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夏来,诸物皆满,今天(5月21日)2时55分迎来小满节气。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浅夏晴空意盎然,也恰似人生小盈满。作为夏季第二个节气,小满时节万物生长旺,田间地头、麦浪泛金,一派迷人的初夏风景。不过,今天的上海是另一番景象:雷雨阵阵,天气齁势,令人熟悉的上海初夏“配方”。

上海的小满常见雷电、暴雨

今天白天,上海阴有阵雨或雷雨,全天气温在24℃~28℃之间。受云雨区东移影响,昨天白天到今天早晨上海普降中雨,局部大雨。最大雨量出现在浦东新区曹路镇为38.9毫米。白天本市降水较明显,局部大雨,对流较活跃,上海中心气象台于9时50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出行请注意安全。



气温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是,湿度很大,刚下过雨的地区空气湿度接近饱和,体感又闷又热。预计傍晚以后本市降水减弱,夜间完全雨止。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下半周,本市的阴雨依旧很多,明天上海以多云到阴的天气为主,局部有些短时小雨,对出行影响不大,气温在22℃~27℃之间。到了周五,受气旋东移影响,本市又将出现较明显的风雨天气,并伴有雷电活动,气温随之下跌到20℃~23℃间,体感会凉快许多。双休日雨水渐止,转为多云为主的天气,气温预计为18℃~25℃。



这几天的天气倒是比较符合上海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以植物生长状态命名的节气,一般在每年的5月21日前后交节。小满节气期间,上海正值初夏,有时白天炎热,早晚依旧清凉。据1991-2020年徐家汇站气候数据显示,此时上海常年平均气温为22.8℃,常年平均降水量为55.3毫米;节气期间,上海暴雨预警明显增多,最常见的气象灾害预警就是雷电、暴雨和大风。

梅雨并没有提前来


不少市民好奇,天气那么湿热,是不是黄梅天提前来了?



气象专家解答说,尽管这周雨水较多,但是造成降水的天气系统并不相同,今明天的雨主要是暖湿气流北抬和弱冷空气交汇的结果,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而周五前后的风雨则主要是气旋东移带来的。气象意义上的入梅有严格的标准,目前来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主要的降雨仍在华南,“梅雨”的天气形势尚未建立。

梅雨,是民间对天气现象经验总结的“定义”,表述的是人们对时令和体感的概括。随着气象科学的发展,气象部门有一套颇为严格的梅雨标准。每年,国家气候中心会依据国标《梅雨监测指标》开展梅雨实时监测业务,而梅雨监测区域分为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等三个区域,其中,上海属于长江中下游区。这些区域是否能被判定入梅、出梅,都会有一些相应的标准。

上海“入梅”通常要满足多个条件,比如,“入梅”前5天,副热带高压在东经120度上的脊线超过北纬18度;5天中至少有3天日均气温超过22℃;“入梅”后的5天中有4天会下雨等。正因为如此,上海近期的气候特征并不符合入梅的条件。上海常年平均入梅时间在6月19日(以1991-2020年徐家汇站计),历史上5月就入梅的年份很少,2011年到2020年的10年间,上海也多数要等到6月中旬才开启“梅雨季”,所以,今年的梅雨可能还要等一等。

气象专家提醒,不管入梅与否,如果气温偏高、湿度偏大,器物就容易发生霉变,市民做好防霉、防潮措施。

今天上午8:37,@上海地铁shmetro 发布消息称,9号线因雨天打滑,佘山往九亭方向部分列车限速运行,发车班次间隔延长。



目前,9号线运营已恢复正常。



本周雨水来袭,路面湿滑、视线模糊,交通事故风险增加!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提醒,市民朋友们出门在外要提高警惕,远离低洼积水、施工围挡、井盖周边等危险区域,遇突发天气,需尽快到安全地带暂避。详见↓





驾车篇

降速亮尾控车距

缓刹慎行避积水

1

减速慢行,保持车距



雨天道路湿滑,制动距离延长,为避免刹车不及酿成事故,请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雨雾天气视线不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变道、超车。

2

合理使用灯光

刚开始下雨时,天色虽然比较阴暗,但能见度尚可,此时应该使用示宽灯



雨量较大时,雨水遮挡视线,路面积水也会被前车车轮带动形成一片水雾,此时应该开启近光灯或前雾灯



遇到暴雨时,能见度已经非常低,此时示宽灯和前雾灯已经不够用了,则可以开启穿透力更强的红色后雾灯



3

警惕积水路段



遇到积水先观察,低挡匀速通过,若水深超过轮胎一半,请及时绕行,不可急加速强行通过,避免车辆打滑或发动机进水,切记大型车能通过的积水路段小型车未必能顺利通过。



发动机一旦进水熄火,千万不要试图启动车辆,应及时将车辆推移到安全区域,等待救援。

骑行篇

雨衣合身防滑倒

慢骑绕坑不抢道

穿戴雨衣,避免撑伞



不要在骑行电动自行车或自行车时使用雨伞,单手骑车易失衡,正确的做法是穿上颜色鲜艳醒目的雨衣,使得其他车辆和行人更容易注意到。同时,骑乘电动自行车要规范佩戴安全头盔,避免滑倒摔伤头部。

控制车速,避开积水深坑



路面湿滑导致轮胎抓地力下降,雨天骑车需控制好速度,转弯时提前减速,避免急刹致使车辆侧滑。



尽量避开有积水的路面,警惕积水下面可能隐藏有大坑、石头或者下水道井盖,容易陷入危险,且电动自行车涉水易导致电机、电池、控制器等部件进水损坏,应绕行或推行通过。

行走篇

低洼漩涡要远离

扶稳慢行莫心急



注意观察,远离井盖



暴雨天气,井盖易被顶开难以察觉,行走时应仔细观察路面漩涡和异常水流,千万不要边走路边看手机,避免涉水危险。



远离盲区,避开车辆

雨天,车辆及行人视线都会受到影响,行人应尽量避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与车辆并行(特别是大型车),尽量远离车辆行驶的道路。



选择安全地带

警惕高空坠物



突遇雷雨天气,应尽快找到地势较高且牢固的建筑物作为安全停留点,不要在大树下、建筑物边缘或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等地方躲避,警惕雷击,避免物品坠落风险。

新民晚报(记者:马丹)综合上海天气发布、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上海发布

编辑:倪彦弘

编审:魏丽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