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W.n
小时候每年过年全家人都会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听到倪萍那温暖大气的声音就很安心,那是满满的年味,是80、90后的青春。
倪萍的主持风格是煽情的,带着温度的,作为主持人她拥有超高的共情力,也是网友们的嘴替,被网友亲切地称呼为倪妈。
最近,倪萍母亲节拍了一个治愈系商业广告,只见倪萍穿着大红色的长裙,一张大红唇和夸张的尖下巴已经吓坏了网友,这真的是倪萍吗?
知性美变“格格巫”
在母亲节前夕,一则广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广告中的主角,正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倪萍。
原本是想传递温暖、母爱的广告,结果因为倪萍的形象,反倒引发了一场疯狂的吐槽潮。
在广告里,倪萍用轻松幽默的“倪妈说”以及一堆谐音梗,展现了妈妈们那种日常的絮叨和关怀。
这创意确实不错,生活化的台词让人很容易想到自己妈的关心,但观众们的目光完全被倪萍那不太自然的脸抓住了,根本没留意到文案。
在大众的印象中的倪萍有一种知性美,可是如今她怎么变成这样了,高耸入云的山根,鹰钩鼻加上厚嘴唇,以及夸张的瓜子脸,怎么看都像格格巫。
里的她化着浓妆,大红唇尤其亮眼,加上穿着大红色的裙子,十分瞩目。
但近镜头的时候,倪萍的脸却让人有些认不出。即便化着大浓妆依然能看出岁月的痕迹,难掩眼睛四周的皱纹,下垂松弛的皮肤和疲惫的眼神。
但这对于一个已经66岁的中老年人来说,衰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倪萍不仅是衰老,她的脸和五官也看起来和以前不太一样。
首先是她的脸型,暴瘦之后倪萍的脸变长了一些,和年轻时大气的方圆脸有一些区别,尤其是下巴变得更加明显。
而倪萍明显的变化,也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有人觉得这是“变美”的必经之路,也有人直言:“她的变化太过突兀,失去了原有的端庄气质。”
有人分析,倪萍的“变化”或许也是内心压力的反映,毕竟,曾经的央视一姐也有“塌房”的风险。她在过去的作品和公众形象中,一直以温婉、坚韧著称,而如今的“翻车现场”,无疑让人联想到,她的“晚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遮遮掩掩,避免正面回答
面对整容的质疑声越来越大,倪萍的态度也挺有意思,像是在玩捉迷藏。
要知道早些年,谁敢说倪萍整容,她能直接怼回去“胡说八道!”,一口咬定自己就是自然老去。
可时间一长,话锋就有点松动了。有一次上节目,聊到减肥带来的容貌变化,主持人顺嘴问了句是不是顺便也“微调”了一下,她就笑而不语,反问大家:“你们瞅我这样儿,像是动过刀子的人吗?”这模棱两可的,可不就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了嘛。
后来更是在一次直播里,倪萍不经意地冒出一句,说自己会打打美容针,觉得这跟敷面膜差不多,都是正常的保养。
这话一出来,又是一片哗然。美容针虽然跟传统意义上的开刀动骨不一样,但好歹也算医疗美容的范畴吧?这跟她之前坚决否认整容的立场,多少有点对不上茬。
倪萍后来又解释,打针跟真整容不是一回事儿。但这番说辞,好像也没能完全打消大家的疑虑。毕竟,那张脸呈现出的“不自然感”,是越来越明显了。
蔡明,会是她的前车之鉴吗?
一说到倪萍这张脸,很多人立马就想到了她的好朋友蔡明,蔡明老师当年在春晚舞台上,那也是明艳照人的角儿。
可后来,为了留住青春,似乎也一头扎进了医美的怀抱,结果呢?脸蛋子是越来越饱满,但也越来越僵硬,苹果肌高高耸起,被网友们戏称为“科技脸”、“馒头脸”。
现在再看倪萍广告里的样子,那肿胀感,那紧绷度,还真跟蔡明有几分“姐妹相”,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她俩是“失散多年的肿胀姐妹”。
这种神似,让不少喜欢倪萍的观众心里直打鼓:她这是要步蔡明的后尘吗?要知道,演员这张脸,不仅仅是好看就行的,更重要的是得能传递情绪,塑造角色。
一旦脸变得僵硬,表情都做不舒展,还怎么让观众相信你演的是个活生生的人呢?
你看同是老戏骨的奚美娟老师,脸上皱纹不少,但往镜头前一站,那种岁月沉淀下来的从容和优雅,反而让人心生敬佩。美,不一定非得是没褶子、没松弛啊。
背后的风雨人生
其实,抛开这张引发轩然大波的脸不谈,倪萍这一辈子,本身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大女主”戏码。
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凡事都要争个最好的劲儿,是她事业成功的燃料,但也让她的人生路走得格外辛苦。
当年刚进央视,面对周围人的白眼和质疑,她硬是靠着一股韧劲儿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把《综艺大观》做成了金牌栏目,成了全国人民都认识的主持人。
而这份“要强”,也几乎贯穿了她的一生。
和陈凯歌那段长达六年的感情,她也是掏心掏肺地付出,甚至在陈凯歌父亲生病时跑前跑后地照顾,活脱脱一个“准儿媳”的模样。她就像个大管家,习惯了操持一切,习惯了默默奉献。
可偏偏,陈凯歌这样的文艺大导,骨子里可能更喜欢那种能激起他保护欲的小女人,这跟倪萍风风火火的“大姐大”风格,显然不是一路人。最后,这段情以陈红的出现而画上句号,对倪萍的打击可想而知。
后来的婚姻,儿子虎子的出生本该是新的开始,却没想到孩子被查出先天性白内障。
这对任何一个母亲来说,都是天塌下来一样的打击,为了给儿子治病,倪萍几乎是豁出去了,放下国内红得发紫的事业,带着孩子远走美国求医。
那些年,她白天拼命录节目赚钱,晚上挑灯夜读写作成书,《日子》那本畅销书的稿费,全填进了儿子的治疗费里。
正是这段“为母则刚”的岁月,日夜操劳,心力交瘁,才让她容貌和身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的重压和情感的磨砺,在她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吵翻天之后,不禁想问到底在吵什么?
说到底,这次倪萍广告引发的轩然大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对她,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有种复杂又深厚的情感。
倪萍的脸,不仅仅是她自己的,更承载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和美好想象。当这张记忆中的脸突然变得陌生,甚至有些“失真”时,那种失落感、不适感,甚至是轻微的被“背叛”感,自然就涌上心头了。
但光盯着“整没整”这点事儿吵来吵去,可能也把问题看得太浅了,这个社会,对女人的审美,尤其是对出了名的女人,往往特别苛刻,还特单一。
什么“少女感”啊,“冻龄女神”啊,这些标签就像紧箍咒一样套在女人头上。
可谁能真正对抗自然规律呢?岁月留下的痕迹,本来就是生活阅历的勋章嘛。
与其在追求一张永远年轻却可能失去灵魂的面孔上越走越偏,不如坦然接受真实的自己。
真正能打动人、让人记住的,永远是一个人内在的真诚、善良和实力,而不是一张靠“科技与狠活儿”维持的漂亮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