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条件不好学校也不会办什么成长礼,但是在家里一般孩子10岁也会举行一定的礼仪,有些富裕人家会在酒店设宴请亲朋好友前来庆祝,也有是自己一些亲近的人在家庆祝。

现在这种礼仪走进了学校,让孩子们可以集体参加这种成人礼,也别有一番乐趣。只不过没搞好或者没有提前沟通好的话会遭人投诉的。



江苏无锡一小学就准备举办十岁成长礼,办就办呗,孩子们肯定很开心,于是乎有家委便开始张罗,然后罗列了具体的费用,费用明细如下十岁成长礼活动经费清单:

1.教室布貿:1500元

2.摄影摄像:1800元

3.伴手礼:2067元

4.蛋糕:428元

5.旺仔定制:350元

6.果切:954元

7.鲜花:300(鲜花属于预估价格,后面多退少补)目前共计7399元,每人147.98元总计7399元,每位孩子收取147.98元,多退少补。



平摊到每个孩子差不多150左右,这个费用对于大多数的家庭而言都是可以承担的,但有些人就是看不惯这种行为,认为这是形式主义,认为费用过高,怀疑其中有人捞了油水。

形式主义的风开始吹进小学?!开个会,要选酒店,要选景区,要选主持,要准备伴手礼,要录音录像,要安排讲话顺序,要有开幕闭幕...
但是开会有结果还好,就怕开会是形式,钱花了,没事办!学校需要这样吗?如果小学开始价值观朝着这种仪式感出发,那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做点实际的吧,别让社会的风吹进学校,留一片净土,不好吗?



说到底就是有些家长不认可在学校办这种仪式,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总之把学校给投诉了,然后学校负责人出来表示跟老师无关,因为老师不在这个群,都是家委组织的。

其实吧这件事真不好说,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有个快乐的,回忆起来满是幸福的童年,150块钱就能买到这种快乐和幸福感,难道不值得吗?

而且在很多地方的学校都有这种成人礼的活动了:



有家长说:无锡?150?这点钱让孩子乐呵一下无伤大雅吧?家委会如果提前沟通过这个也不是啥大事吧?

“100多块钱让大家都开心,让孩子有个美好的回忆怎么就不行呢?平摊费用100多块钱一个人不算什么吧。”

也有人问“每人150出不起嘛?”

还有家长直言“如果是我,我愿意出,才100多,又是集体活动。我的孩子配拥有。”



是啊,10岁,人生中的第一个十年,也是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对于小朋友来说,也是成长和教育启蒙的第一个转折点,标志着孩子即将告别幼稚的童年,开始迈入一片憧憬的少年时期。

成长礼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洗礼,是一种唤醒和期待,用充满仪式感的形式连续记录孩子的成长。



如果收费透明,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大家参加,其他家长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但是又因为是集体活动,哪怕是自愿,家长也会感觉到被绑架被裹挟了,因为孩子不懂,孩子看到其他孩子能在学校过举办这种成人礼自己却不能参加,心中难免失落。

所以呢,想要解决这种矛盾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在学校举办,在家里给自家孩子办成人礼一样仪式感满满,而且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你觉得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