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学,有两个类型是最多的,一个是师范,另外一个是医科,每一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师范大学和医科大学。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师范大学和医科大学都有很强的地域性,意思就是,你是哪个省份的学生,就报考那里的师范大学和医科大学,毕业后留在当地就业。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广东人,你来广西读了广西师范大学或广西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广东,那你几乎不可能找不到对口单位。
当然,凡事有另外,有个别高校凭借自己过硬的教学能力,毕业生在全国可以横着走。
比如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这6所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去哪一个省份的中小学当老师,都是被校长夹道欢迎的。
而在医科大学里面也有类似的高校,那就是11所原卫生部直属的医科大学,它们分别是: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医科大学(沈阳);
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部);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武汉);
白求恩医科大学(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湖南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长沙);
西安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如今只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医科大学还在坚持独立办学,其余9所医科大学均已并入“985”高校,成为“985”大学的相关二级学院。
业内对这11所学校培养出来的临床医学生实力认可度很高,当然高考录取分数也很高。
如果你的孩子高考分数线达不到这11所医科大学,而又想做医生的话,那建议还是报本省的医科大学,然后进学校的附属医院工作。
比如你的孩子是广西的学生,根据孩子的分数,可以去报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医学院(今年已经改名为桂林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
毕业后就在这些学校的附属医院工作,孩子的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是附属医院的主任、副院长,孩子的师兄师姐就也都在医院的各个岗位。
对于那些分数高、又想学医的孩子,千万不能头脑发热,认为自己分数能报外省的医科大学,为了不浪费分数,去冲省外的高校。
千万要记住了,师范大学和医科大学都是有地域性的,只有6所部属师范大学和11所原部属医科大学可以凭借硬本领打破地域歧视,其他外省的师范和医科大学,千万不要为了不浪费分数而盲目去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