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成都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联合主办的“成都5·21照护日”主题活动在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举行。现场,全国首个城市照护联盟宣布成立,并正式发布《成都市专业照护标准》。
据统计,我国约75%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43%有多病共存。截至2023年底,成都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354.34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2.17%,人口老龄化使得长期护理需求日益增长。
为呼吁全社会关注老年群体健康需求,重视并关爱护理员等照护工作者群体,现场,成都市老年健康服务发展中心倡议将每年5月21日设立为“成都照护日”。同时,为破解“照护难”问题,成都市卫健委牵头的全国首个城市照护联盟也宣布正式成立。据了解,该联盟将整合医疗机构、养老机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及培训机构资源,构建产教融合平台,为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除此之外,现场还同步发布了《成都市专业照护标准》。这一标准由老年医学专家、一线骨干联合编制,涵盖基础照护、老年安全照护、孕婴照护等8大板块,特别设置认知障碍干预、安宁疗护等12项特色服务规范,形成了从生命起点到终点的闭环服务准则。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成都创新“无陪护病房”试点,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失能失智照护床位增长40%、医养结合机构签约率达92%、老年人健康管理覆盖率突破8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健康管理率达100%,累计培养专业照护人才5万人,日均提供照护服务超8万人次。“未来,成都还将推动医疗机构建设‘照护实训基地’,促进专业服务进社区、入家庭,鼓励社会构建‘邻里互助照护圈’,形成多元协同的普惠型照护体系。”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瑰玮 摄影 胡瑰玮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