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交通运输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同推动创建国际标准化组织港口码头标准化技术机构等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交通运输部稳步提升交通运输领域标准国际化水平,标准的“软联通”取得显著成效,发布了18项国际标准,另有18项国际标准已获立项并加快制定,有力推动中国技术融入国际标准体系。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介绍,“十四五”以来,交通运输领域国际标准制定更加高效,中国标准“走出去”步伐更加稳健,参与国际标准治理更加有力,标准国际化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建立国际标准提案库,培养一批国际标准注册专家,建设了交通运输标准国际化人才库。围绕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多领域多语种的标准外文版125项,应用于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
徐文强表示,近年来,交通运输部不断加强港口标准化工作,通过统一设施设备标准、规范作业流程、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安全质量,为建设高效智能、安全绿色的一流港口筑牢根基,以标准化建设促进港口高技术创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港口码头分委会主席李义明表示,下一步将聚焦通用标准、设施和系统标准、运营和作业管理标准、技术综合应用标准四个方面,开展港口码头作业等方面的标准制定。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各部门积极谋划“十五五”发展,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孙维表示,将与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使标准化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交通运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