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2024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以翔实数据揭示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韧性增长与结构性变革。2024年,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总收入1.49万亿元,同比增长5.32%,其中,网络视听用户付费收入同比增长34.60%,成为驱动行业收入增长的核心引擎。
2024年,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从行业收入数据来看,网络视听服务机构贡献8079.61亿元,占比超54%,显示新媒体业务的影响持续深化。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视听用户付费、节目版权等服务收入1830.94亿元,同比增长34.60%,微短剧成为激活创新发展强劲引擎。此外,广电5G业务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
内容创作方面,2024年全国制作发行电视剧115部、3490集,制作发行电视动画片407部、10.83万分钟,制作电视纪录片7.01万小时。网络视听领域同样成果丰硕,获得发行许可的重点网络电影219部、网络剧166部、网络动画片659部、网络微短剧602部。这一年,精品网络视听内容不断涌现,《我的阿勒泰》《恰同学少年》《千万工程》等作品引发广泛关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 等创作计划催生一批优秀作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网络视听节目创作不断向专业化、精品化迈进。
用户规模持续扩大,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7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82%,均比2023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8亿户,直播卫星用户1.54亿户。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用户超过4亿户,互联网电视(OTT)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数2.85亿户,广电5G用户3275.46万户。长短音视频协同发展,互联网视频年度付费用户7.88亿户,互联网音频年度付费用户2.07亿户,短视频上传用户8.5亿户。电视大屏直播用户月均活跃率上涨9.6%,显示传统电视大屏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然而,广告收入3182.63亿元,同比下降7.36%;节目制作、销售等节目相关收入659.21亿元,同比下降1.73%;广播电视机构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平台分成、互联网电视(OTT)集成服务收入258.56亿元,同比下降4.69%。这些数据折射存量竞争时代获客成本攀升的困境。
广电总局将2025年定为“超高清发展年”,2024年我国超高清行业建设已打下坚实基础:全国开办4K/8K超高清频道10个,有线电视超高清用户4500万户,同比新增超300万户;全年新闻资讯类、综艺益智类电视节目高清超高清制作比例分别达到82.44%和76.98%,比2023年提高了2.03和3.32个百分点。以央视5G+4K奥运直播为代表的实践,不仅提升用户体验,更拉动超高清摄像机、转播车等设备产业升级,撬动万亿元级市场。
2024年是广电行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年,去年的成绩单证明,广电行业并未在数字化转型中掉队,而是通过技术赋能、内容升级与生态重构,找到了新增长极。当然,在亮眼成绩背后,用户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压力等隐忧仍然存在,行业需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既要巩固超高清、5G-A(5G增强,也被称为5.5G,即5G网络的升级版)等技术优势,更需以用户为中心深化服务创新。正如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所言:“超高清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系统性革命。”
展望未来,广电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广电行业能否从“生存”迈向“引领”,取决于能否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动能。在内容创作上,行业需继续深挖优质题材,结合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打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尤其是在微短剧领域,需在规范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质量,拓展海外市场。用户服务方面,行业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把握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内容推荐与服务。技术创新仍是关键,行业需持续推进5G、超高清、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广电领域的深度应用,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与传播效果。在产业发展上,国家级广电视听产业园区(基地)要发挥集聚效应,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面对广告收入下滑等问题,行业需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如加强电商直播、内容付费等业务的拓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方世彤 英国志奋领学者,Stirling大学传媒管理硕士,长期致力于电视传媒的发展研究和咨询顾问工作。)
图片:豆瓣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