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军被苏联红军被押往了寒冷的西伯利亚。后来,活下来的日军战俘哭着回忆道:“苏联女军医会给我们体检,体检结果好的话就要被选去干最苦最累的活……”
但是苏联人说:“日本战俘是最乖的,他们从来不逃跑,非常顺从......”
日本人很喜欢宣扬他们的武士道精神,什么动不动就剖腹自尽的,现实中他们真这么有骨气吗?
据当时的苏联知情者揭秘,相比于德国战俘,日本战俘虽然矮小,可很听话。
在这些日本战俘被分配劳动营之前,会进行一项特殊的体检,那便是“摸屁股”,其实这并不是在占他们便宜,而是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西伯利亚的寒风可以制服一切嘴硬的人,弱小的日本战俘能否在这样的寒冷中生存是很重要的,如果在半路上,或者劳动过程中大量冻死,这显然也不是苏联人想看到的。
于是,他们采取了简单的方法,屁股上肉厚当然就是身体强壮一点的,有脂肪保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御寒。
所以,被判定通过的日军目的地便是西伯利亚,那里的活,对日本战俘来说可能是最难的,毕竟在那里,生存都成了一件艰难的事情。
有些人甚至还没有见识过西伯利亚的寒风,就已经冻死了,或者到达的人,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等他们来到了这被风吹得“簌簌”作响的房间时,他们就知道,最难熬的日子来了。
上工第一天,苏联人看着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日本小身板们,都觉得有些好笑,可以说,他们即使跟这群日本战俘相处很久,也依旧分不清人,苏联人眼中的日本战俘共用一张脸和一个身体。
日本战俘可能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所以,他们干活很认真,即使他们天生没有德国战俘那样的魁梧的身材,但是他们的“态度”很恭顺。
即便如此,苏联人也并不会忘记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犯下的罪孽,于是,毫不客气的将一些繁重的劳动派给他们。
那个时候,他们经常去开采泥炭,这工作不好干,泥炭场的地面被冻得硬邦邦的,这些矮小的日本战俘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挥舞着锄头等工具,但作用却微乎其微。
这滑稽的样子也收获了德国战俘的嘲笑:“低等人干这样的活还真是得心应手,他们天生就应该是这样的。”
日本战俘气不过,想要和他们开战,他们可能以为自己会像武士一样勇猛,最终却讨不到什么好处。
在那里,他们除了劳动,还要接受歧视,除此之外,他们的食物也不好,硬邦邦的面包,硌得他们牙疼。
所以经常有人在劳动之后,去挖草根或者抓青蛙,这些都是他们眼中难得的美食。
可他们还是对这酷寒毫无招架之力,等到了冬天,日本战俘总有一批会失去生命,而且,他们往往是因为先得了感冒,最终病情越拖越重,不治而亡。
即使这样,日本战俘都没有生出暴动的心思,因为他们听话,竟然在苏联人那里也获得了些许的态度转变。
美国给他们原子弹“大礼包”之后,消息也传到了日本战俘这里,他们痛哭流涕,认为自己国家太悲惨了,殊不知,他们曾经在我国的恶行,同样是丧心病狂。
这件事之后,日本战俘的心理发生了奇妙的转换,有一部分人竟然开始对苏联人产生好感。
他们认为美国人是可恨的,这直接影响了一部分人在之后可以回国时,做出的选择。
日本投降后,战俘可以回国,但很多日本战俘竟然不愿意离开,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们想要继续在苏联生活。
事后,这些曾经的日本战俘再提及此事,无一不是涕泪横流,心惊胆战。
参考资料:
《日军战俘在前苏联劳动揭秘:干活卖力从不逃跑》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