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一个上午,儿科病房的空气里突然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一名面色苍白、昏迷不醒的幼童被紧急抱入抢救室,小小的身躯在母亲颤抖的臂弯里毫无反应,指尖因缺氧泛着青紫色。这个因反复呕吐3天精神差1天,无尿嗜睡长达11小时的患儿,此刻正面临着低血容量性休克与低血糖昏迷的双重致命威胁。
值班医生将患儿病情迅速汇报给科主任郎元法,郎主任短暂思考后指示:快速扩容,升高血糖,监测生命体征!医护团队马上行动起来,开放两条静脉通路,立即进行静脉穿刺。患儿因脱水导致血管细如发丝,静脉穿刺的难度堪比“针尖上的舞蹈”,但护士凭借多年儿科护理经验,在30秒内成功建立第一条液路。紧接着,生理盐水扩容、葡萄糖注射液提升血糖,一套无数次演练的抢救流程在医护团队手中如精密齿轮般高效运转。
当第一袋扩容液体及葡萄糖输入体内的第15分钟,患儿原本松软的四肢开始微微蜷动,苍白的面色开始泛起淡淡粉色。值班护士立刻轻声呼唤孩子的乳名,期待着那双清澈眼睛的睁开。
此时,抢救室的时钟指向上午12点,距离患儿入院已过去2个小时。当患儿逐渐苏醒,一直紧绷的郎主任终于舒展眉头。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病房的窗帘,洒在正在喝小米粥的孩子的小脸上。孩子扑闪着大眼睛,用还不流利的话语对护士说“阿姨抱抱”,让连续加班的医护们红了眼眶。患儿母亲握着郎主任的手泣不成声:“昨天看着孩子慢慢苏醒,我就知道把命交给你们,放心!”
患儿出院后,一面绣着“医术高超护成长,医德高尚暖童心”的锦旗送达儿科病房。红色绸缎上的金色字迹,不仅是家属的感恩,更是对整个团队急救体系的肯定。
在儿科病房的走廊里,锦旗墙已渐渐挂满,但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当清晨的阳光再次照亮护士站,儿科团队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他们深知,守护儿童健康的道路上,每一次奔跑都是为了让更多家庭留住欢声笑语,每一次坚守都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最佳注解。
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急救案例,更是一曲医患携手的生命赞歌。在未来的日子里,二院儿科团队将继续以专业为盾、以爱心为甲,为祖国的花朵筑牢健康防线,让生命的幼苗在仁心的呵护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