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

市新闻办召开

2025年日照市“技亮前程”职业技能竞赛新闻发布会

介绍相关情况


日照日报记者 吴昊 摄

本次竞赛自今年4月份计划公布后启动,赛程一直持续到10月底。有意向参赛的选手可以登录日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查看“技亮前程”市级职业技能竞赛通知,查找适合自己的比赛项目,然后联系大赛计划里面的主办单位,根据主办单位设定的条件和要求进行报名。

本次竞赛项目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增多。市级一类技能竞赛19个,具体包括智慧港口数字化应用、消防救援、中式烹调、民宿服务、建筑电工、茶叶加工、农机修理、电梯维修、炼钢工、美容美发、电子商务、无人机技术等104个竞赛项目,一类竞赛项目数量较去年增加了14个。市级二类技能竞赛45个,具体包括焊工、车工、钳工、汽车维修工、快递员、职业指导师、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家政服务等170个竞赛项目,二类竞赛项目较去年增加了25个。二是传统赛项和新兴赛项相结合。如,由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申办的民宿服务竞赛为今年新加入的赛项,旨在培养选拔更多的民宿专业技能人才,更好地推动我市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申办的茶叶加工工、茶艺师、评茶员竞赛为我市原有的传统赛项,旨在不断充实日照市特色产业人才队伍;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拟开展的26项职业技能竞赛中,除了集装箱场桥司机、门机司机、吊车司机、叉车司机、正面吊司机等传统赛项,又新加入了智慧港口数字化应用技术、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等数字新兴领域赛项,竞赛数量也较去年增加了9项。

依据市级职业技能大赛规模,优先考虑具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工种赛项,由相关大赛主办单位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申报“日照市技术能手”,颁发证书并给予一次性奖励,今年预计认定100名“日照市技术能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1087名大赛优秀选手被授予“日照市技术能手”称号。

符合条件进入本次大赛获奖人员名单的选手,可按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每个大赛总获奖人数一般不超过参赛人数的60%。市级一类竞赛获得各职业(工种)决赛前6名的职工(教师)选手,二类竞赛获得各职业(工种)决赛前3名的职工(教师)选手,符合晋升职业技能等级的,可晋升二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已具有二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的,可晋升一级/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其他进入获奖人员名单的职工(教师)选手,可晋升为三级/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已具有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且进入获奖人员名单的,可分别晋升为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

对市级职业技能竞赛有哪些财政支持政策?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为了更好地稳定和扩大就业,财政部门配合人社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将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等优秀青年技能人才纳入重点培育范围,逐步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形成梯次衔接格局。对今年的职业技能大赛,主要有三项激励政策。一是支持行业企业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获得市“技能之星”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的个人,分别给予每人10000元、6000元、3000元的奖励。二是支持开展“日照市技术能手”选拔认定。日照市技术能手每年申报认定一次,每次人数不超过100名,每人给予2000元奖励。主要从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前3名、市级二类职业技能竞赛第1名的选手中选拔。三是支持企业中的“日照市技术能手”参加日照市首席技师选拔。日照市首席技师每年选拔一次,每次人数不超过20名,管理期限为四年,管理期内每人每月享受津贴1000元。

作为办赛规范的单位代表,日照港在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今年有什么打算?

日照港自1989年举办首届职工技能竞赛以来,已经连续36年举办技能竞赛,逐步构建了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培育选拔体系,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注入了港口活力。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一是“1+1”两级竞赛体系实现全员覆盖。每年固定开展集团、公司两级竞赛,营造全港上下“学业务、练技能”的浓厚氛围,实现竞赛全员覆盖。二是“技能晋升+持续激励”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赋能。技能竞赛与技能自主评价相结合,2020年以来近300名港口职工通过竞赛获技能等级晋升,其中61人晋升高级技师、157人晋升技师。累计培养国家级技术能手8人、省技术能手22人、日照市首席技师32人、日照市技术能手95人。对优秀选手进行持续激励,除授予荣誉、发放奖金外,还作为劳模工匠后备人才培养。近3年有25名获奖选手成长为劳模工匠,通过开展“名师带徒”“内训师”建设,实现高技能人才“返哺”港口。三是“产、教、赛”融合模式,构建高技能人才发展生态圈。建成全国沿海港口首个“产、教、赛”综合实践基地—山东港口职工赋能基地,实施“竞赛+培训”双轮驱动,集教学、培训、竞赛、创新为一体,年均开展培训、竞赛活动300余场次,打造了高技能人才孵化阵地。

