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持续推进新时代城市文明建设“九大行动”,公平街道花都社区七彩花都B区一期小区,曾因“飞线充电、楼道乱停、消防堵塞”等电动车管理难题陷入困境,“小区院落新风行动”直击痛点难点,推动居民共治,36件投诉归零、物业满意度提升至96%。

听民声

凝聚共治合力

2006年建成的七彩花都B区一期,承载着580户居民的生活记忆,却因电动自行车数量激增陷入危机。飞线如网、隐患暗藏,多次整治无果后,在街道、社区的支持下,小区党支部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联动物业及党员骨干、楼栋长,将责任细化到3个片区,开启“红色议事会+双线征集”模式。


“上门入户听民声,线下恳谈解民忧”——工作组累计走访120余户家庭,线上问卷覆盖率达90%,累计收集建议200余条。居民们从抱怨“充电难”到主动建言“智能充电桩”“统一停放点”,从质疑“改造费谁出”到协商“公共收益补充资金”,一场场恳谈会架起信任桥梁。一位参与议事的居民感慨:“以前觉得社区只会贴通知,现在才知道,我们的声音真的能被听见!”

强统筹

共绘改造蓝图

如何让改造方案既科学又暖心?小区党支部以“全过程民主”作答,将“群众说了算”贯穿始终。专项工作组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召开了党员大会和居民议事会。在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经过充分讨论,最终确定利用小区公共收益修建停车棚。这一方案形成后,工作组又组织党员代表和志愿者走访入户进行表决。在表决过程中,居民们积极参与,认真思考方案的可行性和利弊。最终,方案以86.55%的同意率获得通过,决定在小区东北侧绿化带边缘新建1处智能非机动车棚。


为了让改造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工作组还邀请了区住建局、区消防大队的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专家们凭借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对方案进行了细致优化:消防专家从安全角度出发,提出“车棚需配备水基灭火器,并采用阻燃阻火的建筑材料,从源头降低火灾风险”;住建部门则针对排水、承重等技术细节提出改进建议。

方案经细化后,在小区内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居民们再次对方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建议充电桩增设自动断电保护装置,避免过充引发安全隐患”。工作组认真对待每一条反馈,将消防安全规范与居民实际需求深度融合,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这种居民协商共治的方式,不仅让改造方案更加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提升了居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还推动了小区精神文明建设,彰显了基层治理的人文温度。

显成效

共享幸福生活

2025年4月8日,智能非机动车棚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新落成的非机动车棚宽敞明亮,配备了60个智能充电桩,有效解决了小区内部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飞线充电、堵塞消防通道等安全隐患问题,曾经杂乱无章的小区环境变得整洁有序。目前该小区非机动车投诉为0,物业服务满意度达96%,物业服务费收缴率提升至95%。这些数据的变化,是居民对改造成果的认可,也是小区院落文明新风行动解民忧的生动实践。


原标题:城市文明建设在行动丨电动车难题破解,温江这个小区文明“满格”升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