友关系,但中国在沙特民众心中的地位正在稳步上升。
展望未来,随着沙特经济多元化战略的推进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沙合作有望在更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特别是在农业科技、可再生能源和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双方合作潜力巨大,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将为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结语
沙特在美中之间的外交平衡既是地缘政治的无奈选择,也是经济转型的战略布局,反映了多极化世界中中小国家的生存智慧。
美国"交易主义"与中国"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形成鲜明对比,沙特的选择也在悄然影响整个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
在全球力量此消彼长之际,单一依附还是多元平衡,哪条路更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