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奉贤法院”)举行2025年数字法院建设暨调研信息法宣“1+3”工作会议。市高院办公室副主任詹安乐、法宣处副处长蒋梦娴、研究室副主任高佳运、信息管理处副处长裔文君,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伍坚、上海商学院法学系主任何爱华、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马强伟出席。

奉贤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佳玉,党组成员、副院长夏稷栋,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韩妍艳,部门负责人,团队长(组长),全体法官助理,数字法院专班成员、调研信息联络员、小编团成员、网络阅评员、“奉法学社”成员、“奉法致和”普法讲师团成员等参加。会议由夏稷栋副院长主持。


01

表彰先进



韩妍艳主任宣读《关于表彰2024年度数字法院建设和调研、信息、法宣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应用场景的决定》。




上下滑动查看“榜单”










滑动查看照片

陈佳玉副院长、韩妍艳主任为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

02

工作发布



仪式现场

“奉法学社”举行固定社员扩员及院校结对仪式,伍坚教授向新增的奉法学社固定社员代表颁发证书。



马强伟副教授向“奉法学社”结对成员代表赠送贾宇院长主编的《数字法院》和何海波教授撰写的《法学论文写作》。




会上,还发布了“奉法致和”普法讲师团工作展示片和课程菜单,2025年“奉法致和”讲师团讲师崭新亮相。

03

高院条线领导讲话



高院办公室副主任

詹安乐

詹安乐副主任从信息工作的高度、精度、速度、温度四方面着力,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将审判工作与社会治理相结合。要把握信息重点,在大局中找到信息工作的位置。要注重协同配合,进一步强化与业务部门的常态化对接。要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高院法宣处副处长

蒋梦娴

蒋梦娴副处长围绕“感谢、交流、共勉”等关键词作评析分享,对奉贤法院宣传工作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对新时代法院宣传工作提出要求。要坚持政治引领,以影响力建设为核心,全面对标四个表率要求,聚焦公正与效率的主题,讲好深活兼具的法院故事。上接天线,聚焦中央、最高院重点任务,坚持服务大局;下接地气,关注基层社会民生,让法治宣传与人民群众生活同频共振。以典型案例为参照,健全舆情应急处置机制,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优质法治舆论根基。


高院研究室

副主任

高佳运

高佳运副主任从全面加强案例库、法答网和学术讨论会三项重点工作提出建议,广泛动员全院干警参与研究,努力实现上海法院案例库遥遥领先、法答网保持优势、学术讨论会全国第一。扎实推进数字法院理论建设,构建实效性社会治理场景,努力破解社会治理堵点难点。


高院信息管理处

副处长

裔文君

裔文君副处长就数字法院建设工作提出建议:积极拓展五大板块应用场景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大模型在审判领域辅助作用,认真落实数字政法转型,着力提升场景应用成效。积极融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努力做好基础环境准备工作。


04

总结部署



陈佳玉副院长对市高院职能部门领导及院校领导对奉贤法院相关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对全院各部门干警在数字法院建设和调研、信息、法宣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就进一步做好今年工作提出要求:

一是提高站位,凝心聚力,持续服务区域大局。紧紧围绕区域发展大局,准确把握司法需求,及时捕捉案件审理难点和社会热点,找准法院服务保障区域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二是深耕主业,围绕主责,持续强化谋篇定向。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调动青年骨干力量和业务部门积极参与,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做好案例挖掘,讲好人物故事。三是瞄准高度,推升品质,持续产出奉法精品。树立好精品意识、转化意识,吸取司法实践中积累的审判思路、裁判方法等,通过强化调研、信息、法宣和司改之间的资源互通和素材转化,形成相互滋养的良性循环。四是优化机制,全面保障,持续激发内生动能。强化组织保障、能力培养和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协调协作,推动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引导青年干警积极参与、不断进步,打造法院后备人才梯队。

素材提供:办公室

文字:庄佳伊

摄影:仲偲璟

责任编辑:孙玉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