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挣来的,光靠攒能攒多少?”“人就活这一辈子,该享受就享受,不能亏待了自己。”这是我单位同事赵姐常说的几句“名言”。我有两个关系比较好的同事,一个就是赵姐,还有一个是高姐。两个人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赵姐做事高调,遇事比较大方,爱吃爱美,敢买敢花,用东北话说为人比较“敞亮”,她周围有各行各业很多朋友。高姐做事低调,比较节俭,穿着朴素,遇事能省则省能不花则不花,有活动能不参加则不参加,用东北话形容就是为人比较“夹故”,因此她的朋友也不多。
我和她们两个关系比较好,有时候我也纳闷,赵姐和高姐的做事风格和性格差异这么大,是怎样处到一起的,可是这世界上有的事就是这么奇妙。我们三个在一起的时候,赵姐总开导高姐,人来到这世间一趟该享受就得享受,特对是对自己绝对不能亏待,别顾及什么虚名,吃到肚里是才是食,穿在身上的才叫衣,反正挣就是花的,又没花到别人身上。每当这时候,高姐就委婉的叹口气说,我咋能和你比,你养的是闺女,我养的是儿,我不从身上和口里省,将来儿子娶媳妇咋整?
每次这时候,赵姐总以一副看透世事的语气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给儿孙做马牛。”我知道,赵姐和高姐两家收入差不多,夫妻都是国企职工,之所以一个花起来大手大脚,一个谨小慎微,就是由于两个人的观念和思维不同。有一次,赵姐和我们唠嗑说起攒钱的事,她又强调之所以说钱不是攒下的,是因为一个月公司2000的人,就算每月攒起来百分之九十,每月也才1800,可是如果这个人一个月能挣10000,他就算每个月攒百分之二十,每月也能攒下2000,因此她得出的结论是,得想办法多挣,光靠攒没啥用。
赵姐的确说到做到,这些年没有安于上班,除了想办法做买卖就是玩理财,可是要说没挣着钱也不现实,至少在开烧烤店那三年多没少挣,后来她想扩大经营挣得更多,但没想到的是扩大经营后,生意却一落千丈,赔了不少。被迫转行后也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把一开始做生意挣得赔了个七七八八,再加上这些年大手大脚,估计手里以所剩无几,人也不像以前我们在一起时那样高调了。而高姐去年儿子结婚,她全款在哈尔滨给儿子买了婚房。当然,我身边的这两个好同事因为样本太小,也算个例,不太具有代表性。
那么,大家说说,您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然后再谈谈,赵姐说“靠挣不靠攒”这话有没有道理呢?
我是,期待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