今年将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重点开展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扩大高水平竞赛规模。今年在港口设市级竞赛项目26项,是规模最大的一年,同时要积极争取省赛、国赛承办资格,进一步提高比赛层次,通过竞赛展示城市和港口形象。二是深入推进港口技能竞赛标准化建设,制定发布“港口技能竞赛标准化指导手册”,优化比赛流程,提升办赛质量,打造港口技能竞赛工作品牌。三是创新实施“新质生产力”竞赛项目,开展“港口机械远程操控技术”“智慧港口数字化应用技术”等新兴项目竞赛,为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助力。

日照市技能人才建设有哪些措施和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在招引方面,优化职业院校公开招聘工作,累计为9名在国家级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招引程序,直聘为院校教师。近三年,累计引进专业技术技能人才1.5万人,发放各类补贴300余万元。在培育方面,深入落实《关于实施重点产业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的若干措施》《日照市高技能人才三年倍增计划(2024-2026年)》等系列政策文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培育。组织参加2023年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共荣获3枚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26个优胜奖,获得金牌数量、奖牌总数量居全省前列。利用日照市技师学院平台,每年培训急需紧缺“金蓝领”高技能人才500人左右。在评价改革方面,坚持服务产业、服务就业,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提升技能人才评价质量,持续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技能等级认定等工作。2024年,全市累计备案自主评价企业383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13家,评价考核2.27万人,其中有2.1万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比增长216%。在重点平台方面,设立市级技师工作站93家、省级以上技师工作站(室)15家。全市技师工作站累计开展各类技术攻关2700余项,取得专利260余项,通过开展技术攻关和师带徒方式,共培养高技能人才3000余人。日照市技师学院被人社部通报表扬为“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被确定为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指导成立79家单位组成的日照市技工教育联盟,充分发挥各类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开展以培训促技能提升行动,实现培育速度的全面提升,已获评省级重点技工教育联盟。

在强技能、促就业、促发展方面有什么举措?

今年将着力通过扩大职业技能培训来稳就业、促增收,并增加技能人才储备促发展、稳增长。首先,结合日照市特色产业发展和劳动者需求,创新采用“电商+手造”、“技能+创业”培训模式,重点开展绿色低碳产业链企业岗前培训、“创业+鲁菜师傅”、“电商+山东手造”、“新业态+”等四类专题特色培训,打造日照特色职业技能培训品牌。预计全年开展特色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以上。同时,面向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积极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年内新增补贴性培训2.2万人。再就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打造港口、钢铁、汽车、机械制造、乡村振兴等领域特色竞赛品牌,大力实施“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把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结合起来,发挥竞赛载体作用加快培育新时期技能人才队伍,促进就业创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不单指市级职业技能竞赛,还有省级以上各类大赛。比如正在积极筹备参加的第二届山东省职业技能竞赛,这项赛事将于近期在济南举办,组织选拔出75名优秀选手参加60个省赛赛项的角逐。获得省赛前三名的选手,将参加国赛和世赛的备战,将为市、为省努力赢得荣誉。今年计划通过各类大赛促进全市10000名以上劳动者技能水平提升。此外,还将继续通过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培养、企业主体培养、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贯通等多种方式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

来源:日照日报

编辑:许芮

审校:张珊

值班主任:王宗敏

尽在“日照日报视频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