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针对经济犯罪新变化、新手法、新特点,创新集群打击工作模式,通过集智研判、集约打击、集中收网等方式,成功破获一批大要案件,实现“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目标,有力震慑了经济犯罪活动。为切实提升企业群众辨别防范经济犯罪的意识和能力,在第16个“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到来之际,公安部公布5起2024年度经济犯罪集群打击典型案例。
01
北京戴某春等人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02
安徽马某林等人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
03
江苏曲某志等人涉嫌保险诈骗案
04
广东“1.09”非法经营案
05
云南程某学等人涉嫌伪造货币、出售假币案
2024年2月7日,在公安部、省公安厅经侦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大理州、市公安机关成功摧毁了一个涉及滇、湘、黔三省的制贩假币犯罪网络,捣毁假币生产、加工、存储窝点7个,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缴获假币306万余元,避免了假币流入市场特别是流入农村地区的社会危害。
基本案情
2023年7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程某学等人涉嫌伪造货币、出售假币案。经查,犯罪嫌疑人程某学伙同周某、陈某文等人租赁房屋搭建制假窝点,使用自制工具伪造小面值人民币,并出售到云南、贵州、四川等多地的农村集贸市场或偏远地区,再以购物等方式调换真币,得手后迅速逃离现场。2024年2月,公安部经侦局在本案基础上组织开展集群打击,成功摧毁了这个制贩假币的犯罪网络,共捣毁假币生产加工窝点5个、存储窝点2个,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现场缴获假人民币306万元,查获用于生产假币的设备17台、用于制作假币的水印模具25套,以及烫金机、墨水、墨盒、纸张等大量制假工具材料。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查获涉案假币
中央电视台《 一线》: 疯狂的假币
《云南警方》:非常制假者
防范建议
假币的存在严重扰乱了货币市场秩序和日常经济生活,损害了货币的公信力,给广大群众和社会带来经济损失。公安经侦部门建议:
一是练就辨假功,货币稳流通。公安机关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人民币真伪辨别知识宣传,使社会公众深入了解识别假币的常见骗术、如何处理误收假币以及举报假币犯罪的奖励方法,切实保障群众利益,维护金融秩序。
二是见假快报警,社会保安宁。如果发现有人涉嫌制造、买卖、运输假币,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如果在生活中看到他人持有大量假币应劝其上缴,或向公安机关报告。
三是误收不花用,诚信在心中。如果误收了假币,请不要违法使用流通,应当将假币上缴给公安机关、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办理存取款业务的银行金融机构。
来源:大理公安
编辑:向红玉
值周:杨丹妮 张辉
主编:李胜
生态环保普法宣传小知识(机动车尾气排放检验)
二、国家对机动车排放检验的相关规定
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企业应当对新生产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排放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方可出厂销售。检验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
在用机动车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的有关规定,由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定期对其进行排放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方可上道路行驶。未经检验合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应当依法通过计量认证,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机动车排放检验设备,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的规范,对机动车进行排放检验,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实现检验数据实时共享。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及其负责人对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排放检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