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坛红营(为泰党)与蓝营(泰自豪党)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现任政府的稳定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在经济增长乏力与政治裂痕扩大双重压力下,唯一可行的三条出路——内阁改组、总理派佩通坦辞职以及解散国会,而这将决定着泰国未来政局走向。
泰国经济现状与外部环境的复杂交织,使政府面临沉重负担。尽管全球经济仍在低速复苏阶段,各国均需应对内外动荡,泰国尤为突出。特别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时期的激进贸易与税收政策,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稳定性,迫使包括泰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紧急寻求谈判以维护本国利益。
国内政治冲突虽已摆脱街头抗议的高峰,但更为隐蔽的“法律战”愈发激烈。主要政党与政治人物纷纷诉诸司法手段,以法院和调查机构作武器展开相互倾轧,普通民众则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政策执行的频繁阻碍与不确定性。
现在联合政府的组建由前总理他信·西那瓦在幕后主导,为泰党与数个保守派政党结成跨意识形态联盟,借此换取他信的高调回国。但这一妥协虽暂时遏制了“橙色阵营”(前进党)的崛起,却大大削弱了保守派对联盟的信任,内部分歧暗流涌动。
保守派对他信家族的深层疑虑,已转化为对政府大胆政策的连续阻击。自数字钱包补贴方案提出以来,原计划向每位国民发放10,000泰铢的重大民生政策,便遭遇到全面反对,不得不大幅缩水或延期执行,显示出保守势力的强大影响力与阻挠手法。
在更宏大的国家建设议题上,政府所推动的综合娱乐综合体草案和南方陆桥(连接安达曼海与泰国湾的交通走廊)等标志性项目,亦因政治摩擦和法律审查而停滞不前。这些原本旨在带动区域经济与国际连通性的举措,因权力斗争而难以付诸实施,反映出当前政权脆弱性。
更为棘手的是与他信本人及其家族相关的系列法律危机。最高法院政治人物刑事分庭将于6月13日就其侮辱国王罪案开启听证,而国家反贪委员会也对派同及她父亲牵涉的一逃税案、考艾某酒店占用保护区等多项指控展开调查,使政府背负沉重司法压力。
蓝营背后的“蓝色网络”的核心人物或为陈乃温,通过参议院席次操控政局。司法部下属特别调查处对涉嫌干预参议院选举的蓝营势力发起调查,被视为对其权力布局的直接挑战,显示出红蓝双方在幕后较量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如此紧张的氛围下,内阁会议成了“分席同框”的尴尬秀。5月6日例会上,为泰党与泰自豪党阵营的部长各自集结、互不互动,令其他小党成员也倍感局促。许多人在猜测,这个裂痕什么时候会爆发成全面的政治摊牌。
总理辞职或成“下一个选项”。佩通坦若为自身及家族脱困,可能选择引咎辞职,换取对日益增长的司法审查和政治围剿的喘息之机。然而,这一决定将严重削弱为泰党在执政联盟中的话语权,有可能促成蓝营登顶执政,并引发新一轮权力分配重整。
终极选项——解散国会——依旧是掌控棋局的最后筹码。若红蓝两营均不愿退让,解散国会将开启新一轮选举,为各方重置谈判位置。虽对任何一方而言皆非上策,但若政治僵局持续,或许不得不以此重走选举之路,为未来政局寻得新平衡。
在这场红蓝对决中,泰国正站在十字路口:要么通过妥协延续现有政府,要么在政治博弈中迎来重大重组,甚至争取重置牌局的机会。接下来数周,泰国政坛的演变将决定国家的政策方向与经济前景,牵动着全民的切身利益。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