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着镜头第三次说出“随时可以飞往北京”时,白宫新闻秘书的电子邮箱里依然空空如也。
这位前总统或许没料到,自己在中东签下万亿投资协议的兴奋劲还没过去,转头就撞上了中国商务部的反倾销铁拳——对美加征74%共聚聚甲醛关税的公告,直接把“访华秀”的热搜压了下去。
美国商务部官网那行关于华为芯片的警告,悄悄从“全球禁用”变成了“可能存在风险”,就像有人用橡皮擦修改了作业本上的错别字。
芯片“紧箍咒”刚念,就松口
要说中美这几年掰手腕掰得最狠的地方,科技肯定算一个,华为作为这场博弈的焦点,早就被美国盯上了。
从2019年开始,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就没停过,出口管制、技术封锁,恨不得把华为彻底摁在地上。
但华为不仅没倒,还硬生生蹚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昇腾芯片在AI领域的表现越来越亮眼,麒麟系列也在手机市场上站稳了脚跟,美国又跳了出来。
就在5月12日,美国商务部还放出狠话,说全球任何地方用华为昇腾芯片都算“违法”。
可这才几天,美国的说法变了,改成了“警告使用中国先进芯片的风险”。
与此同时,5月16日至20日,特朗普团队连续释放访华信号,声称要“直接谈外交、经贸与全球热点”,甚至暗示“可绕过外交程序直飞北京”。
然而,中方的回应始终如一:外交部发言人重申中美互动需遵循“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原则,强调“高层交往需要必要的前期准备”。
这种冷静克制的态度,与美方“即兴表演”式的操作形成鲜明对比,特朗普的“访华热情”绝非心血来潮,而是多重危机的叠加产物。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中国一纸稀土出口管制令,让美国军工巨头集体失眠。
每架F-35战机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而五角大楼库存仅够撑半年。
氧化铽价格暴涨300%、镓出口审批延迟,这些精准反制让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的豪言沦为笑话——至少需要15年和2000亿美元。
特朗普还在哀求美联储降息救市时,人民币正捅破美元霸权最痛的刀。
中东运往中国的石油人民币结算占比突破40%,沙特阿美千亿投资中国石化项目,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顶着压力扩大在华产能。
“石油人民币”年交易量达40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占比跌至30年最低。
美国现在所要面临的问题太多了,特朗普只能一个个解决。
他就用“新关税”这种办法向没有前来谈判的国家施压,逼迫他们尽快和美达成协议。
等到这些外部问题都解决完了之后,他才能专心对付中国。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特朗普出台新的关税政策,哪些国家恐怕也不会买账。
日本已经明确表示在7月底之前美日协议没什么戏,就连印度也是当面戳穿特朗普的“谎言”。
印度外长直接表示“并还没有对美奉上零关税,谈判还在进行中”。
国际“朋友圈”生变,谁是真正的“香饽饽”?
特朗普在中东那8000亿美元的“空头支票”,水分可不小。沙特那6000亿,落地的多是1420亿美元的军火单,剩下的还是“画饼”。
卡塔尔那2430亿美元,光波音飞机就订了210架,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给特朗普撑场面的“政治订单”。
有意思的是,沙特跟美国签完字不到24小时,就跟中国敲定了70个产能合作项目。卡塔尔呢,转头就跟中石化签了27年的天然气长约。
阿联酋建全球最大太阳能电站,六成以上技术来自中国。中东土豪们心里明镜似的,能源和基建这些命根子,还得靠中国这块“压舱石”。
美国的铁杆盟友们,心思也活络起来。阿斯麦老板私下抱怨,公司两成工程师都在帮中国客户找美国技术的替代品。
阿联酋的人工智能部长去中国溜达一圈,看完华为展厅,回国就把英伟达订单砍了一半,换成了华为产品尝鲜。
韩国三星的李在镕急匆匆飞北京想谈芯片原料,刚下飞机就听说中国半导体协会跟日本东京电子签了合作。
台积电南京厂28纳米生产线忙得脚打后脑勺,美国本土英特尔工厂的机器却一度闲得只能开七成九。
内外交困的特朗普,还想“既要又要”?
特朗普这么着急忙慌地想跟中国缓和,背后是他国内那一摊子烂事。美国通胀高得吓人,3月份鸡蛋价格都创了历史新高。
超过七成半的选民觉得,对中国加关税,让他们日常开销蹭蹭涨,中低收入家庭快被逼到墙角了。更要命的是,美国国债都滚到36万亿美元了,光利息就够喝一壶的。
中国这个曾经的美债第二大“债主”,已经连续几个月减持,现在手里就剩7654亿美元。这一减,美债收益率往上蹿,美国政府借钱成本更高,主权信用评级还被下调,财政赤字眼看就要失控。
政治上,特朗普的支持率也亮起了红灯,选民对他经济政策的差评已经超过好评,尤其通胀问题,差评高达55%。他那套关税大棒,支持率也掉了12个点,过半选民都说“不行”。共和党内部都开始担心2026年中期选举要栽大跟头。
特朗普政府的对华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十分矛盾。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领导人会面来获取政治资本,从而缓解国内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在关税和科技封锁等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
此外,美国政府既希望中国能够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以解燃眉之急,又想方设法地试图扼杀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虽然此前在日内瓦举行了会谈,并声称要建立沟通机制,但价值3400亿美元的对等关税仍然没有减少,而且90天的谈判窗口期也才刚刚开启。美国在2023年日内瓦会谈中承诺要降低的惩罚性关税,至今仍有一些未能兑现。
回头看这场戏,特朗普政府那套“既要鱼又要熊掌”的贪心玩法,在今天这个实力对比变化的当口,越来越不好使了。
不管是稀土这张牌,还是半导体突围,亦或是跟中东深化能源合作,对外输出光伏技术,中国每一步棋,似乎都稳稳地落在了美国的敏感点上。
结语
关税战打了这么久,白宫或许也该明白,中东的支票簿填不满美国的债务窟窿,而北京的沉默,是在告诉华盛顿:想谈可以,但得按规矩来,正视现实。
接下来的较量,半导体肯定是焦点,中国每年近三成的芯片产业投资,可不是闹着玩的。
另一个火药桶,可能是美债。要是中国继续减持,再带起一波日本、沙特这些大国的抛售潮,那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旦冲破某个红线,比如5.2%,留给华盛顿转圜的余地,怕是真的不多了。这棋局,还远没到终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