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劳务输出大县,自贡市富顺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农民工子女在成长中陪伴缺失,尤其是假期“看护难”等问题日益凸显。关爱和保护这些留守儿童,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面对日益凸显的农民工子女陪伴问题,该县人社部门主动担当,创新打造“阳光心灵”关爱服务站。

精心构筑关爱农民工子女平台

该县因地制宜探索出“阵地+需求+服务”特色关爱模式,在全县重点打造3个“阳光心灵”服务站点,每个服务站配备专职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品格教育、兴趣培养、作业辅导等一站式关爱服务,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满满活力。截至目前,服务站已累计为1000余人次农民工子女提供服务,每一场活动、每一次陪伴,都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珍贵的回忆。​

“以前放假只能在家看电视,现在每天都盼着来这里。”一个周六上午,在狮市镇罗寺村“阳光心灵”农民工子女关爱服务站里,12岁的小宇捧着刚完成的手工作品,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教他们手工课的老师是来自县人社局组织的大学见习生。这些学生听说在招募爱心志愿者,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大家利用空闲时间,发挥各自特长,将一节节课堂变成充满欢乐的海洋。他们摆脱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以灵活多变、趣味生动的心理课、手工课、科学实验课等引导孩子们激发自身创造力,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欢乐的氛围下感受陪伴的温暖。

凝聚力量护航农民工子女成长

为提升服务质量,该县人社局构建起多方联动的关爱平台,联合县教体局、团县委等单位,并携手公益联盟等爱心组织,发动村社干部、选调生等力量,组建起一支近100人的关爱服务队伍。每逢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大家相约来到“阳光心灵”服务站点,与孩子们一同学习、做游戏,让农民工子女感受着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在富世街道后街社区的“宋婆婆爱心辅导班”,县人社局在这里为农民工子女打造起了一个温暖的家。端午节前夕,10余名由县人社局、县教体局和富顺公益联盟志愿者组成的爱心队伍来到这里,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端午节习俗、练习硬笔书法。大家共同包粽子,庆贺传统佳节的到来。孩子们在活动中互帮互助,分享包粽子的小技巧,活动室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随后,大家一口一口吃掉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也领略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用情优化农民工子女成长环境

用“心”服务,以“情”待人。该县人社局在持续做优、做好、做实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基础上,不断扩展服务的覆盖面,为农民工子女撑起一张名为“关爱”的保护伞,让更多农民工子女在社会各界呵护下茁壮成长。“我们想让每一个孩子,无论身处繁华城市还是偏远乡村,都能站在蓝天下,绽放自己最美的光彩。”富顺县人社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展望未来,富顺县人社局将持续关注农民工子女的需求,并致力于通过多元化途径为他们提供更多帮助,打造更加优越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条件,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外务工的父母再无后顾之忧。(万聪、许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