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听说酒店有星级,现在连我们住的小院都评上星级了!”今天,红旗街道居民们热议着新鲜事——香坊区首次开展的居民庭院星级评定结果出炉,10个“精品小院”在表彰暨工作交流会上获颁星级奖牌。红旗街道下辖179个居民庭院,其中既有设施完备的新建小区,也有建成超30年的老旧院落,通过此次评定,正逐步实现从“基础管理”向“品质提升”的跨越。
首创评定:为基层治理树标杆
“开展‘精品小院’评定,就是要让优秀庭院有标杆、后进庭院有方向。”香坊区物业办主任尚飞在会上介绍,街道结合居民需求和治理难点,制定“环境美、服务优、邻里和、文化兴”四大核心标准,涵盖20项具体指标。例如,环境美不仅要求庭院无垃圾堆积、绿化覆盖率达标,还细化到庭院植物的布局、养护水平;服务优则对物业维修破损配电箱(柜)、庭院路灯等公共设施的及时性提出量化要求;邻里和则作为加分项通过“邻里活动参与率”“为弱势群体送温暖活动次数”等数据衡量;文化兴重点考察是否有特色文化阵地、创意活动开展频次。
评定过程坚持“严筛细评”,经物业自主申报、社区初审核查、联合评审,最终10个庭院脱颖而出,其中三星级4个、二星级6个。“我们特别注重‘软件’考核,就是希望激发大家共建家园的热情。”尚飞补充道。
多方点赞:星级评定暖人心
“获评三星级小院后,居民微信群里全是点赞!”森水物业公司经理黄丽华难掩喜悦,“我们对照标准增设了便民工具箱、宠物拾便箱,建立意见实时反馈机制,物业费收缴率从75%提升到92%。”居民王惠荣阿姨拉着记者参观院里的小花园:“现在邻里一起种花、聊天,就像一家人!”
建北社区党委书记米秋爽介绍,社区在评定中充当“桥梁”,不仅协助物业整改问题,还组织居民参与评分。“以前居民觉得小区环境差是物业的事,现在大家主动参与绿植认养、楼道清理,主人翁意识更强了。”区物业办主任尚飞表示,红旗街道的评定经验将在全区推广,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治理氛围。
长效管理:星级小院再升级
“星级不是终身制,每季度复查、年度总评,不达标将摘牌!”红旗街工委书记潘晓涛在会上强调。街道已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星级小院给予政策扶持和物质奖励;对于警示整改的庭院,连续两次不达标直接摘牌。“下一步,我们将开展‘星级小院结对帮扶’,组织三星级院落分享经验。”潘晓涛透露,街道计划为老旧院落改造健身设施、增设文化墙,推动“一院一特色”建设。居民许彦龙充满期待:“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小院评上星级,让我们住得更舒心!”
此次“精品小院”评定,不仅是红旗街道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更标志着香坊区居民庭院管理迈向标准化、精细化时代。未来,随着居民参与热情持续高涨,评定标准不断优化完善,动态管理机制长效落实,越来越多的居民将享受到“星级”品质生活,共同绘就幸福社区新图景。(王萌)